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費、保就業、撐經濟 ——澳門持續推出「組合拳」紓困

  【新華社澳門5月31日電】為提振內部需求,紓緩疫情下的經濟壓力,澳門「第三輪抗疫電子消費優惠計畫」將於6月1日投入使用。根據這一計畫,每名澳門居民將可獲發5000元(澳門元,下同)啟動金及最高3000元立減額。
  促消費、保就業、撐經濟……今年以來,澳門特區政府持續推出多項紓困「組合拳」,加強民生保障,提振市場活力。
  據統計,截至5月30日,已有逾54.4萬名澳門居民完成電子消費登記。記者在大街小巷看到,許多店鋪已經提前掛出「本店歡迎使用電子消費」的廣告海報,推出配合計畫的優惠活動招徠顧客。分析人士認為,通過電消優惠的使用,有望刺激本地消費、擴大內需,從而達致穩定企業經營及保障雇員就業的政策目標。
  為了全力以赴穩就業,澳門特區政府勞工事務局採取線上線下就業對接、增加行業專場配對會場次等多項措施,協助本地居民就業,涉及行業包括個人服務、酒店、高端零售、民生零售、保安及清潔服務等行業。
  今年前五個月,已有超過3000名本地居民成功在就業配對會上獲聘。勞工局就業廳廳長李麗瓊表示,配對會協助不少居民找到工作,達到一定成效,未來會就特定行業恒常開辦配對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勞工局自2020年9月起持續推出「帶津培訓計畫」,旨在協助受疫情影響的居民,透過培訓提升職業技能及投入就業市場,並獲取一定的經濟援助。自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該計畫合共開辦了535個課程,入讀人次逾1.2萬名。
  此外,特區政府將推出疫情期間鼓勵雇主聘用本地待業居民臨時補助計畫,自6月1日至8月31日,企業在原有本地雇員數目基礎上,每增聘1名待業超過60天的本地居民,可獲一次性為期6個月合共19968元的補助。
  推動旅遊業逐步復蘇是當前促進澳門整體經濟穩定復蘇的關鍵。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持續推出「澳人食住遊」項目,鼓勵居民遊歷社區感受澳門多元旅遊特色,擴大內需帶動社區消費。據統計,今年1月底至今,該專案已先後推出35條多元本地遊路線,澳門居民積極參與本地遊及酒店體驗,4個月內超過8.6萬人次報名。
  為推動社區經濟發展,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聯同不同地區商會先後推出「關前薈」及「悠路環」兩項活動。透過引入AR(增強現實)技術應用與社區消費場景結合的模式,吸引人流鼓勵消費,盤活社區經濟。「宅度假」的本地旅遊消費模式受到許多澳門市民青睞。經科局表示,相信兩項社區消費活動可與「電消優惠」產生疊加效應,進一步刺激居民消費,提振社區經濟。
  今年一季度入境澳門旅客人次按年上升8%。內地「五一」假期(4月30日至5月4日)期間,澳門更迎來久違人潮,入境總旅客達13.7萬人次,酒店平均入住率為59.5%。旅遊局表示,將承接「五一」假期的良好客況,構思規劃下半年的線下宣傳推廣活動及旅遊產品,吸引更多內地旅客來澳消費遊覽,促進旅遊業復蘇。
  在促就業擴消費上做加法,在企業負擔上做減法。為紓緩疫情持續對中小企業經營的不利影響,澳門金融管理局還推動金融機構,把對中小企業「聚易用」(聚合支付手段)交易收單手續費減免或回贈的優惠措施再延長6個月至今年9月30日。通過金融「輸血」,預計將有約2萬個商戶因此受惠「減負」。這是澳門特區政府去年10月推出的8項支援中小企業措施之一。
  「這些措施有助紓解民困,起到精准幫扶作用。」澳門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黃國勝說,呼籲廣大工商界和居民穩住對前景的信心,克服週期性的經濟低潮,一起發揚「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澳門精神,以行動齊消費、撐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