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季增永寧服務點 支援融合生及家長

  【本報訊】議員何潤生口頭質詢關注融合生面對的學習問題及融合生家長的支援。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2021/2022學年共有四十八所學校實施融合教育,當中包括十所公立學校及三十八所私立學校,共三百八十七名資源教師為約二千二百名融合生提供所需的教學輔助及學習支援。同時,教青局資助機構派出三十名巡迴支援導師到學校為教師提供教學策略、評量、調適及無障礙環境等建議。此外,在按學校整體學生人數配置學生輔導員的基礎上,因應學校實施情況,共額外派駐約六十五名學生輔導員為融合生及家長等提供支援與輔導,並透過學生輔導督導服務為學生提供支援。
  在融合生的升學方面,歐陽瑜稱,2021/2022學年共有十六所提供幼兒、小學及中學各教育階段融合教育的「一條龍」學校。現時,幼兒及小學兩個教育階段有約一千五百多名融合生,較中學教育階段七百多名為多,故較多學校於幼兒及小學階段開設融合教育以滿足需求。教青局持續訪校宣傳融合教育的理念,按實際需要推動更多學校實施融合教育,近年新推動六個中學校部實施融合教育,亦在未來新建校舍規劃中,結合場地及硬件設施的優化,推動具備條件的學校參與融合教育。
  在融合教育教師培訓方面,教青局積極開辦「融合教育證書課程」、「資源教師培訓課程」,以及資助學校開辦融合教育教師培訓課程。由2016/2017學年至今,已有超過一千九百名教學人員完成「融合教育證書課程」,以及超過二百五十名教學人員完成「資源教師培訓課程」,未來,教青局將按實際需求,持續開辦相關培訓課程。另外,自2017/2018學年起,澳門大學將「特殊教育導論」列作多個教育學士學位課程的必修科目,讓更多教師在入職前能掌握教育不同需要學生的基本知識和技巧。
  在對家長支援方面,特區政府持續完善硬件支援設施,其中「永添」教育心理輔導及特殊教育中心已於去年二月投入使用,提供治療訓練服務、小組班及培訓活動等用途,至今年四月合計近五萬三千人次使用;並將於本年第四季度增設「永寧」服務點,提供評估、教育輔助及家長支援,預計每年可服務約四千人次。
  歐陽瑜指出,政府開發的人工智能語言康復訓練雲平台正開始使用,將於明日面向治療師及專業訓練人員進行講解培訓,並持續推動家長和學生使用該平台。她認為政府近年不遺餘力投入融合教育,一七至一八年總資助金額九千六百萬元;二一至二二年達到一點七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