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街頭到「議會」 臺灣黑幫百年風雲

  臺灣黑幫有著一種奉行自我秩序的灰度色彩,也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根源。一部臺灣黑幫史,其實就是一部臺灣政治、社會的變遷史
  有人說,一部臺灣黑幫史,就是一部臺灣政治、社會的變遷史。
  臺灣因其特殊的歷史和社會人文結構,黑幫一直是臺灣社會難以抹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仔細觀察臺灣現代黑幫的滋生土壤,就不難發現臺灣的江湖包含著許多政治性因素。這些幫派團體有著一種奉行自我秩序的灰度色彩,也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根源。
  「本省掛」VS「外省掛」
  作爲後威權社會的臺灣,本身是十分多元的社會,幫派體系作爲亞社會形態,其存在本介於黑白之間,發揮著很微妙的社會作用,在某些情形下與那種專以作奸犯科爲目標的好萊塢式的黑幫還是有很大區別。
  當代臺灣黑社會組織繁多,發展迅速,其來源有三:一是日據時期的一些領先日本殖民者的地痞流氓,他們在日本戰敗後,有的跟隨其主子去了日本,另有一些則留在臺灣,形成地方角頭勢力。例如:「芳明館」「牛埔幫」「華山幫」「大龍峒」等。二是隨國民黨當局敗退到臺灣的大陸幫派分子,這主要是青洪幫。雖然杜月笙或者黃金榮這些頭目沒有來台,但是他們的骨幹大多來了。三是由社會不良分子和到台軍政人員巻村子弟新創立的幫派,比如後來最負盛名的「竹聯幫」與「四海幫」。
  臺灣的黑社會組織因爲歷史原因有著特殊的族群背景,臺灣人將臺灣原住的地方角頭勢力稱爲「本省掛」,對應的,那些跟隨國民黨來台的大陸幫會分子和到台軍政人員眷村子弟新創立的幫派叫「外省掛」。
  臺灣原住角頭型幫會的地盤性很强,常常依附於廟宇,舊時角頭也叫廟頭。臺灣的移民們初來臺灣時,沒有議事和決策的場所,早期這些功能就依附於廟宇裏面。電影《艋舺》裏的Geta哥就是依附於臺北清水祖師廟的角頭。他們依附廟宇,成功掌握當地的人脈資源、利益分配以及糾紛調解的權利。
  如果說角頭代表了臺灣黑社會中的土豪宗親力量,那麽到了1949年國民黨退居臺灣時,外來勢力則開始衝擊島內秩序。外省幫會隨國民黨來臺灣後才漸次成立,沒有地盤,但因爲普遍軍眷出身,組織嚴密,意識形態也濃厚。比如,竹聯幫就參照洪門的建制,等級森嚴,有總舵主,老大,還有分舵、堂口等。四海幫靈活一點,最初建幫的時候是仿照軍隊的建制,不過並非一成不變。比如20世紀60年代,四海幫被國民黨當局追繳極緊,爲了諷刺國民黨當局,他們把自己的兄弟都稱爲「主席」「中常委」。竹聯幫與四海幫後來逐漸成爲臺灣三大黑幫中的「雙子星」。
  「黑金政治」內幕
  「Politics and crime is the one thing. (政治與犯罪本是一回串情)」。這是電影《教父》的臺詞,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臺灣黑幫的現實。在臺灣,黑幫大佬參與政治早已不是新聞。甚至是前幾年,臺灣兩位黑幫泰斗級人物的治喪委員會名單上,都有臺灣「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台中市市長胡志强等政界要員的名字。
  對與臺灣社會而言,黑幫發展的最大影響是「黑金政治」的興起,根據臺灣警方估計,如今臺灣中南部地區的民意代表背後或多或少都有黑道背景,這也讓臺灣的政治和黑幫有了扯不清的關係,有些黑幫老大或者幫派裏面有點威信的人自己甚至站出來參加競選,從而使自己成爲一個「政治人物」。
  從黑金政治形成的原因上看,戰後初期國民黨腐敗統治、掠奪式接收、省籍矛盾是當代臺灣黑金政治初步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威權統治時期,國民黨爲了贏得選舉,「選舉執政至上」,與派系、財團、黑社會共處是當代臺灣黑金政治基本形成的主要因素;在威權體制轉化後,面對在野的民進黨等黨派的挑戰,國民黨政權危機意識加劇,爲求選戰,加深對黑社會的依賴,同時,黑社會進一步介入政治,出現所謂「黑金共同體」。
  王建民在《國民黨下臺內幕》一書中說,在蔣氏父子執政時期,儘管國民黨與黑社會勢力仍保持著密切關係,但黑道只是被利用的工具,被控制在可容許的範圍之內,不能公開合作,更不會讓其成爲國民黨政權的一部分。而到了李登輝時代,爲了實現國民黨的本土化,允許黑道勢力「漂白」,黑道勢力紛紛進入權力機構。
  20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解嚴後國民黨放開各級選舉,黑社會勢力逐漸與政治結盟,黑金政治成爲臺灣民主的污點。通過賄選買票,幫派「漂白」滲入「立法院」及各級地方「議會」,在政壇影響力非常大,並在20世紀90年代達到高潮,出現「黑道治縣」與「黑道治台」的局面。不過據媒體報道,近年來,這一情况已有所改變,現在臺灣「立法院」選舉改革,對參選者進行了前科限制,有黑道背燈的候選人當選的難度大大增加。
  黑道「漂白」:以商養「黑」
  臺灣黑道爲什麽有這麽强大的影響力,臺灣究竟有多少黑社會組織?有多少黑幫成員?這是兩個難以準確回答的問題。1996年6月,臺灣「警政署」首次公布各縣市黑社會幫派普查情况。依統計,臺灣幫派組織計1000多個,其中有組織形態的126個,成員5800多人。但這只是警方「列管」的黑幫情况,實際的黑道人物遠不至此,至少達數萬人之多。也因此,雖然臺灣「掃黑」行之有年,但黑道新聞却層出不窮。
  數十年來,臺灣當局對黑幫進行了多次整肅行動,但很難根本解決這一問題。隨著臺灣經濟的起飛,幫派勢力紛紛轉向更大規模的經濟活動領域。在新的社會、經濟與政治環境下,大型黑社會組織出現了企業化、集團化和合法化的趨勢,紛紛以公司名義出現或作掩護,公司總部可能就是黑道的堂口,並介入諸多經濟領域,其經濟實力大爲增强,不再僅僅從事黃、賭、毒。今天臺灣利潤最豐厚的黑道事業,就是與白道勾結,介入各類公共工程,通過「圍標」「綁標」獲取巨額利潤。
  據媒體公開報道,20世紀七八十年代後,臺灣黑社會開始與「國際先進經驗」接軌,改變管理和運作模式,向西方黑社會「企業化」方向發展。如「四海幫」就採取以「企業養兄弟」的模式,組織趨於企業化,幫主也不叫幫主了,而煞有介事地改稱爲「主任委員」,還組成「中常會」負責最高決策。這些黑社會組織十分重視對成員的訓練,建立了嚴格的考核制度。爲了更加便利地向商界、政界滲透,臺灣黑社會組織還注重吸收「高學歷者」。
  可見,隨著歷史的變遷,在新的社會、經濟與政治環境下,臺灣黑道早已不是電影中演的終日打打殺殺,黑社會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通過各種途徑走上了「洗白」之路。而臺灣黑道的「洗白」的方式也極爲多元化,但是最終其目的都是希望用看似合法的生意與這個法制社會共生。
(吳雙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