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社諮委員關注 舊樓維修保養問題

  【本報訊】北區社諮會昨日舉行平常會議,多名委員在議程前發言時關注區內舊樓維修、防火及用電安全等問題。
  委員戴燕芳表示,據團體統計本澳老舊樓宇眾多,超過30年的樓宇約有4,800幢,佔全澳樓宇三分之二,可以預示未來舊樓維修保養問題只會愈來愈多。雖然政府於2007年成立《樓宇維修基金》計劃,但因為不同的原因,導致計劃未能起到預期的效果,她建議由政府相關部門作為主導,做好統籌作用,首先落區實地觀察、統計和分析,並得出哪些樓宇需要急需維修和哪些可以慢一步才維修的大廈名單,再根據維修大廈名單,主動出擊,聯同地區組織,主動向相關業主法團及業主做好各項工作。
  委員曾錦培稱,北區樓宇或大廈仍時有外牆飾面掉落的危險事件發生,建議政府有關部門落實執行法律,做好監督管理,要求大廈和樓宇按法律規定的時限進行檢驗。
  委員張煥恩指出,北區不少舊樓的電力裝置無法滿足現時社會發展的用電負荷能力,且缺乏電力裝置維修保養,容易產生火警隱患,她建議當局主動推動舊樓業主定期檢測及維修供電裝置,並全面排查各區大廈的電力設備,當發現有即時危險時,應先維修後追討相關費用。同時,建議政府透過大廈業主委員會及物業管理公司,向小業主宣傳大廈電力設施維護的知識,增強安全意識。
  委員施逸、許治煒則稱,今年 (2022年)第 1季北區接連發生 2次停電事故,他們建議電力公司除了定期巡查,還應開展模擬搶修演練,提升應對突發電力事故的處理能力。
  委員黃飛獅表示,樓宇及場地防火安全法今年 8月 17日生效,他建議當局向業主及物管公司加強宣傳,並提前發出指示,勸喻業主撤走擺放在逃生通道的私人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