「長期新冠」:疫苗能預防新冠後遺症嗎?

  2020年5月,英國倫敦夫學學院考古學家埃利薩.佩雷戈(Elisa Perego)在推特上描述了自己在新冠病毒感染康復期出現的各種症狀,他用了「Long Covid」(長期新冠)」這個詞。很多有類似經歷的患者都覺得這個說法簡單貼切,於是,「長期新冠」一詞迅速流行開來。
  臉書上有一個名爲「長期新冠戰鬥者」的小組,成員超過7000人。在這個小組裏,有人稱長期新冠引發了他的鼻竇炎,有人稱康復後右邊脖子疼,還有人說自己眼睛發紅……
  新冠疫情已經走到了第三個年頭,目前各國的重點仍在防疫上,但隨著數量龐大的感染者痊愈,病毒在一部分人身上仍然隱秘地留下了痕迹。世衛組織對於長期新冠或新冠後遺症的定義是,通常在染疫後三個月出現、症狀至少持續兩個月且無法被其他診斷結果解釋。常見症狀包括疲勞、呼吸急促、認知功能障礙等。症狀可能是在治愈後新出現的,也可能自最初感染後就一直存在,也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復發。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說,長期新冠眼下還是一個模糊的概念,醫,學界對它還沒有非常清楚的瞭解。但它已誠爲醫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神經系統感染專家阿文德拉•納斯(Avindra Nath)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NIH在2021年2月就啓動了一項爲期四年、耗資11.5億美元的計劃,用於長期新冠的研究。據記者梳理,截至目前,《自然》《柳葉刀》等學術期刊上已發表了數百篇相關論文。
  引起多器官損傷
  在韓國留學的李涵娜2021年8月感染了新冠,她在ICU裏躺了一個星期才挺過來。出院後,李涵娜發現自己的左耳幾乎損失了85%的聽力,右耳聽力也損失了70%。現在,她的右耳聽力恢復到原先的80%~90%,但左耳依然沒有好轉,只能戴著助聽器生活。「韓國醫生還在觀察,如果再過半年我的左耳情況沒有好轉,就考慮給我戴人工耳蝸了。」談及對未來的影響時,她說:「新冠改變了我的專業方向。我原本學的是電影製作專業,涉及視聽內容,這樣一我必須把方向換到劇本寫作。」
  失去聽覺是新冠重症患者的後遺症之一。2021年8月底,《柳葉刀》雜誌發表了一篇中日友好醫院與武漢金銀潭醫院等機構的學者聯合署名的一篇文章。該研究團隊隨訪了1276名出院患者,其中大部分爲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研究發現,最常見的新冠後遺症爲疲勞或肌肉無力,此外還有睡眠障礙、脫髮、失去聽覺或嗅覺、心悸、關節疼痛等。不過,許多症狀隨著時間推移而减輕,但有近一半的人在患病一年後仍有後遺症。
  由英國牛津大學神經科學委員會主席保羅•哈裏森牽頭的團隊做了迄今爲止最大規模的新冠後遺症研究。該團隊以27萬多名的新冠幸存者爲研究對象,分別在患者染疫3個月後和6個月後進行回溯性研究,同時選取了流感患者作爲對照組。《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PLOS Medicine)雜誌在2021年9月28日發表了該團隊的研究成果。
  結果顯示,超過三分之一(36.55%)的康復患者在染疫後3~6個月內出現至少一種後遺症。這與美國專家阿文德拉.納斯觀察到的結果相似。納斯說,他的病人中,30%的病人在染疫後3~6個月內依然存在長期新冠症狀,有些人的症狀還會持續一,以上。另外,他的患者群體中有5%出現十新的症狀。
  該團隊發現,焦慮和抑鬱是最常見的後遺症,其他依次是呼吸異常、腹部症狀、疲乏、胸/喉嚨痛、頭痛、認知異常、肌肉疼痛。而以上症狀的發生率比流感後遺症發生率高出16.6%。
  國際頂尖醫學期刊JAMA1月24日發表了荷蘭拉德堡德大學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發現,在進入過重症監護室ICU的新冠幸存者中,有75%的人出院一年後出現了身體或精神/認知問題,主要是身體問題。一半的人會感到疲勞、肌肉無力和呼吸急促。另外,26.2%的人出現了焦慮、創傷後壓力等精神症狀,還有16.2%的人在記憶力、注意力等方面出現了認知問題。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神經回路與行爲研究中心科學家雅典娜•阿克拉米領導的研究發現,新冠後遺症可涉及人體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心血管/循環系統、肌肉和骨胳系統、免疫系統、頭/耳/眼/鼻/喉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外皮系統。《柳葉刀》子刊《EClinical Medicine》在2021年7月發表了該項研究成果。
  納斯解釋說,人體的許多器官,包括肺、心臟、肝、腎、腸胃、睾丸等,都分布著ACE2(血管緊張素轉化酶)受體,它是SARS和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鑰匙」。SARS和新冠病毒都需要通過與ACE2的結合才能進入人體細胞,但二考區別在於,SARS病毒與ACE2的親和力比較弱,一般只導致肺部炎症;但新冠病毒與ACE2的親和力要比SARS强數百倍,它首先感染肺部,造成肺部炎症,然後進一步引起其他器官缺氧,最後衰竭。另外,ACE2在心臟、腎臟和睾丸的表達水平最高,當新冠病毒在這些地方强勢入侵,就會造成心肌炎、腎髒病變,乃至媒體報道的男性生殖器縮小等症狀。相比之下,SARS導致的後遺症只停留在肺部。
  他還指出,「另外,ACE2本身有調節血壓、血糖的作用,因此當ACE2的分泌和表達不正常時,就有很大的幾率使得有高血壓、髙血糖等基礎疾病的人病情加重。」
  機理尚不清楚
  多篇論文指出,新冠患者出現後遺症的幾率與感染程度成正比。美國聖路易斯大學專家團隊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居家治療、住院及進入ICU的患者中出現後遺症的比例依次遞增。
  納斯還發現,相對而言,三四十歲的中年人是最容易有長期新冠的群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後遺症;對於有基礎疾病的老人,新冠也會使他們的基礎疾病更加嚴重。
  前述聖路易斯大學團隊的研究也觀察到這一點:一些後遺症在年輕的成年人中反而更爲明顯,包括睡眠障礙、頭痛、情緒障礙和嗅覺失靈;女性更容易出現胸痛、心律失常、頭痛、嗅覺失靈、脫髮和皮疹問題。
  在所有研究中,疲乏和焦慮都是最常見的長期新冠症狀。金冬雁認爲,心理狀態不佳可使身體狀態出現更多問題。對此,他解釋說,新冠後遺症可分爲身體上的和心理上的,一部分身體上的後遺症與病毒感染本身有關,像氣短,是由於病毒導致肺部損傷造成的,還有一些症狀是病毒清除後留存的免疫反應造成的。「但像焦慮、抑鬱、睡眠障礙這些,屬於主觀症狀,很大程度上是心理作用導致的。甚至一部分身體後遺症,也可能是由精神因素造成的」。
  目前科學界對於導致長期新冠的原因還沒有探究清楚,但是納斯和金冬雁一致指出,免疫系統過度活躍,也就是「細胞因子風暴」,是導致長期新冠的一個重要原因。
  納斯解釋說,當新冠病毒强勢入侵人體機體時,身體會分泌大蛩的細胞因子,來「召喚」出免疫細胞。各種免疫細胞被大量激活,與病毒戰鬥。當戰鬥越來越激烈,人體免疫系統又會分泌更多的細胞因子,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最後,這些免疫細胞就開始不分敵我地攻擊,對自身組織和器官産生嚴重傷害,這是一種「自殺式襲擊」。同時,細胞因子會産生炎症反應,如果炎症反應過於强烈,就會造成人體多器官衰竭而死。許多短時間內發展爲重症乃至危重症的患者,由於月市部的炎症反應失控,大量的免疫細胞和滲出液充滿肺部,最後患上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對於部分康復患者,其體內的免疫系統仍然活躍,因而會導致肺部、肝腎等器官出現各種後遺症。」納斯說。
  這個理論有證據支持。美國斯坦福大學烏茲教授所領導的團隊發現,新冠重症患者比沒有感染的或輕症患者携帶更多的自身抗體。自身抗體會攻擊自身的器官、組織和細胞。烏茲稱,當新冠病毒入侵身體時,免疫系統啓動,其中大量的細胞因子可能會刺激産生抗細胞因子抗體,這種抗體對新冠病毒沒有效果,反而會反戈一擊,傷害人體自身。
  烏茲團隊的研究成果於2021年9月14曰發表在《自然》子刊《自然通訊》上。
  還有一些神經系統症狀,不是細胞因子,也不是病毒直接入侵腦部而造成的,比如味覺和嗅覺的失靈。經驗告訴我們,普通感冒也會致使味覺、嗅覺功能異常。今年1月,美國23andMe公司在《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最新研究成果,從基因層面解釋了該症狀出現的原因:基因位點rs7688383上的C突變爲T,該基因位點位於四號染色體上位於UGT/2A1和UGT/2A2基因附近。這一突變會導致個體感染新冠病毒後嗅覺、味覺失靈的概率上升11%。
  多位專家表示,關於長期新冠的病理機制尚不明確,科學界仍在研究中。
  疫苗能預防長期新冠
  金冬雁稱,細胞因子風暴反映了接種疫苗的重要性。新冠疫苗只會産生新冠病毒特有的蛋白,免疫系統只接觸這一種蛋白,就不會産生針對自身蛋白、攻擊自身的抗體。他解釋說,連續接種疫苗,會使自身的免疫水平越來越高,接種第一針後,抗體可能持續三個月,第二針後可能半年,到了第三針,抗體可能持續12個月,這叫做「抗體親和力成熟效應’
  接種疫苗除了可以降低感染與出現重症的概率,也能預防長期新冠的出現。納斯就表示:「科學研究中有非常好的證據可以表明疫苗可以預防長期新冠。」
  但也有少部分文獻否定這一結論。前述牛津大學團隊的主要作者、英國國家健康研究所牛津生物醫學研究中心髙級研究員馬克西姆•塔奎特對約1萬名突破性感染者的電子健康記錄進行回顧性分析發現,接種疫苗並不能防止長期新冠的産生。不過,此結果尚未經過同行審議。
  更多的研究表明,疫苗確實對預防長期新冠有顯著作用。例如,2021年11月23日,《自然》雜誌報道了不同科研團體的研究結果。英國數據科學公司ZOE和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聯合開發了二款App,收集了120萬人的數據,這些人至少接種了一劑新冠疫苗,並在該軟件中記錄了他們的症狀。國王學院的老年醫學家、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克萊爾•史蒂夫說,在有突破性感染的人群中,完整接種兩劑疫苗將出現長期新冠的概率降低一半左右。
  英國國家統計局在去年10月也做了研究,結果顯示,接種了一劑疫苗的群體所報告的新冠後遺症症狀减少了13%,而接種完兩針後,更是减少了22%的新冠後遺症症狀。不過,截至《自然》雜誌發稿時,該研究只持續了兩個月,目前尚無更新數據公布。
  眼下,由於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的症狀較輕,國外有許多人抱著「躺平」的心態生活,完全不注意防控。然而,對於新冠感染,並不應該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因爲畢竟「新冠造成的後遺症是值得擔心的問題」,納斯强調說,「現在全球共有3億多病例,按照30%的比例來算,大概有1億患者都有後遺症,這是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一些康復患者會經受相當長時間的身體不適。另外,新冠後遺症也會對社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很多人身體垮了,不能返回工作崗位,失去了收入,家庭也面臨危機,對於經濟的影響更是無法計算。」
  對此,金冬雁說,「由於新冠後遺症是多種多樣的,因而應該建立綜合門診,來幫助受長期新冠之苦的患者。」
(于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