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台企心系四川瀘定地震:守望相助 兩岸一家

臺胞台企心系四川瀘定地震:守望相助 兩岸一家


  【中新社北京9月7日電】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近日發生6.8級地震,牽動兩岸同胞的心。四川臺胞李偉國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與地震災情交織,艱難時刻臺胞台企奉獻愛心,與大陸同胞守望相助,展現「兩岸一家親」。
  據四川省台辦7日最新消息,未收到臺胞台企受災報告。
  兩天來,李偉國關注著災區救援進展。他看到大陸始終把搶救生命放在首位,及時安排救援力量趕赴一線,有序推進救災工作;有教師不顧安危在第一時間疏散學生、市民自發獻血,這讓他感到溫暖。
  李偉國說,島內親友持續關心地震災情,臺灣藝人朋友在社交媒體上祈願同胞平安,一些組織的捐款倡議獲臺胞台商踴躍回應。他告訴記者,「在這種艱難時刻,兩岸同胞心系一處。」
  地震發生以來,大陸台企及相關組織紛紛響應、捐款捐物。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7日向四川省慈善聯合總會捐款100萬元(人民幣,下同),用於支持甘孜州瀘定縣、雅安市石棉縣及周邊受災地區的緊急救援、受災民眾生活救助、救援隊伍支援以及災後重建等工作。
  據四川省台辦消息,首筆來自台資企業的100萬元捐款6日下午便出現在賑災指定帳戶上。捐款方廣達集團全資子公司達豐(重慶)電腦有限公司董事長、台商黃健堂表示,「作為紮根重慶的台資企業,不僅川渝一家親,兩岸更是一家人,會持續關注災情發展和災後重建工作。」
  7日,由四川台資企業康師傅集團和旺旺集團成都總廠捐贈的價值超100萬元的救災物資送至瀘定縣。
  來自康師傅成都生產基地的12000桶速食麵、7200包餅乾和7200瓶飲用水等物資,送達位於震中的瀘定縣海螺溝景區磨西鎮;距磨西鎮數十公里,旺旺集團成都總廠與瀘定縣政府完成了6865箱牛奶、咖啡等物資的交接。
  近年,越來越多臺胞台企在四川紮根。李偉國也在成都創業,他期盼蜀地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推進交流 共謀發展


  【中新社宜昌9月7日電】第十六屆「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2日至7日在湖北宜昌舉行,兩岸10餘家新聞單位近20名媒體人,圍繞長江大保護、鄉村振興、自然人文等主題進行採訪報導。
  「三峽工程的壯闊、屈原祠的古樸、清江的秀美,都令我印象深刻。此行宜昌,收穫頗多。」TVBS電視臺記者陳相如7日表示,將通過新聞作品向臺灣民眾介紹湖北。
  來自臺灣埔裡的劉世鑫2020年開始在湖北運營自媒體,後成為臺灣人民報特派記者。截至目前,他已在各類平臺發表了百餘條視頻作品,「我會繼續將真實、多元的湖北展現給海峽兩岸的民眾。」
  「三峽移民將臺灣客家花布做成精美的文創產品,銷往全球各地。雖遠隔千山萬水,但兩岸往來交流的印記如此清晰可見。」在三峽移民村許家沖村,臺灣人民報社長巫月樺感歎道。
  興勤(宜昌)電子有限公司是臺灣興勤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陸設立的第三家子公司,目前已發展成為擁有全系列保護元件的專業製造商。該公司總經理隋中華表示,在長江大保護背景下,宜昌化工產業實現了轉型升級。企業緊緊抓住機遇,與宜昌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向著更高目標邁進。
  《聯合報》記者陳政錄告訴記者,在目前新的經濟環境下,從事傳統製造業的台資企業進入轉型期,積極融入大陸經濟發輾轉型,台商台企抓住機遇定能實現更大發展。
  「大陸擁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廣闊市場,我們對台企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東森新媒體ETtoday駐京記者任以芳表示,希望臺灣青年多到大陸走一走、看一看,尋找更多的發展機遇。
  湖北從2006年起每年組織「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活動,是大陸方面最早推動海峽兩岸媒體人文交流的省份之一。該活動迄今已成功舉辦16屆,成為鄂台交流的品牌活動。

共迎中秋佳節 京台民眾舞空竹


  【中新社北京9月7日電】「2022年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廣內空竹文化節 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活動」7日在北京西城區、臺灣高雄市共同舉辦。當日廣內空竹邀請賽上,兩岸愛好者以賽會友。
  本屆比賽是臺灣相關扯鈴團體參與的第8屆,活動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展現空竹文化魅力,促進技藝傳承,共迎中秋佳節,此外還舉辦了中秋文化遊園會、文化交流文藝晚會等。
  晚會上,高雄市中華兩岸關係發展促進會理事長王鐘賢在視頻致辭中表示,「扯鈴」是臺灣地區對抖空竹的叫法,雖名稱不同,玩法基本一致。兩岸同胞應當珍惜共同的空竹文化,將其發揚光大。
  臺灣高雄活力健康扯鈴發展協會成員為此次晚會帶來了精彩的線上表演,一次次「炫技」引得北京現場掌聲不斷。該協會多名成員也通過視頻連線向北京觀眾表達中秋祝福。
  獲得本屆廣內空竹邀請賽空竹球項目第一名的北京選手範彪認為,相較於北京選手們較為柔美的風格,臺灣選手抖空竹的力度更強,整體更擅長雙頭空竹。「有人可以同時抖5個空竹」,他希望疫情過後能和更多臺灣空竹高手面對面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