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八日,中國旅遊研究院官微發文稱,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澳門以八十三點四九分躍升為第一位,遠高於同期入境旅遊者七十八點零九分的總體評價,首次成爲中國內地出境旅遊者最滿意的目的地。這極為有利於擦亮「澳門國際大都市」的「金名片」。而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則欣喜回應,樂見內地旅客給予正面評價,整體上滿意澳門旅遊體驗。這次獲得的成績是澳門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成果,未來,旅遊局將繼續聯動業界優化旅客體驗,展現澳門旅遊魅力,共同推動綜合旅遊休閒業高品質及可持續發展,擦亮「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鞏固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地位。並表態將繼續積極配合「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全力推動「旅遊+」,舉辦多項盛事活動,疊加線上線下宣傳,持續擴大客源,並利用澳門擁有的優質旅遊設施及服務,聯動業界優化旅遊資源和接待能力,持續推進「澳門有禮運動」,推動居民和業界熱心有禮待客,一同宣傳澳門有禮都市形象。
直屬國家文旅部的中國旅遊研究院的專文指出,二零二四年首季,澳門在內地出境旅客滿意得分是八十三點四九分,躍升至第一位,首次被內地出境旅客評爲最滿意目的地。去年澳門評分為八十四點零九分,排在第三位。文章又指出,過去十年,內地遊客對港澳的滿意度評價一直處於較高水平。香港去年以八十二點八六分排在第五,今年首季則以八十一點七七分排第七。疫情前的二零一七年,香港曾經排在第一位,當年澳門的排位是第十。
文章指出,數據表明,中國旅遊經濟已經走出本輪非常規經濟周期的急劇衰退、深度蕭條和快速復蘇階段,正在步入繁榮發展新周期。促進中國內地與港澳互訪遊客的穩定增長,應當成爲中國內地與港澳旅遊交流合作的長期議題和政策取向。中國旅遊研究院表示,過去十年,中國內地遊客對中國香港、中國澳門遊客滿意度評價一直處于較高水平,在納入監測的出境旅遊目的地國家和地區中滿意度位居前列。去年以來,隨著赴港澳個人遊城市的擴容、旅遊消費券分發、簽注和通關便利化,以及「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等政策的落實,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澳門首次成爲中國內地出境旅游者最滿意的目的地。
文章建議,基於以下幾點,進一步提高內地和港澳旅遊滿意度:其一是「牽掛遊客滿意度」。文章表示,過去十年,內地游客對香港、澳門游客滿意度評價一直處于較高水平,在納入監測的出境旅遊目的地國家和地區中滿意度位居前列。文章希望,內地和港澳相關部門構建並完善服務品質和旅遊經濟監測運行體系,及時交換數據和溝通信息,研究「一地兩檢、單邊放行」、「一簽多行」、「個人遊內地全覆蓋」、「港澳居民內地通行證預約購票便利化」等政策儲備。
其二是帶給當地居民獲得感。文章認為,新時代旅遊發展要讓遊客滿意,也要讓居民在就業、收入和休閒生活上獲得應有利益。要用好城市更新和鄉村振興的建設成果,培育更多近悅遠來、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間。中央政府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游休閑中心」,透過研學旅遊國家營地和基地建設,吸引更多的內地青少年訪澳,務實推進老城城市更新、荔枝碗船廠文化遺産活化、推動藝術、科技和體育交流,爲當地居民創造更多高品質就業機會和高品質休閑空間。
其三是增強旅遊企業競爭力。文章又認爲,內地與港澳旅遊交流合作,離不開廣大相關機構及市場主體,特別是旅行社、網上旅遊平臺、導遊、領隊、飯店、民宿、餐飲、零售等旅遊企業及從業員,以及地圖導航、商家評論、汽車租賃等自駕遊和個人游等科技企業的助力。在持續成長的旅遊市場、不斷創新的科技研發和包容促進的產業政策加持下,內地與港澳旅遊企業應當,也可以透過相互投資和共同研發,培育世界競爭力的一流企業。利用好港澳與內地的旅遊商會及協會的力量,推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引領區,以及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制度優勢,推動中國旅遊集團二十强與港澳旅遊企業深度合作。內地與港澳文化及旅遊部門加强與港澳事務、商務與外資、貿易與發展、工業與資訊等部門的合作,促進旅遊領域的資本、技術與人才等生産要素的流通,加速培育旅游新質生産力,共同推動內地與港澳旅遊業高品質發展。
中國旅遊研究院是權威的官方研究機構,並非一般民間或高校的研究機構。實際上,中國旅遊研究院是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屬下的官方研究機構,原屬於國家旅遊局,于二零零八年六月六日在北京挂牌成立。二零一五年十二月,經中央編辦批准,加挂「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二零一七年一月被科技部列爲中央級科研事業單位。二零一九年九月根據文化和旅遊部(辦人發〔2018〕80號)文件,原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改冠爲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
作爲文化和旅遊部直屬的專業研究機構,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以「促進中國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和國際交流的政府智庫、業界智囊、理論高地」爲建設宗旨,主要承擔旅遊業政策和理論研究、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研究以及文化、旅遊的統計和數據分析職責。二零一三年八月,獲准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二零一四年,其屬下的旅遊經濟實驗室獲認定爲旅遊行業首個重點實驗室。自二零零八年建院以來,連續出版中國旅遊經濟藍皮書,以及入境旅遊、出境旅遊、國內旅遊、國民休閑、旅遊集團、旅遊住宿業、旅遊景區、旅行服務等九部年度發展報告。發行《中國旅遊評論》、《中國旅遊大數據》等學術刊物。先後獲得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尤利西斯政府創新獎、技術創新獎,國家發明專利等學術榮譽。
按照「本部人員最少化、外部力量最大化、經費來源多樣化,課題組織開放化」的原則,中國旅遊研究院設立管理部門、研究部門、學術委員會和外設研究機構。管理部門設行政與人事部、國際交流與財務部(宣傳推廣部)和科研管理部;研究所(室)包括政策與科教研究所、戰略研究所、産業研究所、規劃與休閑研究所、國際研究所(港澳臺研究所)、統計調查所、數據分析所;外設研究機構包括昆明分院、武漢分院等四十八家分院、基地、數據合作網站和觀測站。研究院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學術顧問和學術委員。
中國旅遊研究院首度將澳門評選為中國內地出境旅遊者最滿意的目的地,這固然是對澳門旅遊環境的實事求是的評價,惟在客觀上,也等於是對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代表中央要求澳門特區擦亮「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的全力配合和支持。連同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助推中國澳門特區成為二零二五年「東亞文化之都」的候選終審城市,都是國家在文化和旅遊領域支持澳門特區擦亮「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的重要舉措。
華澳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