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實惠助推橫琴活化 鄒玖勝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日前舉行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新聞發佈會,標誌着「雙15%」稅收優惠政策正式落地實施。其中,企業所得稅方面,對合作區符合條件的產業企業減按百分之十五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方面,在合作區工作的境內外高端人才及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負超過百分之十五的部分予以免徵。對在合作區工作的澳門居民,其個人所得稅負超過澳門稅負的部分予以免徵。此項政策的出台,標誌着國家和廣東省支持合作區發展的首批稅收政策正式實施,影響重大、意義深遠,其既給予到橫琴工作的澳門居民信心和鼓舞,也有利企業聘用人才和到橫琴投資。
  眾所周知,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戰略。習近平總書記過去曾多次親臨橫琴視察,為橫琴改革發展把握定向,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橫琴的發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越來越好,能真正意義上為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作出新的貢獻。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主要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為主線,並賦予橫琴四大新定位,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平臺、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明確四大新任務的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構建與澳門一體化高水準開放的新體系、健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用的新體制。此謂「藍圖」已繪就,只待把「藍圖」化為「施工圖」。
  事實上,面對世紀疫情的持續衝擊,加上內地疫情防控規定,導致與澳門間的簽註一直未能恢復如常,對本澳經濟帶來持續影響。在當前周邊疫情持續反覆的情況下,本地經濟復甦形勢仍然嚴峻,社會槓桿率、居民失業率持續攀升,各行業的經營壓力不斷增加。而澳門以旅遊博彩業為龍頭產業的復甦勢頭反覆,中小微企元氣大傷,本地民居失業率更升至百分之四點五新高位,令社會產生強烈的焦慮感及加快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的迫切感。疫情持續影響本澳經濟,就業環境受嚴重衝擊,加上近期周邊地區疫情反覆,珠澳通關防疫措施不斷收緊,訪澳旅客重回低位,經濟復甦再次受阻,還遇上博彩業波動、衛星場退場等負面消息夾擊,令經濟雪上加霜、前路茫茫。企業招聘更謹慎,市場新供應職位減少,職位門檻相應提高,求職者議價呈弱勢。應屆畢業生即將投入市場,在就業大環境惡化、博彩業進入新一輪調整期,未來就業壓力可想而知。作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重要支援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社會期望能夠進一步為居民融入深合區、開拓就業新出路提供支援。
  而自深合區建設總體方案出台以來,橫琴進入高速發展期。澳門特區政府亦高度重視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以合作區作為澳門參與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切入點,做了一系列舉措和努力,包括共建大灣區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積極推動合作區創設與澳門趨同的營商環境,促進澳琴資源要素自由流動,逐步落實支持澳門居民在合作區創業就業和生活安居的有關政策等。惟這些工作大都集中在政策宣傳,實際措施、紅利未至,加上疫情影響琴澳往來,對澳人而言,深合區仍是「這麼近,那麽遠」,不少人對到橫琴生活、就業仍然觀望。此次「雙15%」優惠政策正式落地,令澳人開始體驗到融入深合區建設的「實惠」。因該項政策有專為澳門居民到合作區工作生活的稅收優惠政策,簡單講就是澳門職業稅,澳門職業稅有百分之二十五扣減,另有部分免稅額的優惠,甚至年度也有優惠政策;合作區將參照澳門的標準,實施與澳門趨同的稅收,對澳門居民在深合區就業、生活或創業都有好大幫助,澳門居民只要是在合作區的所得收入,負稅超出澳門標準的部分都可以直接減免。如某澳門居民去年僅在合作區受僱,其在合作區取得工資收入,金額如相當於澳門居民收入中位數每月兩萬澳門元,十三個月的收入,一年下來年收入約合二十二萬人民幣,在不考慮稅收減免情況下,按內地個人所得稅法有關規定,需繳納個人所得稅額約一萬四千人民幣,而在適用政策優惠後,僅需繳納約二千三百人民幣,與該部分所得對應的澳門稅負一致。可見,這種營造與澳門趨同的稅收環境的做法是實實在在的紅利,也昭示深合區接下來的經濟金融、民生福利、社區治理等範疇的政策措施,會以趨同於澳門的路徑落實。
  正如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主任李偉農所言,「雙15%」優惠政策落地,是國家支持合作區的「信號燈」,是合作區加快發展的「助推器」,是合作區納稅人的「定心丸」,該項優惠政策作為《總體方案》的「基石性」政策,有利於人才、企業匯聚,增強澳門居民到深合區生活就業的吸引力,成為打造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平台的有力抓手。其中,特有的「澳門居民個稅優惠政策」更是通過打造與澳門趨同的稅負環境,對「吸引新澳企、壯大新澳資」、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針對「雙15%」稅務優惠的實施,澳門社會各界普遍表示歡迎。有澳門青年企業家認為,是次稅優惠政策前所未有,惠及澳門企業及在澳門工作或有意在澳門工作的人士。當中,企業、居民就業及兩地政府三方面均有得益。在企業層面方面,一是令貨物更大程度流通。除旅遊博彩,零售貿易也是一大優勢。依託澳門自由港及低稅制,令澳門在進口貿易有着天然條件。但除關稅,企業稅務優惠可進一步減低進口成本,發揮好葡語系國家的平台優勢,把更多優質產品引進內地。認為在稅務優惠下,變相只需關稅、流通稅 ,從而可加大貨物流傳。二是為企業的落地提供誘因。中小微企是澳門命脈,過往橫琴的發展以大企業為主,中小微企難以受惠。但通過這次優惠政策,中小微企可手把手,較易探索新市場、新領域,為澳門企業多元化發展,以及企業落地提供更有利條件。
  在居民就業層面方面,一是提供更有利的工作條件。有很多澳門企業,已在深合區設立辦公室,以減省成本。在優惠政策下,有利於澳門居民在深合區就業,與內地的員工融合。二是更大程度的人才互聯互通。隨着大灣區的發展以及直播互聯網,更大程度的互聯互通,加強人員流動是關鍵。但因為簽註政策所限,很多專家、學者、直播博主未能多次往返澳門交流,導致澳門企業只能在橫琴招請內地人對接。通過稅務優惠,誘導澳門企業聘請更多澳門居民在內地就業,配合橫琴創業區或的場地免租、人才公寓等疊加,更可減小澳門求職者在內地的就業成本。
  在兩地政府層面方面,一是更多行業的深度融合。通過所得稅的優惠,令各行業成本減小,特別是第三產業包括澳門強項的旅遊餐飲服務業,這類企業沒有關稅,稅務優惠下,相等於澳門中小微企近乎零稅務成本進入橫琴,從而促進多元化行業發展。二是打破地域上的限制。防疫通關政策是澳企疫下發展難點,稅務政策下,令更內地居民在橫琴也可體驗澳門的服務,為兩地政府及企業、求職者提供一個全新的舞台。現在兩地政府應對企業及澳門居民提供及簡單易明的資訊,推動澳門企業在橫琴成立公司,以及為澳門居民在橫琴辦理居住證,協助為進入琴澳新時代作準備。
  有學者則表示,「雙15%」稅率優惠,是針對企業及個人而設。企業方面,針對四大產業,即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現代金融產業,並新增兩項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第一項是在合作區設立的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企業新增境外直接投資取得的所得,免徵企業所得稅,對鼓勵合作區企業「走出去」、擴大境外投資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例如,合作區某高新技術產業企業,去年在新加坡新設一家分支機構,去年全年從該分支機構分回營業利潤一百萬元,不考慮稅收減免,為方便計算,假設該營業利潤已在新加坡繳納企業所得稅十七萬元,因該分支機構設立在合作區外,分回的營業利潤適用企業所得稅稅率為百分之二十五,抵減在新加坡已納稅款後,仍需繳納企業所得稅八萬人民幣,適用稅收優惠新政後,該部分利潤免徵企業所得稅,降低企業境外直接投資分回收益的稅收負擔。第二項是合作區企業新購置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可按規定享受一次性扣除或加速折舊攤銷,有利改善企業現金流,減輕企業負擔。例如,合作區某企業去年外購一項專利技術,單位價值為四百萬元,在稅收新政出台前,該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十年,每年僅可抵扣成本四十萬元,按照企業所得稅百分之二十五稅率計算,即每年僅可抵減稅款十萬元;適用稅收新政後,該無形資產全部支出四百萬元,可提前至支出發生當年全部攤銷,按照企業所得稅百分之二十五稅率計算,即當年可抵減稅款一百萬元,減少資金佔用九十萬元。
  但除企業稅務優惠,生產要素還要有人、土地、技術等。針對人員尤其澳門居民到合作區工作生活的稅收優惠政策,即澳門職業稅有百分之廿五扣減,另有部分免稅額優惠,甚至年度也有優惠政策。合作區將參照澳門的標準,實施與澳門趨同的稅收,對澳門居民在深合區就業、生活或創業均有很大幫助。只要澳門居民在合作區的所得收入,負稅超出澳門標準的部分,都可直接減免。「倘以內地方式計算,即使有百分之十五的稅率優惠,同一收入所繳稅款也高於澳門。」當局有在這方面有細化考量,顯然為澳人着想、為澳人度身訂做。但稅收優惠政策只是吸引企業和人才的一種要素,不是唯一要素。同時,很多人認為稅制優惠是「有雞先定有蛋先」的問題。企業落地投資,除要有信心集合到人才外,也會考量一定因素,如優惠等。一切都是相輔相承,沒有先後之分。但肯定的是,往後還要創造更多條件搞好深合區。認為在稅制利誘下,澳門人會「心郁」到橫琴發展,尤其當前疫下的經濟環境。
  誠然,要吸引澳人澳企更積極主動投入深合區建設,稅務政策是第一步,但只是其中一個要素,粵澳應加快推動落實「一線放二線管」的創新通關制度,加快建成「澳門新街坊」,推動全面放開澳車便利入琴政策落地,有序推進澳門公共巴士等營運車輛入出橫琴合作區,吸引到橫琴合作區生活就業創業的澳門居民穩步增加。當一系列政策措施順利有序落地,深合區優勢逐步凸顯,路通財通人才通,水到渠成,深合區必能「活起來」,最終達到建設橫琴深合區的初心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