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0日,星競威武宣佈,正式完成對瑞典知名電競俱樂部NIP的並購。這是迄今為止全球電子競技行業規模最大的跨國並購。年僅28歲的何猷君,為中國電競猛進史樹立了又一個里程碑,也讓星競威武躍遷為國際化數字體育集團。
「電競的經營,就像是乘著增長的波浪往前走,這個波浪是人數極為龐大的電競愛好者,一定能夠孵化出更優秀的商業模式。對電競俱樂部的經營者來說,真正考驗就是能不能維持公司的健康發展,並在波浪中找到那些機遇。」何猷君說。
不服輸、不言棄,是電子競技最迷人的力量,也是何猷君的激情、偏執與堅守。他正在父輩的成績之外,走上獨立的創業之路,定義自己的人生,打開電子競技更多的想像力。
28歲,何猷君的「閱兵禮」
「我的電競故事,其實是一個很純真的創業故事。」何猷君擁有一份亮眼的履歷:在英國讀中學,大學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曾在美國數家頂級投行實習,最終放下數個光鮮的工作機會,在自己21歲那年回到國內,投身創業熱潮。
在此之前,母親也曾叫他回到身邊,幫助打理家族生意。而何猷君告訴她:「如果我28歲時創業還不成功,就回去幫你。」
今年,正好是七年之約定下的時間點,也到了階段性總結的時刻:他擔任合夥人的遊戲研發公司創夢天地已於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何猷君完成了「敲鐘夢」;他一手創辦的星競威武集團已成為國內極富影響力的數字體育集團,成為全國第一家且唯一一家擁有雙主場的電竟公司,並已完成電競史上最大規模的海外並購。
「如果能重新選擇,我可能會再多給自己幾年。」何猷君把28歲定為「閱兵」的節點,並不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他的創業偶像扎克伯格就是在28歲那年,將Facebook送上市,成就了社交帝國。這個故事不斷衝擊何猷君,讓「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取得國際級影響力」,成為他衡量創業項目成功與否的最重要維度。
畢業後,何猷君迎來那個躲不開的終極命題:我是誰?我要怎麼活?上進心極強的他,不會躺在父母的成功故事中。他必須突破自我,擴大邊界,直面壓力和不確定性。對他來說,證明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紮進自己熱愛的領域,開拓自己的疆域。
回內地創業,成了最吸引他的目標。一方面,他看到了中國經濟騰飛過程中巨大的市場和機會,另一方面,他希望自己能獨立創業,「和家族產業拉開距離,用來自市場的錢發展壯大」。於是,他在深圳註冊了第一家公司,以成色十足的「創二代」身份,踏上征程。
入局電競圈
何猷君是個十足的體育迷,一直夢想著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足球隊或籃球隊。在美國,各體育項目會把聯賽席位數量固定下來,席位便成了一項稀缺資源。
他回國後,突然留意到LPL(英雄聯盟職業聯賽)運營方騰訊要給國內增設一個競賽席位,從15隊變成16隊。創業者的敏感馬上讓他意識到,和傳統體育賽事一樣,數字體育產業的席位也十分珍貴。
LPL是全球最具價值的電競聯賽之一。有了席位,他就能筆直而精准地切入這個行業,有了長足發展的依靠。環視四周,何猷君看到的是巨頭林立的競技場,他們也緊緊盯著這次放開的席位。回國不久的何猷君創辦的「V5電子競技俱樂部」規模很小,他沒有一絲優勢,甚至還沒有一個投標的主體公司。
面對挑戰,何猷君卻很興奮:「只有在競爭特別激烈的市場,贏才會有成就感,這麼多巨頭紮堆,也印證了這個賽道的成色和價值。」
競標當天,他搬出了讓聯盟無法拒絕的條件。當時,英雄聯盟賽事正朝著地域化方向發展,即讓俱樂部與自己所在的城市深度綁定,擁有自己的主場,成為這座城市的符號之一。敏銳感知到這個趨勢後,何猷君馬上接洽深圳廣電,發起合作邀約。何猷君的V5戰隊可以借此觸達更多資源,深圳廣電也可以借戰隊的影響力,推進「國際電競之都」建設,互利共贏。
就這樣,何猷君帶領V5電競俱樂部贏得2018年LPL唯一一個開放的席位,正式宣告進軍《英雄聯盟》項目並創建分部。
這是何猷君和戰隊的里程碑時刻,它意味著初入電競產業的他,憑藉一腔孤勇和前瞻性的產業思維,在這個巨頭林立、強手如雲的行業贏得了席位,坐上了牌桌。
觸摸電競產業天花板
2022年12月30日,武漢eStarPro擊敗佛山DRG.GK,獲得了2022年王者榮耀世界冠軍杯KIC總決賽冠軍,這是何猷君並購eStar後拿到的第五個冠軍。作為俱樂部的老闆,何猷君的人形立牌出現在了決賽會場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館。
eStar是一家成立於2016年的老牌電竟俱樂部,旗下擁有王者榮耀、穿越火線、使命召喚等多個遊戲聯賽的參賽席位。2020年12月18日,武漢eStar電子競技俱樂部宣佈和深圳V5電子競技俱樂部達成合併,成立星競威武,總部落戶武漢東湖高新區。
星競威武成立1年後的耶誕節,武漢eStarPro戰隊拿下2021年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秋季賽冠軍,成了何猷君在電競行業擔任CEO後的第一個冠軍。同時,V5戰隊也在2022年LPL春季賽中取得常規賽第一,實現從墊底到榜首的逆襲。
何猷君記得一個細節,在2018年資本投資俱樂部的高峰時期,他從很多投資人處獲得的回饋是,傳統電競俱樂部在融資時往往傾向於告訴投資人戰隊的戰績如何、賽季表現的預期如何,「投資人當然也會想知道這些資訊,但他們更想知道的是作為一家公司,你未來的增長點是什麼?你還能在哪些業務上獲得收入?」
這些投資人關心的問題,還需要時間給出答案。儘管擁有超過4億電競用戶,但電競俱樂部本身的盈利卻頗具挑戰。在何猷君看來,擁有如此規模的使用者群體,電競俱樂部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市場空間。
「電競的用戶群已經趕上了籃球、足球這樣的大類運動,但電競俱樂部的估值和傳統體育俱樂部的估值相差很遠,在目前的商業模式上,依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何猷君說。
2023年,電競市場即將迎來兩場重要賽事:杭州亞運會以及在新加坡舉辦的首個奧林匹克電子競技周。在何猷君看來,這兩場重要賽事對電子競技本身和數位體育產業將會有很大的助推作用,數字體育仍然是一個具有較大增長空間的賽道。
「希望電競產業不用太久就可以先達到他的第一個天花板,在商業上能夠真正比肩甚至超越傳統體育產業。」何猷君說。
(久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