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向七位人士 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本報訊】澳門科技大學將向7位傑出人士頒授2024年榮譽博士學位,以表揚其對創新科技、社會可持續發展、科研與教育發展、促進人類健康和醫藥事業等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他們分別是(按姓氏英文字母排序):何大一、大衛·朱維特(David C. Jewitt)、麥可·卡琳(Michael Karin)、梁振英、劉兆漢、仝小林、張濤。頒授典禮將於2024年3月大學24周年校慶期間舉行。
  何大一
  國際知名愛滋病專家何大一博士是世界聞名微生物研究院,艾倫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首任科學研究主任、美國哥倫比亞醫學院胡應洲教授。何大一博士獲得加州理工學院的學士學位及哈佛大學醫學博士。
  何大一博士在愛滋病研究領域的最前沿工作了40年,何大一博士的卓越研究成果揭示了愛滋病毒在體內複製的動態生物學,使人們對愛滋病毒的理解達到了一個質的飛躍。這項獨特見解奠定了何大一博士在愛滋病抗逆轉病毒聯合用藥治療的世界領先地位,愛滋病從必死的疾病轉化為可用藥物控制的疾病,至今全世界2500萬愛滋病患者受益於抗逆轉病毒合併用藥治療。自COVID-19大流行開始後,何博士的研究重心轉向抗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和抗體研發工作。
  何大一博士以他卓越的科學貢獻獲得了許多榮譽勳章和獎項,他是14所大學的榮譽博士。何大一博士是1996年時代雜誌年度的風雲人物,他也榮獲2001年美國總統勳章獎。何大一博士獲選入加洲名人堂,獲頒泰國皇室瑪希隆王子醫學獎,榮獲加州理工學院傑出校友獎。他是加州理工學院董事會會員和哈佛大學監事會會員。何大一博士是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大衛·朱維特(David C. Jewitt)
  大衛·朱維特(David C. Jewitt),英美籍天文學家,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地球、行星和空間科學系的傑出教授,行星與系外行星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太陽系小天體的著名專家。1979年獲得倫敦大學天文學學士學位,1980年和1983年獲得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Caltech)行星科學和天文學的碩士和博士學位。之後,他於1983年至1988年在麻省理工學院(MIT)任助理教授,1988年至1993年在夏威夷大學任副教授,1993年成為教授,2009年加入UCLA。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的院士和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會士。他最著名的成就是與他的前學生劉麗姮一起發現了(15760)阿爾比恩天體,這是除了冥王星和它的最大衛星冥衛一之外,第一顆被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2012年,他和劉麗姮因發現海王星以外天體及描述其特性,對研究太陽系最初之形成及追尋短週期彗星來源提供寳貴資料,而獲得了邵逸夫獎和科維理獎。他還是挪威科學與文學院的外籍院士。迄今為止,他已經發表了超過200篇重要學術論文。
  麥可·卡琳(Michael Karin)
  麥可·卡琳(Michael Karin)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對生物學和醫學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麥可·卡琳1975年獲特拉維夫大學生物學學士學位,隨後於1979年獲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自1986年以來,他一直擔任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院藥理學和病理學傑出教授。麥可·卡琳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醫學院院士,也是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和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的當選成員。這凸顯了他在科學界獲得的巨大尊重和認可。
  麥可·卡琳對該領域的影響通過他撰寫的300多篇論文得以體現,其中100多篇發表在Nature、Science和Cell等頂級期刊上。他的研究的重要性得到了超過300,000次引用和275個h指數的證明。麥可·卡琳的研究核心是探索炎症、癌症和代謝性疾病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他的工作揭示了關鍵的信號轉導途徑,闡明了這些健康問題的分子機制。他的研究為癌症預防、治療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療做出了重要貢獻。
  梁振英
  梁振英畢業於香港理工學院及英國布里斯托理工學院,並獲中外四所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自七十年代末,梁振英即參與中國內地土地使用及住房制度改革,並於1988年國家修改憲法後義務協助上海及其他內地城市批租出地。1984年至1997年間,梁振英參與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工作的全過程。1997年至2011年期間任行政會議成員,並於1999年至2011年間任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
  2012年三月,梁振英當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2017年三月,獲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同年九月,他創辦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香港中心及大灣區香港中心並任主席。2018年,繼而創辦「共享基金會」並擔任主席。
  在教育領域,梁振英於2022年牽頭創辦「廣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學校」並擔任校董會主席。
  劉兆漢
  劉兆漢是太陽地球物理學和遙感研究學術領域的先驅者,他是台灣太空計劃的創始人之一,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台灣中央大學校長、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系統校長、台灣中央研究院副院長。1990年他從美國回到台灣後,基於他早期的研究,他與美國UCAR和JPL合作提出並指導實施用於地球大氣層氣象和氣候觀測的星座觀測系統(FORMOSAT-III/COSMIC)。該系統於2006年4月發射,是一個由6顆衛星組成的星座,採用GPS掩星技術,徹底改變了對地球大氣的遙感觀測。該系統每天可收集多達2500個經過校準的全球大氣溫濕度和電離層電子密度剖面的高垂直分辨率數據,使包括太空天氣在內的每日天氣預報得到顯著改善。
  上世紀80年代末,劉兆漢及其學生們創新開發了一種通用且廉價的技術,稱為「計算機電離層斷層掃描(CIT)」,用於電離層的遙感。在研究生涯早期,劉兆漢就發展了電磁波閃爍理論,包括多次散射效應,並對湍流介質中的脈衝傳播問題做出了開創性貢獻,這對於理解無線電波和大氣相互作用以及光通信至關重要。劉兆漢還在台灣的中央大學建立了一套VHF雷達系統,用於研究大氣波動和湍流。鑒於他在太陽地球物理學領域的卓越工作,確立了他在國際太空天氣研究中的權威地位。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他帶領一組具有不同學科背景的科學家在台灣進行全球變化和可持續性研究,並確立了台灣在該領域國際上的領導地位。
  仝小林
  仝小林,中國科學院院士,中醫內科學專家,國家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主任。他長期致力於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研究,有機地融合中醫「調態」和西醫「打靶」策略,首提通過「態靶辨治」重新構建新的中醫診療體系的學術理論。他建立了以「核心病機-分類分期分證-糖絡並治」為框架的糖尿病中醫診療新體系。獲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開創性地重構了現代中醫本草體系,整合中藥藥理靶點與中醫傳統藥性理論,實現「態靶同調」。他揭示了「量變致新」、「量變致反」等量效變化規律,構建以「隨症施量和劑量閾」為核心的方藥量效理論框架,為推動中醫走向「量化」時代奠定了重要基礎。
  新冠疫情期間,作為國家中醫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疫病防治專家委員會組長、中央援港抗疫專家組組長,先後奔赴四省十二地及香港特區等疫情一線指導救治工作。創新性地構建了社區防控「武昌模式」,擬定了通治方「寒濕疫方(武漢抗疫一號方)」,研製了首個以寒濕疫病為適應症的上市新藥散寒化濕顆粒,制定並推出新冠診療的「四個方案」,為疫病防治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榮獲中宣部等授予的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人社部等授予的「全國創新爭先獎獎章」,中共中央等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張濤
  張濤,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曾任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主要從事能源化工及催化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所率領的團隊2011年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單原子催化」新概念。2008年發明了纖維素直接轉化為乙二醇的新催化過程。長期從事航天催化、生物質催化轉化、單原子催化和納米催化等研究。
  張濤院士擔任Green Chemistry,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ChemPhyChem等國際期刊的編委、顧問編委以及《催化學報》共同主編。曾三次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突出貢獻者」、「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8年「中國催化青年獎」、2009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周光召基金會「應用科學獎」、2010年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2016年何梁何利科技進步化學獎、2018年首屆「中國科學材料·創新獎」、2023年「亞太催化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