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周受資,是TikTok的首席執行官。我是第三代新加坡人,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和哈佛商學院,是新加坡的一名退伍軍人。我也是一位丈夫和父親,目前與妻子和兩個孩子住在新加坡。」
這是40歲的周受資(Chew Shou Zi)在3月23日接受美國國會質詢時的開場白。他用這樣一段證明自己與中國毫無關係的介紹起頭,力圖向美國國會議員表示:中國公司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也就是抖音的海外版,不會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近年來,隨著TikTok在全球大獲成功,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對這款中國App的質疑也與日俱增。2023年以來,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法國等多個國家宣佈禁止政府工作人員使用TikTok。全球十多億用戶開始擔心,自己最終將無法再使用TikTok。
危急時刻,周受資走到了台前。此時距離他接任TikTok的CEO職位還不到兩年時間。雖然在科技行業和投資圈有著不錯的名聲,但公眾對他的個人形象和運營公司的方式知之甚少。甚至還有媒體報導稱,周受資在TikTok的話語權很有限,這款App的決策權仍把握在字節跳動的主要創始人手中。
但真正坐在美國國會議員面前的,只有周受資一個人。
哈佛畢業的新加坡老兵
周受資與中國的血緣關係並不明確,他通常只強調自己出生成長於新加坡。與傳言中的顯赫家庭背景有所不同,他的父親在建築行業工作,母親是一名會計。
為周受資推開精英世界大門的,是他在12歲時考上的新加坡華僑中學。這是當地一所擁有濃厚中文教學氛圍的百年名校,由華僑教育家陳嘉庚發起,也是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在英國本土之外最大的生源校之一。在這裡學習的經歷,讓周受資流利掌握了中英雙語,也為日後進入中國公司工作打下了基礎。
中學畢業後,周受資首先完成了新加坡男性必須履行的兩年兵役。退伍後,周受資開啟了自己長達18年的海外經歷。他於2003年至2006年就讀於倫敦大學學院經濟學專業,畢業後進入高盛參與投資銀行業務;工作2年後,他考入哈佛大學MBA專案——本科畢業先工作2-5年,然後去名校讀MBA,這是優秀商科學生最經典的職業發展道路。
周受資的妻子高偉晏(Vivian Kao)也是如此。她是中國臺灣裔美國人,出生於距離美國國會幾英里遠的維吉尼亞州,本科畢業於美國頂尖文理學院威爾斯利學院,與周受資是2008級的哈佛MBA同學。目前高偉晏是一家族管理投資公司的CEO,也是中國香港新鴻基集團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和母校威爾斯利的校董。
這對同學夫妻熟識起來,是在進入哈佛一學年後,兩人都在加州進行暑期實習的時候。巧合的是,當時周受資正在還屬於明星創業公司的Facebook實習——他自然不會預料到,自己將擔任CEO的企業在2009年還沒有誕生,但日後它會成為Facebook在全球最大的競爭對手。
不過,也許正是在Facebook的經歷,讓周受資對接下來10年科技公司的發展充滿信心。
「小米第二帥」
2010年從哈佛畢業後,周受資進入投資機構DST工作。這家總部位於莫斯科的風險投資公司,在《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活躍投資機構百強榜》排名第8位。
在DST只有寥寥數語的官方網站上,它標榜自己專注於對互聯網公司的投資。在中國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的2010年代初,能說流利普通話的周受資,自然成為DST在中國的打頭陣者。
據《紐約時報》透露,周受資帶領DST完成了投資回報巨大的幾筆中國互聯網交易,比如對京東、阿里巴巴和滴滴的投資。而DST對周受資最重要的回饋,是借投資的機會幫助他結識了雷軍和張一鳴。
知情人士透露,當時為了接觸到雷軍,周受資先是通過自己的關係網,認識了幾位元被雷軍投資過的創始人,再通過這些創始人的引薦,最終在2011年3月成功見到了雷軍。同年,DST完成了對小米的5億美元投資。
2013年,DST的掌門人,俄羅斯億萬富翁尤里.米爾納又讓周受資去見一位冉冉升起的新聞聚合類應用的負責人也就是創辦今日頭條的張一鳴。隨後,與米爾納有聯繫的一個投資機構牽頭為字節跳動融資1000萬美元。
經過5年風投行業的磨練,周受資決定到真正的科技行業內部大顯身手。2015年,周受資空降尚未上市的小米,年僅32歲就開始擔任首席財務官。後來他又接任小米國際部總裁,也是小米在2018年成功上市的關鍵人物。
曾與周受資在小米共事的谷歌前高管雨果.巴拉說:「周受資在美國和中國的語言和文化氛圍中成長。他比我在中國商界遇到的所有人,都更適合在一家希望成為全球巨頭的中國公司,成為絕佳的兼顧海內外市場的高管。」
憑藉幹練清爽的容貌和溫文儒雅的氣質,周受資在小米內部頗具人氣。當時有人戲稱,80後高管周受資是「小米第二帥」——僅次於1969年底出生的老闆雷軍。
上市後的小米一躍成為國際化最成功的中國科技公司之一。興入業務成熟期的企業,或許不再像創業公司那樣,擁有無數令人興奮的業務挑戰。這可能促成了周受資在2021年離開小米的決定。同時,他也在考慮從小米所在的北京回到祖國新加坡生活。
據他身邊人透露,他在辦公室的顯著位置擺放了自己家人的合影,手機屏保也是家人的照片。當別人拍美食是為了分享和炫耀時,周受資會把照片發給家人,表示下回會帶他們來吃。
周受資的離開自然讓雷軍有些難過。2021年3月,他在微博上表示,對這位「一起奮鬥了6年的兄弟」感到十分不舍,但依然祝福周受資「人生無限精彩,永遠有一往無前的勇氣,還有生生不息的未來」。
周受資的下一站,就是他的老相識——字節跳動。
希望明年能賺錢
頂著「小米上市功臣」的身份加入字節跳動擔任CFO時,所有人都以為,周受資會帶領這家中國科技巨頭走上謠傳已久的上市之路。但截至發稿,字節跳動也沒有開啟IP0流程。
事實上,上任一個月後,周受資就加盟TikTok擔任CEO。儘管這是有史以來在海外最成功的中國App,但周受資要面對的是非常棘手的局面。
時鐘撥回到2020年6月。當時TikTok新任命了一位CEO凱文.梅耶爾,他曾任迪士尼流媒體業務主管。外界以為,這位白人高管在美國業界的廣泛人脈會為TikTok的攻城掠地打下基礎,同時也會和美國政商界保持良好的關係。
然而僅僅2個月後,美國特朗普政府對TikTok發動連環襲擊,一度計畫逼迫TikTok賣身美國公司,作為繼續在美國正常運營的條件。不知是梅耶爾對TikTok遭遇的政治風險感到失望,還是字節跳動認為梅耶爾應對危機不力,總之這段外界寄予厚望的雇傭關係不到3個月就草草結束——梅耶爾在2020年8月底宣佈辭職。
2021年4月,周受資臨危受命,開始坐陣新加坡指揮TikTok的運營。為了和其他地區的員工建立友誼,他在美國加州與TikTok管理層吃晚飯時,甚至半開玩笑地表示,應該買下這家餐廳讓它晩點關門,以便周受資繼續和TikTok高管交流。
但也有人表示,TikTok的主要決策權把握在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現任CEO梁汝波、字節跳動戰略主管趙鵬遠以及TikTok產品研發負責人朱文佳手中。
在2021年底的一次會議上,一名TikTok員工問周受資,如何展望該應用百年之後的前景。「我只希望明年能賺錢。」周受資當時這樣說道。
如今,面對全球多國對TikTok資料安全的關注,CEO到了必須挺身而出的時候。按BBC的說法,在最近幾個月裡,周受資似乎突然展開了某種魅力攻勢。
舌戰國會的孤勇者
2022年2月,姍姍來退的周受資終於開設了自己的TikTok帳號@shou.time——相對來說,他現在內容已經清空的微博帳號開設於2011年。
一年來,周受資頻繁地在TikTok上展示自己的私人生活,比如去看超級碗和NBA的比賽。他也開始在採訪中透露,自己是高爾夫愛好者,是喜劇演員凱文.哈特的粉絲。可他不允許自己未滿10歲的孩子使用TikTok,因為他們還「太小」。
在美國國會質詢前夕,周受資直接向1.5億TikTok美國用戶呼籲保護這個平臺,同時請求用戶告訴他,他到底應該對美國國會說什麼。這段視頻獲得了超過50萬個贊。
正如所有人預期的那樣,3月230聽證會當日,周受資遭受了美國國會議員的百般刁難。他們一次又一次地要求周受資回答「是」或「否」。當周受資試圖詳細說明原因時,國會議員仍要求他回答「是或不是」來打斷他的話,有時也不給他回應的時間。這是一種常見的質詢技巧,可以給外界留下證人回避事實的印象。
按照事前的準備,周受資強調,字節跳動不受中國政府管理或控制,並且TikTok將實施一項名為「德克薩斯專案」的新資料存儲計畫。他用自己聲調好聽,還殘存一些倫敦口音的流利英語表示:「美國的使用者資料會由一家美國公司存儲在美國土地上,由美國人員監督。」
但國會議員還是抨擊稱,該計畫只涉及未來將如何處理美國使用者的資料,無法證明TikTok會如何利用已經收集的上億使用者資料。
面對層出不窮的奇怪問題,例如「TikTok是否連接家庭WiFi」這樣不知所云的質問,周受資全場保持著冷靜克制的回應。然而也有媒體指出,周受資有時顯得過於禮貌。當被打斷時,他會畢恭畢敬地讓步。如果再自信一點,他本可以加強自己的論述邏輯,避免被帶入精心設置的陷阱。
華爾街投資者對周受資在國會的表現抱有負面觀感,稱其為TikTok的「災難時刻」。彭博資訊高級訴訟和政府分析師Matthew Schettenhem表示:「我認為他沒有交到任何新朋友,也沒有改變任何想法。」
客觀來說,周受資表現尚可,沒有被抓到重大漏洞。畢竟只有像美國新冠疫情防控的領導者安東尼.福奇這樣的專家,才有望在國會聽證後贏得肯定。周受資曾經的老闆,現在的同行扎克伯格在接受國會質詢後,社交媒體上討論最多的是為什麼扎克伯格越長越像個機器人。
網友們對周受資的看法更是和投資者大相徑庭。除了不少中國網友把周受資視為「華裔孤膽英雄」之外,美國TikTok用戶們也表露出對周受資的憐愛。他們嘲笑自己的立法者對TikTok的本質不夠瞭解,不去解決美國的高通脹問題,只會欺負這位遠道而來的帥氣外國人。
「不管結果如何,感謝你為世界創造了這樣一個平臺。你讓我們相互產生的聯繫不會被忘記。」在周受資最新的TikTok視頻下,一條有1000多個贊的評論寫道。「我替美國國會向你道歉。你太棒了。」另一段視頻下有800多個贊的評論寫道。
而在聽證會的YouTube視頻下方,還有一條評論毫不留情地指出:「看這樣一場聽證會對我孩子智商的損害,遠勝於刷TikTok視頻。」
(田思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