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要遇刺魔咒

  「嘣!」奈良市街頭突然爆發槍響,正在當地發表助選演講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反應比旁人慢了半拍,緩緩回過頭。「嘣!」大約三秒鐘後是第二聲槍響,安倍晋三的身體瞬間失去重心,跪倒幷隨即癱在地上。現場彌漫起射擊散發的白烟,安保人員這才反應過來,跑上前制伏三米開外的凶手。
  「有醫療人員嗎?」「快把自動體外除顫儀拿來!」工作人員拿著麥克風向現場約30名觀衆求助,言語間流露出慌亂。但此刻爲時已晚,倒在血泊中的安倍晋三不久後就心肺功能停止,失去意識,幷在被搶救數小時後不治身亡……
  「對安倍不滿,想殺了他」
  槍擊發生在當地時間7月8日11時30分左右。18時左右,奈良縣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舉行了記者會,透露安倍晋三身亡的直接原因——槍擊導致其心臟血管破裂,多個部位大量出血,完全無法止血。
  奈良警方在當日19時左右對安倍的遺體進行了檢查。安倍晋三的左肩及脖頸前部有圓形的槍傷。9日,奈良警方發表司法解剖結果,安倍的死因是一發子彈擊中左側上臂後,致其鎖骨下動脉破裂,引起大出血,最終導致失血過多不治身亡。
  隨後更多細節被披露。由於安保人員疏忽大意,凶手山上徹也是將自製槍支僞裝成照相機對安倍實施了槍擊。山上徹也現年41歲,單身,無業。
  事發後,警方迅速對山上在奈良的住所進行搜查,幷從其家中搬出10餘箱物品,發現了多把自製槍械和疑似爆炸物。山上供述,他所使用的槍支爲「網上購買零件後,自己製作的手槍」。
  山上稱「對安倍不滿,想殺了他」,幷爲此一直關注安倍行程,伺機而動,但除了奈良,其他地方警備都非常嚴格。行凶前一天,山上還在安倍岡山演講的現場,但幷未得手。他說,如果在奈良行凶不成功,他會繼續到下一站尋找機會。
  在山上的車裏,警方發現幾塊有多個洞孔的木板,他稱這些木板是「用來試射」的。山上原本打算製作炸彈,但途中轉向制槍,幷在幾個月前就做好許多把。山上還供認,除了用膠帶把兩根鐵管包起來做成的自製槍外,他還分別製作了包三根、五根、六根鐵管做成的自製槍。每根鐵管中都裝上了子彈。
  關於作案動機,山上稱,幷非因政治立場原因對安倍産生恨意。他本想襲擊有爭議的韓國宗教組織「統一教」的高層,但無法做到,進而將矛頭轉向支持過該教的安倍。他供述,「母親變賣祖父的地産供給『統一教』」,自己「從10多歲的時候就開始怨恨」該宗教團體,內心積怨已超過20年。
  而安倍晋三與「統一教」關聯頗深。安倍外祖父岸信介、安倍本人和自民黨均與這個宗教組織有聯繫。2015年10月,日本《朝日周刊》一篇題爲《安倍改組內閣背後的宗教勢力》的文章提到,安倍政權背後的政治支持力量是宗教,幷援引公明黨成員觀點稱,日本參議院選舉中安倍靠的是神道政治聯盟、日本會議、全日本佛教會以及「統一教」四個團體。「統一教」創始人文鮮明曾先後創立兩個右翼政治團體,安倍的執政思想與這兩個團體的主張非常接近,例如擺脫戰後體制、修改憲法等。日本宗教界人士說:「『統一教』在選舉時既出人又出票,自民黨議員求之不得。」日本神田外語大學講師霍爾在推特上傳照片,顯示安倍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曾於2021年9月11日參加該教會的綫上活動。山上就是看到安倍晋三在2021年一場與「統一教」有關的活動上發表寄語後,才决定對其痛下殺手的。
  山上的母親1998年入教,1999年6月就出售了從長輩處繼承的奈良市兩處房産,2002年宣告破産。山上本來手握人生好牌。他曾就讀於當地名牌高中大和郡市立郡山中學。高中同學回憶,山上是一個優等生,「我記得他在考試中經常取得100分,只拿到90分就會很不甘心。」畢業後,他考入了關西地區頂尖的私立大學京都同志社大學,但就在母親宣告破産的同年,山上就退學加入海上自衛隊,而入伍的原因也是當時家庭條件困難。
  山上的人生,被母親入教搞得一塌糊塗。在2020年10月到今年5月,山上作爲派遣員工在京都府內一家工廠負責駕駛叉車搬運貨物。入職頭半年還算正常,但慢慢就開始不遵守操作規程,曾有老員工提醒他工作方法不行,他直接回懟「你行你來」。到今年3月,以前從未遲到或缺勤的山上居然無故曠工。同事們回憶,山上性格孤僻,經常一個人坐在叉車裏吃午飯,和別人聊天時,也從來不提私事。後來他對雇主說,自己身體不好,會在結束帶薪休假後離職。或許正是這些生活上的挫折,讓山上活得沒有尊嚴,性情大變,最終匹夫一怒。
  日本動蕩折期,也是刺殺頻發期
  在安倍晋三之前,有多名日本首相或前首相遭到過刺殺。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研究員、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王鍵對《環球人物》記者說:「其實日本從幕府末期到明治維新,再到20世紀,都頻繁出現過刺殺事件。這些刺殺有個共同的特點:出現在日本社會動蕩或走向大轉折的重要歷史階段。」
  美國學者魯思•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日本文化模式論》中有這樣一段闡述:「按照日本人的倫理,『情義』有忠誠的意思。一方面,侍從忠於主君,死而無憾。另一方面,如果感到受辱,翻臉復仇也是正確的。西方人對日本人的忠誠的議論,大多不符合實際情况,其原因就在於他們不瞭解,『情義』不僅是忠誠,在特定條件下也要求背信弃義,那也是忠誠。正如他們所言:『挨打的人會成爲叛徒。』同理,受了侮辱的人也會背叛。」她還精煉地總結,日本歷史故事中有關復仇的故事有兩個主題:有錯誤者向正確者進行報復;受辱者必復仇,即使對方是自己的主君。
  儘管這些論述不能涵蓋所有行刺者的動機,但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他們的心理。第一個遇刺的日本首相是伊藤博文。這個曾代表日本與清政府就《馬關條約》談判,雙手沾滿東亞人民鮮血的劊子手,於卸任後的1909年與俄國財政大臣在中國哈爾濱車站會談,其間被朝鮮愛國青年安重根刺殺,當場身亡。「這個刺殺應當與後來的刺殺區別開來。」王鍵說,安重根的刺殺行爲是反抗日本對朝鮮半島的侵略,是出於正義的目的。安重根被捕後英勇就義,成爲朝鮮民族英雄。他在獄中留下《告同胞言》:「我兩千萬兄弟姐妹各自奮發……若能繼承我的遺志,恢復自由獨立,我死而無憾也。」
  「日本在20世紀20年代實行政黨政治,開始往資本主義民主政治體制方向走。」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教授宋志勇對《環球人物》記者說,走了大約10年後,日本極右翼勢力要走法西斯主義道路,「這時政黨政治就成爲絆脚石了,所以他們策劃實行了一系列刺殺活動。」
  1921年11月,日本首相原敬計劃前往關西出席政友會活動時,在東京車站前被右翼青年中岡艮一刺殺,當場身亡。「現在東京車站還立了一個碑:原首相遭難現場。」王鍵說。原敬的死因撲朔迷離,但比較主流的觀點是與右翼勢力有關。而另一種說法是,當時正值一戰後的華盛頓會議,原敬有對英美妥協的傾向,招致國內右翼勢力的不滿。
  1930年11月,也是在東京車站,時任首相濱口雄幸被右翼分子佐鄉屋留雄開槍打傷,於次年因細菌感染傷重不治。當時世界經濟大蕭條,日本海軍和右翼團體又與政府就統帥權問題産生矛盾,爲濱口招來殺身之禍。
  「這兩個首相都是反對軍部擴張的,刺殺他們的都是心生怨恨的右翼分子。」王鍵說,隨著形勢的發展,後來日本首相遇刺的方式也發生了顯著變化。1932年5月15日,11名激進年輕海軍軍官闖進首相官邸槍殺首相犬養毅。當時,作爲日本護憲派領袖的犬養毅贊成裁軍,幷主張進一步限制日本海軍的規模,遂引發其與急於對外擴張的軍部法西斯勢力發生矛盾,極端激進的一些年輕海軍軍官和民間右翼分子便策劃了刺殺,史稱「5•15」事件。
  第二次日本軍部法西斯分子集體製造的暴力事件是1936年的「2•26」事件。日本數名青年軍官率千餘名士兵對政府和軍方高級成員進行刺殺,兩位前首相高橋是清和齋藤實被激進派視爲保守派,遇刺身亡。
  「上述事件已經不是暗殺了,而是日本現役法西斯軍人搞的公開處决。」王鍵說,當時日本軍部在表達著一種聲音:不聽我的,就幹掉你!這就是當時存在於日本社會的「下剋上」現象。這個極具日本特色的詞語最早出現在鐮倉時代,通常是指處於低位階的勢力或個人通過暴力手段取代原本的統治者。
  右翼首相岸信介(安倍外祖父)也被刺殺過。早在1936年,岸信介就赴華,在僞滿洲國歷任實業部次長等職,與東條英機等人幷稱爲操縱成立僞滿洲國的「五人幫」。他在中國期間生活放蕩,每日酗酒嫖妓,喜怒無常,有「昭和之妖」之稱。日本投降後,他被定爲甲級戰犯,與東條英機等一道入獄。但隨著冷戰的開始,美國急需扶持日本成爲冷戰的「橋頭堡」,於是在處决了東條英機等人的同時,讓「聽話的」岸信介等人逃脫了審判,於1948年得到釋放。岸信介後來果然如美國所願,當上了首相,繼續作「妖」。
  在任期間,岸信介强推修訂《美日安保條約》,新修訂的條約敵視蘇聯、中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讓日本面臨捲入美軍行動的風險。岸信介的倒行逆施遭到全民聲討,全國各地舉行聲勢浩大的游行。而他再次露出猙獰面目,出動警力鎮壓,殘忍殺害東京大學學生領袖樺美智子,造成衝突升級。爲了通過條約,岸信介不惜鑽法律空子,讓條約在衆議院通過後的30天內擱置,幷於1960年6月19日到期自動生效。不久後,他被迫辭去自民黨總裁一職。
  1960年7月14日,岸信介參加自民黨新任總裁池田勇人招待會,被右翼團體「大化會」成員荒牧退助刺傷。由於未刺到要害部位,岸信介又苟延殘喘了20多年後才病死。
  關於荒牧退助行刺的原因,也是衆說紛紜。日本國內比較多的說法是:岸信介有投靠美國之嫌,所以被極右翼勢力視爲叛徒。荒牧退助在被捕後警察訊問時亦稱,他是「對岸信介抱有反感才刺他的」。「極右翼勢力認爲,我們當年支持你,但你沒有兌現承諾,必須受到嚴懲。這也是日本『下剋上』文化的核心旨意。」王鍵說。
  後來的半個多世紀,政要被刺像魔咒困擾著日本。比如,1960年10月,社會黨委員長淺沼稻次郎在演講時被右翼青年沖上來刺死;1989年,社會黨書記山口鶴男遭右翼分子襲擊受傷;1990年,長崎市長本島等遭到右翼分子槍擊,胸部中槍,身負重傷一個月;1994年5月,日本前首相細川護熙在東京新宿的酒店被暴力團成員野副正勝槍擊,所幸無恙;2007年4月,長崎市長伊藤一長被一名暴力團高層開槍打死……
  王鍵說:「刺殺頻發的重要原因是:很多日本右翼政治團體和個人都從暴力實踐中發現,刺殺政要確實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甚至改變政治和社會走向。」
  階層矛盾和右翼思想是主恩
  日本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新渡戶稻造在《武士道》一書中曾經嚴肅討論:武士道還活著嗎?「構成國民性的心理因素的合成體,有其頑固性,就像『魚的鰭,鳥的喙,食肉動物的牙齒等等,與其種屬不可分離的要素』那樣……武士道所刻印在我國國民特別是武士身上的精神,雖不能說構成『種屬的不可分離的要素』,但他們從此保有其活力,是毫無疑問的。」
  行刺者內心「種屬的不可分離的要素」是行刺的深層原因。「從目前來看,山上的槍擊事件本身就是偶然的個人行爲,不能與某個政治團體或派系聯繫起來。」王鍵說。但是山上身上却顯示出日本近幾十年來某些社會底層人士的心理落差,這是不容忽視的誘因。
  「日本社會本來是一個發展比較均衡的社會。」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黃大慧對《環球人物》記者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迅速崛起。經濟的高速增長,也爲日本帶來社會的均等化,即『一億總中流』。也就是說,當時80%的日本人的生活水平處於中等,是典型的『橄欖型社會』,上面的富人占10%左右,窮人占10%左右,但還有社會保障兜底。」據黃大慧介紹,這個現象在日本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尤爲凸顯,直到1991年泡沫經濟崩潰後,「一億總中流」才隨之瓦解。
  後來,提倡「小政府、大社會」的新自由主義占上風,「小泉純一郎在2001年上臺後大張旗鼓地改革,實際上就是把很多國家承擔的責任都推給社會了。比如郵政民營化、國鐵民營化,國家的負擔减輕了,但貧富差距却隨之拉大了。這時日本又盛行『格差社會』概念,承認階層之分。」
  2012年,安倍晋三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後,正式提出了自己的經濟學。「安倍經濟學」被總結爲三支箭理論,即「大膽的貨幣政策」「靈活的財政政策」「刺激民間投資的增長戰略」。這些政策的目的是將日本經濟從20年的衰退中拉出來,確實爲日本經濟帶來了一定的復蘇與繁榮。「從日本官方的評價,到我參加的中日之間活動,所見的日本政府部門和智囊機構,基本上都是贊揚『安倍經濟學』的。」王鍵說,「但是,『安倍經濟學』帶來經濟發展的背後,也付出了一些代價。最重要的一點是:老百姓幷沒有從這些年的經濟繁榮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貧富差距依然在擴大。」
  「『安倍經濟學』刺激消費,受益最多的還是壟斷資本,小企業或基層老百姓幷沒有感受到實惠。」黃大慧說。安倍卸任後的2021年2月,日本政府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至2019年,「安倍經濟學」帶動股市和房地産市場大幅回升。但是,僅資産排名前10%的富裕家庭財富增加,普通家庭資産縮水了3.5%。「幷且,『一億總中流』時期日本社會治安很好,但進入『格差社會』,一部分人的心理落差較大,犯罪率也隨之升高。」
  岸田文雄就任首相以來,在不同場合提到過注重分配的「新資本主義」經濟政策。岸田稱,他的一個執政核心目標就是讓廣大低收入老百姓得到實惠。「但這個試圖取代『安倍經濟學』的政策提出以後,第一個站出來質疑的人就是安倍。緊隨其後的就是一些大型財團的資本家,批評岸田的政策太理想化,搞不下去。」王鍵說。
  除階層矛盾,刺殺政客的另一誘因是右翼思想作祟。
  「安倍辭任後,擔任了自民黨最大派系『清和政策研究會』會長,成爲日本右翼勢力的總代表。」王鍵說,安倍下臺後在推進日本向右轉的過程中,作用最大。
  在自民黨去年10月公布的「政權公約」中,「將日本防衛費增至占GDP的2%以上」被寫了進去,比之前防衛費的1%占比增加一倍。「這值得我們高度警惕。不能忽視的是,這可能導致日本的貧富差距將被進一步拉大。」黃大慧分析,日本不久後會進入老年人口占比高達30%的超老齡化社會,「防衛費增加,也意味著民生經費减少,民生問題不改善,社會問題甚至會更嚴重。」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日本就修改教科書,美化軍國主義與否定戰爭責任的歷史觀逐漸死灰復燃。「41歲的山上徹也,就是讀著那一批教科書成長的,被這樣歷史觀教育的一代人,理性觀察社會的能力是有限的,普遍缺乏對歷史的敬畏和反思。」王鍵說,「與此同時,日本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對邏輯思維和思想的傳承是潜移默化的。我們看到山上有自己的作案想法,幷進行周密安排。他走到這一步,受深植於日本人內心深處的武士道精神影響,甚至二戰中被美化的所謂『勇士』,也起到榜樣作用。一旦他生活不如意,一些曾被灌輸、埋藏在大腦深處的極端思想就會被激發出來。」
  總體而言,山上的行爲還是個人行爲。「不過,如果日本極右翼政客執意推動修憲進程,一定會造成日本國民和政客們的嚴重對立,給日本社會帶來巨大撕裂。」王鍵說,「這時,日本民主黨派、反戰組織和大批民衆一定會與右翼修憲勢力爆發激烈矛盾。坦率地講,如果事情發展到那一步,像7月8日安倍遭槍擊不治身亡的極端事件,完全有可能再次發生!」
(楊學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