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喚醒沉睡千年古絲綢之路

【新華社重慶4月28日電】中國西部直轄市重慶曾經完成過一項「驚人之舉」——去年9月與哈薩克斯坦簽訂合作協議後,將哈薩克斯坦生產的鉀肥通過重慶直達歐洲的「中歐•渝新歐」班列,經重慶中轉後投放至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

就這樣,不產一粒鉀肥的重慶,未來將成為中國內陸最大的鉀肥集散中心。

「如果沒有‘渝新歐’,此次合作不可能成功。」哈薩克斯坦鉀鹽公司董事局主席張軍說,「渝新歐」改變了中國內陸地區與哈薩克斯坦等沿線國家的隔絕狀態,為雙方的發展創造了重大機遇。

「渝新歐」是中歐班列的典型代表。6年來,中歐班列已從無到有,從青澀到成熟,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載體。

深居中國內陸腹地的重慶,為擺脫先天區位劣勢,6年前開始尋求一條開闢一條暢通省時且成本較低的國際物流通道,並將思維和視野向西投射。經陸路直取歐洲的「渝新歐」由此誕生。

首開中歐班列先河的「渝新歐」,將重慶與沿途的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波蘭和德國等國家緊密相連,運輸成本僅為空運的五分之一,時間只有海運的三分之一。鐵路成為海運、空運之外連接歐洲的第三條運輸通道。

如今繁忙的「渝新歐」也曾冷清,面臨著重重難題。比如貨物每到一個國家的海關都要開箱檢查,時間成本高昂;途中溫差極端時上下可達70℃,電子產品無法承受;全程運行時間長達10多天,途中的安全問題也是貨主們的一大擔憂……

通過與沿線國家的反復溝通,「渝新歐」實現了沿途海關監管互認,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針對沿途低溫難題,重慶研發出15釐米厚的保溫材料,給貨物穿上「水背心」,還研發出集裝箱衛星定位跟蹤系統,解決了貨物運輸的安全問題。

尤其是在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多項難題得到重視和破解,中歐班列開始「換擋提速」。

從第1列到第200列,用時三年零三個月;從第200列到第500列,用時一年零兩個月;從第600列到第1000列,用時兩個月……中歐班列的身影日益增多、變快。

去年6月,各條中歐班列不再各自為戰,大家有了統一的「中歐班列」品牌,還穿上了統一的「服裝」——整齊劃一的藍色集裝箱。

除了「變快」「變多」,中歐班列還在「變高」「變長」。目前,中歐班列已從單純的鐵路運輸升級為鐵、空、公、水多式聯運,輻射力和運輸效率大大提升。

歷史上,橫跨亞歐大陸的古商道,因為中國盛產的絲綢長期佔有主要的位置而被稱為「絲綢之路」。當年,駝隊是活躍在絲路上的主要運輸工具。如今,列車的轟鳴聲,替代了聲聲駝鈴,沉睡千年的古絲綢之路慢慢甦醒。

成都至羅茲(蓉歐)、鄭州至漢堡(鄭歐)、武漢至杜伊斯堡(漢新歐)、蘇州至華沙(蘇滿歐)、義烏至馬德裡(義新歐)中歐班列宛如飛馳在鐵軌上的「鋼鐵駝隊」,織就了一條聯通沿線國家的貿易「金絲帶」。

處在這條「金絲帶」上的浙江義烏,中歐班列搭載著數十個集裝箱的小商品,歷時21天、行程13052公里,最後抵達目的地西班牙馬德裡。兩個多月後,回程列車搭載著西班牙火腿、紅酒、橄欖油等商品回到義烏。

像義烏的小商品一樣,中國生產的電子產品、汽車整車及零部件、機械產品等,取代了古代的絲綢,搭乘著中歐班列進入沿線國家市場。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以來,中國已開行中歐班列超過3000列,運送貨物26萬標箱,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200多億美元。

古絲綢之路不僅是貿易聯繫,也是東方和西方文明的橋梁。中歐班列也不僅是貿易的「金絲帶」,更是一座增強相互瞭解和文化交流的「金橋」。

據介紹,中歐班列促使50多年來禁止中歐鐵路運輸郵包的國際禁令的最終廢除,意味著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文化交流將從「大動脈」深入到「毛細血管」

「‘一帶一路’倡議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中歐班列則是‘一帶一路’的重要載體,讓沿線國家之間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賦予了古絲綢之路以嶄新的時代內涵。」中國交通物流協會聯運分會秘書長李牧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