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顧全大局確定出席「全代會」

  有如「旱天雷」,就在有政媒兩界紛傳韓國瑜將會以「全家出國旅遊」籍口避開出席國民黨「全代會」,間接表態「不支持侯友宜」,因而引發對國民黨「二零二四」前景更為暗淡的憂慮之際,韓國瑜辦公室昨日發布新聞稿表示,韓國瑜將會出席「全代會」,和國民黨提名的「總統」和「立委」參選人,並肩坐在一起下架民進黨,捍衛「中華民國」。再加上韓國瑜已經透過臉書表態,將不會出席某些「韓粉」在國民黨「全代會」當天舉行的旨在要求國民黨派出韓國瑜參選「二零二四」的「庶民起義」活動,這讓國民黨人及其支持者鬆了一口氣,並認為這將是國民黨能夠結束內亂,團結一致,從而促使侯友宜的選情從谷底反彈,「甘蔗倒吃節節甜」的開始,並間接剎住郭台銘暗中煽動「換侯」或自行獨立參選的歪風。
  侯友宜在獲得國民黨徵召後民調不振,除了是其本人「不爭氣」,及郭台銘「不服氣」等的原因之外,「韓粉」的「不忍氣」有關。雖然在國民黨整個「二零二四」的徵召作業中,韓國瑜始終沒有表態要參與,而國民黨中央也因而沒有將其列入內部民調,但不少「韓粉」卻仍然希望國民黨中央能夠再次提名韓國瑜參選「二零二四」。尤其是在侯友宜的民調跌至谷底之時,國民黨「不分區立委」鄭麗文還正式打響「侯下韓上」的第一槍,與以個別國民黨中常委及中南部個別縣議會議長為首的地方派系勢力發動的「侯下郭上」攻勢,交織形成強大的「換侯」浪潮。
  在此,韓國瑜個人的態度就很重要。本來,他一方面在「二零二零」大選中慘敗,及遭罷免高雄市長後,一直處於「刮骨療傷」狀態,無心捲土重來參加「二零二四」大選,並曾經表態支持國民黨推出的參選人;另一方面,他對侯友宜個人表現懷有一定的「不爽」心態,包括四年前在侯友宜的「地頭」——新北市政府所在的板橋區的體育館舉行為韓國瑜參選造勢的國民黨「全代會」時,作為「地主」的侯友宜卻竟然迴避出席;也包括侯友宜拒絕依慣例擔任韓國瑜在新北市的競選總部的主委。因此,韓國瑜雖然沒有與侯友宜「撕破臉」,但畢竟也是「相敬如冰」。這就讓部分「韓粉」滋生應當由韓國瑜「取而代之」的念頭,在侯友宜的民調接近「換柱」民調的「臨界點」時,發起以「侯下韓上」為主旨的「換侯」攻勢。除了是鄭麗文「開第一槍」之外,部分「韓粉」決定在國民黨召開「全代會」的七月二十三日當天,舉行「庶民起義」的活動,呼籲國民黨恢復民調機制,該由可能民調較高的韓國瑜代表國民黨參加「二零二四」大選,以團結之力挑戰執政的民進黨。
  但似乎是韓國瑜並不像郭台銘那樣執著要參選「二零二四」,更沒有想到要以自己來「換侯」,他只是對侯友宜個人有怨氣而已。而且,作為忠心耿耿的國民黨員,也懂得以大局為重,因而在某種場合,仍然表達對國民黨徵召侯友宜的尊重和支持,配合上演「侯韓和」的劇本,包括在黃復興黨部的聚會上,與侯友宜「同桌」,但卻也因為「期望值」過高而被演砸為「侯有移」。
  而韓國瑜是否真正的顧全大局,將黨的利益置於個人恩怨之上,最為關鍵的就是是否拒絕出席七月二十三日為侯友宜參選「二零二四」造勢的國民黨「全代會」,「風水輪流轉」地重演四年前侯友宜拒絕出席為其參選「二零二零」造勢的一幕。而在臨近「七二三」之時,坊間就傳出,韓國瑜將會在此期間攜同全家出國旅遊。倘果如此,對於侯友宜已經低迷的選情,將會再「踏上一腳」,並讓「換侯」逆潮更為兇猛,郭台銘也將會鬧得更歡。
  有一個說法,韓國瑜避席「全代會」,是擔心自己在「全代會」現身後,在加上與此同時,「韓粉」在會場外進行「庶民起義」活動,將會激發「挺韓」黨代表即時連署「侯下韓上」臨時提案。在一定角度上,這個擔心不無道理。何況,韓國瑜只是國民黨中評委,就此職務而言,也並非非出席「全代會」不可。
  應當說,韓國瑜還是顧全大局的。在得悉有「韓粉」發起「庶民起義」活動後,他立即臉書「限時動態」中作出回應,表示當天確定無法出席,並感謝所有支持者的熱情支持。同時,他提醒參加活動的朋友要務必注意理性訴求並確保安全返家。在韓國瑜「不在場」的情況下,「庶民起義」可能會流產。
  而韓國瑜辦公室昨日正式確認,韓國瑜會出席「全代會」,和國民黨提名的「總統」和「立委」參選人,並肩坐在一起下架民進黨,就更是韓國瑜顧全大局的最高體現了。他為了國民黨「政黨輪替」的利益,為了全民「下架民進黨」的共同利益,可以拋開個人恩怨,團結一致向前看。
  但也要有一個「澄清」此前自己將會不出席「全代會」傳說的理由。韓國瑜的近身人士昨日說,韓國瑜全家出國旅遊,是在國民黨確定召開「全代會」日期之外決定的。現在既然國民黨確定召開「全代會」的日期與韓國瑜全家出外旅遊的日期衝突,那就必須是以「小家」服從「大家」了。
  韓國瑜確定出席「全代會」並為侯友宜參選「二零二四」造勢,這固然是其顧全大局的體現,但也不排除,與近日政局和選情走勢密切相關。一方面,是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斬釘截鐵,將不會「換侯」,並祭出黨紀,「換侯」歪風已經被遏制了下來;另一方面,郭台銘的「行情」正在走低,在遭到柯文哲拒絕「併購」的同時,他個人的民調也一直是「叼陪末席」,亦即還低於侯友宜,喪失了「侯下郭上」的正當性,而且獨立參選更將是有悖其「輸不起」「愿賭不服輸」的性格。到最後,「下架民進黨」的強大主流民意,可能會促成「藍白合」,國民黨與民眾黨共推一組參選人。
  在此大勢之下,韓國瑜就更沒有理由為了個人恩怨,而在客觀上扮演「擋潮者」的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