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花唄」們困住的那群人

  不知不覺中,朋友見面寒暄的客套話已經從「你吃了沒」變成了「這個月的花唄還了嗎」。
  「花唄」「借唄」「京東白條」「蘇甯任性付」……市面上的消費信貸產品五花八門,逐漸成為「超前消費」群體鍾愛的消費方式,讓當下部份年輕人享受著「剁手」的任性。
  同時,他們也在月複一月地透支著自己的未來收入,一旦收入不穩定或者突然出現額外花銷打破這種「平衡」,到還款期限卻無力償還時,只好「拆東牆補西牆」,進而形成惡性循環,最後負債索累、深陷其中。
  有人享受著超前消費帶來的快樂,也有人經歷著還款時的壓力和尷尬,被花唄困住的那群人,他們是有能力平衡的超前消費,還是正在被超「錢」消費所困?

被花唄毀掉的年輕人?
  26-35歲的年輕人群是家中的「頂樑柱」,開始修煉廚藝,他們更在意廚房用品的顏值和品質,傾向購買進口商品;「90後」敷著最貴的面膜,在凌晨將阿膠、黑芝麻、保健品等加入購物車,完成「心理養生」任務……
  一份央現財經新媒體推出的首個「央視財經大資料」,揭露了中國青年人的消費觀和消費熱點等,追求潮流和時尚、熱衷購買高檔產品……在這份報告裡,不同的消費觀念折射出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態度。
  在這形式多樣的消費習慣背後,錢從何而來?
  據統計,以中國1.75億的「90後」為例,其中開通支付寶花唄的人數超過4500萬,平均每4個「90後」中就有1個人擁有花唄;在此其中,僅有13.4%的「90後」沒有負債,而86.6%都接觸過信貸產品。
  「95後」小何是一個「重度」信貸使用者,幾年前,他和朋友創業失敗,只能通過借唄和花唄周轉生活。小何坦言,有工作時還能做到及時還款,工作不順或者生活出現急需用錢的時候,他便只能選擇最低還款,在後面幾個月裡不斷補足上個月的欠款和利息。
  如此循環往復,小何出現了資金周轉困難,在花唄上有了逾期記錄,並且失去了繼續使用的資格,成為一個「被花唄毀掉的年輕人」。
  和小何一樣,「90後」的標籤從未少過,「垮掉的一代」「被花唄毀掉的年輕人」……真是如此嗎?
  據2019年的一份《90後攢錢報告》顯示,92%的「90後」每個月都會有結餘,80%的人會將結餘進行理財。此外,「90後」首次開始理財的年紀平均是23歲,絕大部分人會在上學至畢業後的兩年內就接觸理財,首次理財的年齡比父輩早了整整10年。
  深諳花唄之道的小周說道,「身邊很多人用花唄都是為了那40天的免息期,歸根到底是為了省錢,而不是為了多花。」
  據統計,90%的「90後」使用花唄的原因不是提前消費,而是可以省錢,平均每月餘額寶的存款是花唄賬單的4.5倍,近7成花唄年輕用戶每月消費在授信額度的2/3以下。
  使用花唄消費,將自己盈餘的錢用來投資理財賺取收益,只要量入為出適當消費,同時按時還錢,在此操作之下,每個月不但不會負債累累,反而可以得到不少花唄優惠。

中國貸款「90後」群體亞洲第一
  不可否認,在超前消費的大軍中,有一群人正在承受著各種信貸產品誘惑下的果實。
  據中國人民銀行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全國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已飆升至880.98億元人民幣,是2010年的11.5倍,這些逾期借款人中,「90後」幾乎占了一半。
  在豆瓣有個小組名叫「負債者聯盟」,成立僅1年就吸引了3萬背負著債務的年輕人。點進首頁一看,他們年齡大多數在30歲以下,因為超前消費、遊戲、詐騙、賭博等走上借貸之路,有的甚至拆東牆補西牆,以貸養貸,最後欠下本息最高達到上百萬的貸款金額。
  他們有的28歲沒有買房買車但負債45萬;有的家境優渥但因不正確的消費觀把積蓄揮霍一空,透支信用卡;有的借了27份貸款以貸養貸……還有人分享道,「花唄是這兩年才開始接觸的,和大部分人不一樣,我的負債開端不是分期買手機買什麼,而是用作了生活費。」大學實習那年,她第一次開通了花唄,像是打開了潘朵拉魔盒,開始了無節制的消費。
  在如今「消費主義」的盛行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陷入網貸的泥淖之中,在「負債者聯盟」小組的討論中,「網貸」同樣是一個高頻出現的詞語。
  創業失敗、消費欲望過旺導致債台髙築之時,網貸成了很多人的救命稻草,有人更是因此陷入不合規網貸的套路陷阱之中。
  據融360調查,貸款人群中,中國的「90後」占比最高,達49.31%,在亞洲同齡人中排第一,這意味著在使用消費貸款的人群中近半數都是「90後」,此外「90後」消費貸款中「以貸養貸」的現象也比較普遍,而網貸產品的走紅更使得「校園貸」騙局時有發生。
  2020年7月27日,安徽淮南首例「校園貸」涉黑案進行一審宣判;
  7月30日,天津首例「校園貸」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公開宣判審結;
  8月6日,央視還曝光了「注銷校園貸」的新型詐騙……-
  這些案例中,犯罪分子無一不利用了「90後」「愛貸款、愛超前消費」的習慣。
  近年來,各類網貸平臺層出不窮,不少有貸款需求的年輕人被其手續簡單、門檻低的優點所吸引,紛紛選擇網貸來滿足自己消費、貸款的需求,最後卻導致欠債金額不斷增長,最後無奈成為年輕的「老賴」。
  如今,國家對網路小額貸款業務管理逐漸嚴格。2020年以來,網貸平臺的清退力度也在不斷加大,截至12月底,全國實際運營網貸機構已經由高峰時期約5000家壓降到目前的3家。
  信貸產品是一把雙刃劍,負債並不可怕,摧毀年輕人的從來不是「花唄」們,而是與自己的收入匹配不上的消費欲望。

(彭叮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