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級制裁大國:「小國」的倔强和剛强

  一夜之間,俄羅斯成了世界上受制裁最多的國家,令伊朗和朝鮮相形見絀。
  專門追踪制裁的全球數據庫Castellum.ai顯示,2月22日之前,俄羅斯已經是世界上受制裁第二多的國家,受到了2754項制裁。不過,這還落後於伊朗,後者受到了3616項。
  烏克蘭的戰事改變了一切。短短幾天內,俄羅斯就面臨來自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的2778項新制裁,使其受制裁總數達到了驚人的5532項。
  現在,俄羅斯在這個沒有哪個國家願意登上的榜單中排名第一。
  根據castelkim.ai的數據,美國對俄羅斯制裁最多,達到1194項。連歷史上一直保持中立的小國瑞士,也對俄羅斯實施了568項制裁。
  一般來說,實施制裁的國家大多是主張積極外交政策的大國。人們習慣看到美國、英國或歐盟這些制裁發起者對體量相對小的國家進行制裁,很少能遇到小國進行「大衛挑戰歌利亞」式的越級制裁。
  但這一次,一些小國也加入了對俄羅斯的制裁。
  3月7日,俄羅斯政府公布了一份「不友好國家和地區名單」,清點了對俄羅斯聯邦、俄羅斯法人實體和個人實施「不友好行爲」的外國和地區,共計48個。
  除了美國和歐盟成員國,以及美國的「鐵杆盟友」如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日本之外,名單上還有一些平時「八杆子打不著」的國家和地區,比如上文提到的瑞士,著名「袖珍國」列支敦士登、安道爾、摩納哥和聖馬力諾,與俄羅斯頗有歷史淵源的黑山、阿爾巴尼亞和北馬其頓,「遠在天邊」的新加坡和密克羅尼西亞等。
  這些國家和地區體量都不大,面積加在一起也遠不及俄羅斯,實力更是與後者天差地別。但這一次,它們都發起了越級制裁。
  小國如何制裁大國
  小國制裁大國情況非常罕見,這些小國和地區選擇祭出制裁這種武器,也是很不尋常。
  幾百年來,瑞士一直實行中立政策,在國際衝突中積極扮演斡旋者的角色,對各種矛盾能避就避,很少「站隊」。
  2012年,瑞士雖然追隨美國和歐盟對伊朗實施制裁。不過,它還是悄悄將伊朗央行排除出制裁範圍,也沒有參加歐盟討伊朗的石油禁運。瑞士對叙利亞和利比亞的制裁也是如此,現模和嚴厲程度遠遠比不上美歐。
  但這一次,這個歐洲小國罕見地打破中立傳統,全盤採納了歐盟制裁俄羅斯的經濟措施,禁止瑞士公司與被制裁對象進行業務往來,凍結俄羅斯有關個人和機構,包括總統普京在瑞士的資産。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就感嘆,瑞士做出了「歷史性抉擇」。
  做出此等抉擇的不僅是瑞士。新加坡外交部前常任秘書比拉哈裏•考斯坎表示,該國選擇加入對俄羅斯的制裁「幾乎是史無前例的」。這個城市國家上一次實施單邊制裁,還是在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時。
  現任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巴拉克裏希南也承認,對於新加坡這個地區金融中心來說,制裁俄羅斯「是一個不尋常的舉動」,它「很少在沒有具有約束力的聯合國安理會決定的情況下採取行動,對其他國家實施制裁」,而且它可能會因此而受到打擊。
  新加坡外交部公布了制裁的具體細節,包括武器禁運、限制貿易、對俄羅斯四家銀行暫停金融服務等。
  俄羅斯「不友好名單」裏的多數國家和地區所實施的制裁,也不外乎是這些內容。
  黑山、阿爾巴尼亞和北馬其頓等國追隨歐盟,採用了對俄「一攬子」制裁措施,凍結俄羅斯的外匯儲備和公民的外國資産,禁止俄羅斯飛機進入其領空,將俄羅斯銀行排除在SWIFT國際支付系統之外,並暫停俄羅斯國有媒體的廣播。
  在亞洲,日本和韓國在這些措施之外加强了禁運。韓國宣布將美國制裁的俄羅斯49個實體列入貿易黑名單,實施出口管制,包括半導體、電腦、通信和信息安全、傳感器和激光、海洋、航法和航空電子、航空航天7個領域的57個非戰略物資品目。
  有些國家實在沒有可以制裁的領域,只能自己「開發」。新西蘭不僅禁止俄羅斯飛機進人本國空域,還禁止船隻,尤其是超級遊艇進入新西蘭水域,這些俄羅斯寡頭的遊艇爲了躲避西方國家政府的扣押,正紛紛逃出歐洲水域。爲防寡頭們將新西蘭視爲逃避制裁的「後門」,惠靈頓正立法禁止個人和公司將資金轉移至新西蘭。該國還禁止100多名俄羅斯人前往新西蘭旅遊。
  小國能够挫敗大國嗎?
  根據美國學者加利•克萊德•霍夫鮑爾的研究,在20世紀以來的大多數制裁案例中,制裁國的經濟規模都要比受制裁國大得多。具體而言,在80%的制裁中,制裁國的國民生産總值(GNP)是受制裁國的10倍以上;在一半的案例中,兩者的比值甚至超過100。
  不過在20世紀下半葉,也有一些經濟上居於弱勢的國家「以少勝多」。1973年的「石油危機」,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埃及和叙利亞聯手發動了進攻,以色列猝不及防,損兵折將。10月12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批准了「五分錢救援行動」,下令美國空軍「把所有能飛的玩意都飛往以色列」,緊急向其運送武器和物資。
  在尼克松承諾向以色列提供22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後,阿拉伯國家群情激奮,利比亞當即宣布對美國和荷蘭實施石油禁運,沙特阿拉伯和其他阿拉伯産油國在第二天也跟進。當年11月,阿拉伯産油國宣布了進一步的减産,並將禁運擴展到了羅得西亞(今稱津巴布韋)、南非和葡萄牙。
  這不是阿拉伯産油國第一次動用石油武器了。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也就是蘇伊士運河危機時期,叙利亞人就破壞了兩條輸油管道,從而切斷了西歐的石油供應。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後,阿拉伯國家也對美國、英國和西德實施了石油禁運。
  但這些禁運,都沒有1973年的規模大、範圍廣、影響深。阿拉伯國家罕見地携起手來,一向依賴西方盟友的沙特阿拉伯更是成爲了禁運的主要倡導者。
  制裁的效果立竿見影:1974年,國際原油價格翻了兩番,從每42加侖桶3美元漲到近12美元。美國的加油站前排起了長長的隊,爲了節能,白宮前的「國家聖誕樹」當年都沒有亮燈。尼克松的國務卿基辛格忙不迭地飛往中東進行和平斡旋,怒氣衝衝的《紐約時報》則怒斥阿拉伯國家爲「石油軸心國」。由於制裁,美國的GDP增長下降了4.7%,日本更是下降了7%之多。阿拉伯産油國則由此逐步擺脫了被發達國家控制的局面,開始積累巨額財富,邁上了「土豪」之路。
  美國是世界上實施制裁最多的國家,自然也常遭反擊。前任總統特朗普在2018年對多個貿易夥伴揮舞「特朗普關稅」這一制裁大棒,便受到了對等回擊,除了加拿大和歐盟等國,乃至墨西哥都對美國的制裁進行了報復,對上百種美國商品徵收了數百億美元的關稅。2014年,俄羅斯也曾對美國施加制裁,禁止進口美國食品相關産品。
  有些國家雖然相對弱小,却因握有强國的軟肋,因此在博弈中並不落於下風。2021年11月,面對歐盟的制裁,白俄羅斯就威脅要給歐洲「斷氣」作爲報復,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提到了關閉亞馬爾管道的可能性,俄羅斯天然氣通過白俄羅斯的這條管道流向波蘭和德國。此前,盧卡申科還宣布對德國「經由白俄羅斯中轉」向中國、俄羅斯出口的商品「實行限制」。
  複雜的立場
  制裁是國際社會中許多國家對外手段的重要部分,被視爲僅次於軍事手段的有力工具。一國發起制裁,往往有三重目的:
  向受制裁國發出信號,表明不能饒恕受制裁國的所作所爲;
  向同盟國表明,它們會說到做到;
  向本國民衆傳遞的信息,則是政府會爲了捍衛最重要的國家利益而作出切實行動。
  但這一次,衆多小國和地區追隨美國和歐盟制裁俄羅斯,似乎就沒有如此强烈的國家利益訴求了,畢竟莫斯科無意、也無力威脅它們。
  瑞士此前對是否制裁俄羅斯一度猶豫不決,但在歐盟和美國的强大遊說下終於行動。2月底,瑞士首都伯爾尼發生了約有2萬人參加的示威,呼籲政府對俄採取更强力的措施,這是該國數十年來規模最大的遊行;除了瑞士人民黨以外的瑞士絕大部分政黨,也一直要求政府嚴厲制裁俄羅斯。
  作爲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瑞士的態度關乎到對俄制裁的成效。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就對瑞士的決定感到「開心」,他說,如果沒有瑞士參與制裁,所有的制裁措施都將缺乏足够的效力。
  黑山的立場也很值得玩味。這個巴爾幹國家有大量的塞爾維亞族人口,傳統上對俄羅斯持同情態度,這次却加入了歐盟的制裁隊伍。3月4日,黑山還以國家安全爲理由驅逐了一名俄羅斯外交官。
  儘管有著長期的歷史聯繫,但近年來,黑山與俄羅斯的關係已經跌至冰點,特別是自2014年以來,加入北約成了黑山的首要目標。2016年,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當時黑山指責俄羅斯支持一場未遂政變,據稱是爲了阻止黑山加入這個軍事聯盟。2019年5月,黑山高等法院還以發動政變未遂罪判處13人有期徒刑,其中包括2名反對黨領導人、2名俄羅斯情報官員和8名塞爾維亞人。
  四兩能否撥千斤
  大衛投出的石彈,打疼歌利亞了嗎?目前來看,子彈還得再飛一會兒。
  儘管美國和歐盟頻出重拳,俄羅斯却對制裁的後果表現得滿不在乎。普京3月4日表示,從長遠來看,俄羅斯甚至還能從這些制裁中獲益。3月9日,俄羅斯車臣領導人拉姆贊•卡德羅夫也嘲諷稱,自己除了被禁止從事金融活動外,還很可能會被禁止「看動漫和欣賞櫻花」。
  俄羅斯並不全是在逞强,因爲至少就這些小國和地區的動作而言,制裁的效果真的頗爲有限,其中不少還面臨「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窘境。如在阿爾巴尼亞,戰爭和制裁導致該國小麥價格暴漲(阿每年小麥需求的47%左右來自俄羅斯),俄羅斯的坦克還遠在天邊,吃不上麵包的威脅就近在眼前了。
  但有些制裁可能真的會打疼北極熊,畢竟在全球化時代,一些掌握關鍵節點的小國和地區確實掌握著大國的「七寸」。
  瑞士雖然僅是俄羅斯排名第23位的貿易夥伴,但這個阿爾卑斯山小國却是俄羅斯富豪們最喜歡投資的地方之一,根據俄羅斯央行的說法,每年有50億至100億美元的私人資金從俄羅斯流向瑞士。據國際清算銀行統計,2021年第三季度,瑞士銀行對俄羅斯客戶的負債爲230億美元,其中214億美元爲存款;瑞士國家銀行的數據顯示,2020年,俄羅斯人在瑞士持有近104億瑞士法郎(約合112億美元)。
  此外,根據瑞士媒體援引的估計,俄羅斯80%的石油和天然氣貿易在瑞士進行,該國還是多家大型大宗商品貿易公司的所在地。
  新加坡的制裁同樣不容小覷。雖然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相當稀少,但新加坡是全球三大煉油中心之一,也是亞洲最大的石油貿易中心,俄羅斯石油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盧克石油公司這三家俄羅斯能源巨頭都與新加坡有著業務往來。
  此外,新加坡還扼守亞洲重要的能源通道馬六甲海峽。一旦新加坡不再允許俄羅斯能源産品和貨物使用其港口、或是阻止其通過海峽,勢必會對俄羅斯經濟造成嚴重影響。
  事實證明,在當今世界,小國並非完全奈何不了大國,大國也無法對小國徹底爲所欲爲。過去幾十年的全球化,國際分工使得小國也能成爲全球經濟、金融鏈條上的重要一環,一旦他們做出反應,依然能爆發出令大國不得不重視的力量。
(亦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