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週,澳門特區可說是「雙喜臨門」。一方面,內地與澳門合作研製首顆科學衛星「澳門科學一號」於本月二十一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二十三日給參與「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研製的澳門科技大學師生代表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並指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澳門高校、澳門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習近平主席的這封回信,不單止是對澳門科技大學師生的祝賀與肯定,更是對全體澳門居民的關懷和期許,充分體現習主席對澳門的關心厚愛,對廣大澳門居民是巨大的鼓舞和激勵,為澳門實現更好發展提供根本遵循和指引。另一方面,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蒞臨澳門特區進行四天考察調研,並轉達習近平主席對全體澳門同胞的親切關懷。夏寶龍的考察和交流活動超過三十場,範圍廣泛、行程緊密,與澳門各界人士會面座談,並深入到澳門不同地區考察調研,還對澳門特區作出「六個展現更大作為」的指示,寄語廣大澳門同胞共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
這兩件喜事,在同一時間發生,這凸顯了習近平主席和中央對澳門特區的厚愛和關懷,也讓澳門特區政府和官民有「喜不勝收」、「目不暇給」之感。當然,這對向來極為重視中央精神,對習近平主席及中央指示「傳達不過夜」的澳門特區政府和澳門中聯辦的操辦能力,也是一個重大考驗。而在經歷了系列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理論學習及實踐歷練之後,展現出較高的協調統籌能力,在精密安排及陪同夏寶龍的頻密參訪考察調研活動的同時,也緊密部署籌備傳達學習習近平主席重要回信的工作。實際上,在上週五下午行政長官賀一誠和中聯辦主任鄭新聰到澳門國際機場為夏寶龍返京送行之後,賀一誠隨即在政府總部會見傳媒,總結夏寶龍考察澳門行程,並回答記者們的問題。隨後,賀一誠又與鄭新聰一道,在澳門科學館主持「澳門各界傳達學習習近平主席重要回信精神座談會」,並分別發表學習心得及對澳門社會各界的期望。正是一項活動緊接著一項活動,實現了「無縫銜接」。
與以往傳達學習習近平主席重要指示及全國「兩會」精神的會議是在中聯辦大樓的多功能大廳進行不同,這次「澳門各界傳達學習習近平主席重要回信精神座談會」是在澳門科學館的會議廳進行,似乎是具有特別的意義。其一,是契合習近平主席重要回信的內容,是對內地與澳門合作研製首顆科學衛星「澳門科學一號」成功發射,參與「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研製的澳門科技大學師生代表的報喜信的回信,涉及到高端科技,並在回信中充分肯定近年來澳門深化與內地在航太等領域的科技合作,取得可喜成果,並勉勵澳門的科技工作者及高校師生,繼續傳承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為「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作出新的貢獻。因此,在澳門科學館舉行座談會,就更容易產生代入感,更能激發人們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向科學進軍」號召的雄心壯志。
其二、習近平主席的重要回信,是對參與「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研製的澳門科技大學師生代表的報喜信的回覆,實際上回信的抬頭也是「澳門科技大學的師生們」,而且在回信中表示,「從字裡行間,我感受到了你們投身國家科技事業和航天強國建設的熱情與擔當。欣聞你們參與研製的『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發射成功,謹向大家致以熱烈的祝賀!」科技大學的學生,是青年人,是祖國和澳門特區科技事業的「接班人」。而澳門科學館的籌建宗旨及建成後的服務對象,就是青少年。實際上,澳門剛回歸時,二零零一年十一月二十日,首任行政長官何厚鏵發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二零零二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提出要培養澳門青少年對科學的認識,「讓廣大青少年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開拓視野,領略科學奧秘」,以推廣及冀望提高澳門居民對科普的參與度。因此,當局有意在澳門興建一座以教育為宗旨並設有科技展覽為構想的科學館,並成立了「澳門青少年科技館可行性研究小組,進行籌備工作。澳門科學館落成並啟用後,以提升澳門青少年科學素質的宗旨,不斷推動科普教育。為了讓青少年能夠更投入於科學教育之中,科學館不斷豐富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素,與時俱進,而且各項活動也是以青少年為主要服務對象,並成為二零二一至二零二五年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及中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之一,為青少年科普教育、推動高新科技及科學傳播作出貢獻。因此,在澳門科學館舉行座談會,也是對培養澳門青少年科技人才,激發澳門青少年對學習科技專業知識的興趣,造就一大批「又愛(國、澳)又專」的科技人才,吹響了「進軍號」。
實際上,賀一誠在講話就提出,要加快制訂《人才引進法律制度》的配套舉措,壯大澳門高校教學科研人才隊伍,努力建設澳門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創新人才高地。而鄭新聰在提出的三點希望中,第一點就是要做好教育青年工作,確保「愛國者治澳」後繼有人。希望特區政府和澳門各類學校繼續堅持「教育興澳」,樹牢正確的辦學和育人導向,打造高標準教育體系,厚植青少年學生家國情懷,幫助他們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成長為德才兼備的治澳建澳人才。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按照二十大報告關於做好青年的「知心人、熱心人、引路人」的要求,繼續搭建平台、完善政策、積極引導,幫助青年融入國家發展,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學業、就業、創業問題,支持他們成長、成才、成功。第三點也提到,要培養更多堪當重任的愛國愛澳人才,更好地服務澳門發展和強國建設。以《人才引進法律制度》生效實施為契機,完善吸引和集聚境內外高端人才的政策措施,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帶動更多優秀人才參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聚焦促進「1+4」多元產業發展,培養和集聚多元產業發展急需人才,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盡早取得實質性進展,不斷開創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新局面。
在過去的較長時間內,澳門的高中畢業生在升大時的專業取向考慮,多是便於就業的工商管理、公共行政、法律等文科大類;在習近平主席重要回信的鼓舞及引導下,可能會有部分人思考理工大類尤其是諸如航天科技等的高端科技專業。這有助於澳門特區的「又愛又專」人才建設,及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中「科技含金量」的提升。
華澳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