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祖國統一,構建中華文明新內涵

  今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正確把握好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的關係,在推進祖國統一進程中,豐富和發展中華文明新形態的內涵,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之下的創新實踐
  (一)美國以「文明衝突論」為理論工具在國際上推行「去中國化」
  近年來,美國國內政治極化、經濟日漸衰落、社會趨向分裂,而中國綜合國力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國際地位穩步提升。美國將中國視為最主要戰略對手和最嚴峻的長期挑戰,竭力進行圍堵打壓,在國際上推行「去中國化」。隨著中美戰略競爭的加劇,「文明衝突論」再度成為美國內部反華勢力的理論工具。20世紀90年代,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在其著作《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出「文明衝突論」,認定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伊斯蘭文明之間勢必發生激烈的矛盾衝突。他主張冷戰後國際衝突的基本根源,已不再是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的差異,而是文化方面的差異,西方文明與伊斯蘭文明、中華文明之間最有可能發生「文明衝突」乃至戰爭。「文明衝突論」把文化差異的作用放大,認為文明差異是引發國際衝突的深層原因。
  目前,美國仍然是唯一的全球性霸權國家,主導著全球霸權秩序。美國將自身的物質權力和話語權力的優越感轉化為身份優越感,進而產生文明優越感,不尊重文明多元化或多樣性,強迫其他文明形態下的國家接受其價值理念。「文明衝突論」成為美國維護霸權主義,處置國際關係、中美關係的重要理論工具,從而使其在針對中美關係體現出排他衝突性、競爭對抗性、價值結盟性的思維。
  (二)國際社會尋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全球秩序重塑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國際權力結構和國際關係正發生巨大變化,國際秩序的不穩定性和動盪性增大。霸權國家與其他國家之間既在權力上存在落差,也在規則、規範、價值觀等方面的國際話語權上存在落差,現有國際秩序帶有嚴重的不平等性。這種不平等性與《聯合國憲章》所規定的主權國家平等原則不匹配。國際關係學者羅伯特•考克斯認為,「人類的未來有多重選擇,當不同的文明需要共存時,如何相互理解將成為維護世界秩序的首要問題」。國際社會要求體現各主權國家的平等性和正當的利益訴求,必須對當今的全球秩序進行重塑。
  (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實踐,需要啟動文化基因,重建精神家園,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提供了時代訴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正經曆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偉大實踐必將給文化創新創造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當前中國最大的社會變革就是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國式現代化進入新階段,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為之提供了強有力的文明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全方位的發展建設,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宏闊深遠的歷史縱深,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論是「根脈」還是「魂脈」都有別於西方文明,在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等方面彰顯出一種全新的不同於西方的現代化和人類文明新形態,代表著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意義並不只是中華民族在守正創新和艱苦鬥爭中取得勝利,增強中華民族復興的凝聚力,更在於中華民族為人類創造了文明新成果和新形態,帶給人類更大的福祉,從而對世界人民具有更大的文明感召力。
  推進祖國統一,豐富和發展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新內涵
  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多方面的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這些新的重大論斷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基礎,揭示了中華民族對統一的執著追求。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推進祖國統一的理念與實踐,正在不斷地豐富、創新和發展中華文明的新內涵。
  (一)矢志不渝追求祖國完全統一,豐富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的新內涵
  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之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之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之中國。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海峽兩岸深厚的歷史和文化聯系,就不可能理解中國共產黨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而進行的不懈奮鬥,更不可能理解中國共產黨始終把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作為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的堅定信念。
  大量的史書和文獻記載了中國人民早期開發臺灣的情景。臺灣自古屬於中國的歷史經緯清晰、法理事實清楚。西元230年,三國時期吳人沈瑩所著《臨海水土志》留下了關於臺灣最早的記述。宋元以後,中國歷代中央政府開始在澎湖、臺灣設治,實施行政管轄。
  臺灣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戰略重要性,一直為外國殖民者所覬覦。17世紀,葡萄牙、荷蘭、西班牙就曾先後入侵臺灣,荷蘭殖民者更是強佔長達38年。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入侵,中國陷入內憂外患、山河破碎的悲慘境地,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臺灣被日本侵佔長達半個世紀,更是中華民族近代屈辱的縮影。由於中國內戰延續和外部勢力干涉,海峽兩岸陷入長期政治對立的特殊狀態。
  儘管海峽兩岸尚未完全統一,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從未分割。兩岸同屬一個國家、臺灣是中國一部分,這一歷史事實和法理基礎從未改變。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發展進程中的主流價值觀深深融入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中華文化在臺灣地區也從未間斷,而且始終是其文化根基和主流。那些刻在中國人骨子裏的文化烙印,融入中國人血脈中的文化基因,同樣成為臺灣地區民眾日常生活中「日用而不知」的價值觀念,儘管兩岸關係曲折起伏,但兩岸同胞始終保持人文往來不停、文化交流不斷。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寶貴財富和精神紐帶。
  祖國統一的進程從源遠流長的歷史出發,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不斷夯實祖國和平統一的精神基礎,攜手鑄就中華文明新輝煌。
  (二)統一理論與實踐的不斷發展和創新,豐富中華文明「突出的創新性」的新內涵
  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不懼新挑戰、勇於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在中國共產黨推進祖國統一的進程中獲得充分展現。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堅持守正創新,不管遭遇多少幹擾阻撓,努力推進國家統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美國以臺灣為棋子實施「以臺制華」,解決臺灣問題面臨新的戰略環境。習近平總書記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握歷史大勢和時代變化,就對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豐富和發展國家統一理論和對臺方針政策,形成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
  黨的十九大進一步確立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的基本方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提出「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十九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系統宣示新時代推進祖國統一的重大政策主張,國家統一理論和統一思想不斷獲得豐富和完善。
  兩岸在政治交往方面,實現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首次會晤、直接對話溝通,樹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歷史性標杆;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基礎上,兩岸各界開展對話平等協商,共議統一邁出新步伐;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展現新作為,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落實同等待遇,出臺一系列惠及臺灣同胞的政策舉措,增進兩岸同胞親情福祉,越來越多臺灣同胞選擇到大陸發展,把智慧和力量匯入兩岸融合發展潮流,做民族復興的參與者和受益者,融入新發展格局、參與高質量發展。
  祖國統一的進程通過不斷創新發展,鑄牢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厚植祖國和平統一的物質文化精神基礎,推動祖國統一進程的基礎更雄厚、能力更強大,為中華文明發展凝聚磅礴偉力。
  (三)統一反「獨」的歷史基因凝聚血脈,豐富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的新內涵
  中華文明追求統一的歷史基因,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定了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
  「大一統」思想及「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結構,是中華文明重要的歷史基因。自秦漢以來,統治者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均把「大一統」作為自己的政治訴求。這種千年沿襲下來的「大一統」思想傳統是中國能夠長期保持國家統一和穩定的關鍵。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發展進程中,追求統一、反對分裂始終是全民族的主流價值觀,這一價值觀早已深深融入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孫中山先生曾言:「『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國家統一在民族復興戰略全局中居於重要地位。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臺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系於民族復興。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才能使兩岸同胞徹底擺脫內戰的陰霾,共創共用臺海永久和平;才能打掉外部勢力遏制中國的圖謀,避免臺灣再次被外國侵佔的危險,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台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是祖國統一的最大障礙,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嚴重隱患和威脅。面對複雜嚴峻的臺海形勢,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堅定支持島內愛國統一力量,不斷增強反分裂、反干涉的強大民意,堅決挫敗「台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幹涉,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推動兩岸關係沿著正確方向前行,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營造和平穩定的臺海環境。
  祖國統一的進程是中華民族的「大一統」歷史和文化所決定的,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和勢所決定的。廣大臺灣同胞都是中華民族一分子,民族復興、國家強盛、文明繁榮,兩岸中國人才能過上富足美好的生活。
  (四)「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統一的最佳方式,豐富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的新內涵
  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化干戈為玉帛等理念在中華文明中世代相傳,和合文化提倡在尊重多元的基礎上求和諧,在承認差異的基礎上求和合,是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的體現。中華文明從來不用單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彙聚成共同文化,化解衝突,凝聚共識。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是我們黨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一國兩制」是統一思想的偉大創舉,體現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國智慧,既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又有利於統一後臺灣長治久安,對維護臺灣同胞利益福祉最有利。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基礎上,推進同台灣各黨派、各界別、各階層人士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把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轉化為面向廣大臺灣民眾的人民民主實踐,讓更多臺灣同胞瞭解和把握中國共產黨對臺方針政策,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實踐探索中不斷開闢「一國兩制」新境界,為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提供更為完善的制度保障。
  實現兩岸和平統一,必須面對大陸和臺灣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不同這一基本問題。制度不同,不是統一的障礙,更不是分裂的藉口。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可以就解決兩岸政治分歧問題開展對話溝通,廣泛交換意見。探索「兩制」臺灣方案,進一步明確高質量統一的內涵和形式。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統一後,臺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臺灣同胞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
  祖國統一的進程不僅是推動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推動高質量統一,有利於統一後臺灣長治久安,有利於維護臺灣同胞利益福祉。兩岸同胞共同致力實現和平統一的具體實踐,必將構建中華文明的統一新形態。
  (五)和平統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整體利益,豐富中華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的新內涵
  和平、和睦、和諧是中華文明五千多年來一直傳承的理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整體利益,最有利於中國的長期穩定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解決臺灣問題的第一選擇。
  從根本上說,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我們要保持自身發展勢頭,堅持在祖國大陸發展進步基礎上解決臺灣問題。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辦好自己的事情,持續增強對臺影響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為推進統一大業奠定更為雄厚的基礎。
  臺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天親,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我們願意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因為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對兩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釆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臺灣同胞。廣大臺灣同胞不分黨派、不分宗教、不分階層、不分軍民、不分地域,都要認清「臺獨」只會給臺灣帶來深重禍害,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共同追求和平統一的光明前景。我們願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台獨」是歷史逆流,和平需要兩岸同胞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共謀、共護,才能共用,
  祖國統一的進程是我們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進程,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徵和必然選擇。要把推進祖國統一放到整個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去考量,讓推進祖國統一進程融入整個中華文明發展的大脈胳,豐富和塑造新時代中華現代文明。
  在構建中國式現代化文明新形態進程中推進祖國統一
  中華文明的現代化建構,不僅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實踐,也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明基礎。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產生了強磁吸引力,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以價值聯盟的方式聯合對中國進行戰略遏制,對廣布於全球的海內外中華兒女結成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所傳承的中華文明心懷懼意,在具體政策上越來越傾向於對中華民族進行整體打壓、分化分裂,越來越頻繁地在新疆、香港、臺灣問題上離間和分化中華民族共同體。
  美國一些勢力把臺灣當作遏制中國發展進步、阻礙和平統一、阻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棋子,慫恿「台獨」分裂勢力製造兩岸關係緊張動盪,為「台獨」分裂勢力撐腰打氣,加劇兩岸對抗和臺海形勢緊張。對此,我們要認清外部勢力干涉是推進統一進程的突出障礙。
  在推進祖國統一的進程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樹牢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兩岸共同體理念。在處理兩岸關係時,正確把握好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的關係,把握曆史大勢,掌握歷史主動,為推進統一大業注入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在構建中國式現代化文明新形態進程中推進祖國統一,以統一思想的理論創新與實踐,豐富中華文明的新內涵,構建中國現代文明新形態。
  (曾曉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