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已然「專制後退」 賴清德掌印難有改變

  【香港中通社1月15日電】民進黨主席補選15日進行投票,唯一參選人賴清德確認當選第17屆黨主席,將於18日正式就任。
  當天北台灣氣溫驟降,民進黨主席補選選情同樣「冷冰冰」。即使在高雄、台南等綠色大本營,投票率也不足15%,最終全台投票率僅為17%,賴清德仍然過關,成功當選。
  出現如此冰冷的選情,除去年關將至的因素,原因不外乎是民進黨黨員對這場等額選舉難以提起興趣。自現任黨主席蔡英文請辭後,賴清德接黨主席早已成為定論,沒有人出面挑戰,也沒有人提出疑慮,這場選舉或許在很多綠營支持者心中被定義為「走過場」。
  蔡英文2020年連任當局領導人成功後,民進黨藉著全面執政,已然將「民主進步」四字拋之腦後,用「專制倒退」取而代之。地方縣市長選舉提名由蔡英文一手掌控,黨內民主化為泡影,此次黨主席補選出現極低投票率,不過是綠營「民主缺席」的又一次重演。
  去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遭遇史上最慘敗績,反省、找戰犯、痛定思痛成為綠營關鍵詞。然而戰犯找來找去,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等掌權人卻從不真正檢討。
  敗選給綠營支持者帶來的憤怒總需要出口,曾示警「論文門一屍五命」的黨籍立委高嘉瑜反倒成了眾矢之的,同被當做戰犯的還有不避諱批評民進黨的市議員王世堅、前立委郭正亮等人。
  新黨主席賴清德即將上任,俗話稱「新官上任三把火」,但賴清德的火並不會燒向「專制倒退」。
  高嘉瑜被嗆聲的報告會,原本是賴清德的秀場,面對基層黨員民粹式的怒火,賴清德沒有出面緩和,反而稱「有用的事多做,沒用的話少說」,並強調民進黨不容忍「非事實的攻擊」。寥寥數語,賴清德已將自家立委批的一文不值,當晚親綠政論節目立即同步向高嘉瑜展開口誅筆伐。
  當前台南議長賄選案已有6人收押,賴清德不僅沒有提出任何措施,道歉的行為也被台媒評論為「充滿算計的表演」。
  「民主進步」成了空話,「專制倒退」成了寫照。賴清德這位「後蔡英文時代」的綠營共主,沒有展示出檢討的勇氣與改革的魄力,只有政治鬥爭的算計,民進黨換了主席,也只會繼續離民意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