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冬奧效應推動體育+旅遊 鄒玖勝

  全球關注的北京冬奧會日前隆重開幕。在全球新冠疫情仍然肆虐及世界經濟形勢低迷下,北京舉辦冬奧會,無疑能鼓舞人心、凝聚民心及提振信心。特區政府宜活用社會資源,引領全民共襄冬奧盛舉,學習奧林匹克運動精神,同時藉是次冬奧會熱度所產生的連串效應,推廣及增加本澳體育氛圍,爭取多些比賽項目於澳門舉辦,強化多元形象,並透過政策支持,與大灣區內的城市作出聯動,互補長短,加快本澳體育產業發展。
  眾所周知,2022年北京奧運會於2月4曰至2月20日在北京舉行,此外,河北省西北部城市張家口也將承辦本屆冬奧會的戶外冰雪專案,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辦冬季奧運會,包括15個大項目,109個小項目。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一樣,每4年舉辦一次。由於2020年東京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延期一年舉行,與北京冬奧會的間隔縮短為半年,這是1994年冬季奧運會與夏季奧運會錯開舉辦以來,間隔最短的一次。國際奧會主席巴赫曾坦言,在疫情背景下,北京冬奧會作為「奧運新標杆」的意義彰顯無疑,它將成為世界冰雪運動發展的里程碑。如他所說,在無數「首次」、「最」、「第一」的影響下,北京冬奧會必將在歷史長河中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例如北京是世界上第一座同時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北京冬奧會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如期舉辦的全球綜合性體育盛會;北京冬奧會100%使用綠色清潔電能,歷史首次;參加北京冬奧會的運動員中女性比例超過45%,歷史首次;北京是首個大規模使用當今最環保二氧化碳制冰技術的冬奧會主辦城市;北京冬奧會是全球首次5G全覆蓋的冬奧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建有全球第一條360度迴旋賽道;「水立方」是世界上首座完成「水冰轉換」的奧運場館;首鋼滑雪大跳臺是世界上第一例永久性保留的滑雪大跳臺;聯合國首次為冬奧會發行郵票,主題為「體育促進和平」……凡此種種,皆體現了中國舉辦這次義意重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來之不易、意義重大,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高度契合」,「北京冬奧會是我國重要歷史節點的重大標誌性活動,是展現國家形象、促進國家發展、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
  誠然,今屆冬奧會經過六年多籌辦,特別是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各種的困難和挑戰,如期如約順利舉辦,展示出「世界期待中國,中國做好了準備。」的責任擔當,更是對「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奧林匹克新格言的成功實踐。為確保北京冬奧會圓滿成功,向世界兌現承諾;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冬奧會籌辦工作高度重視,並提出堅持綠色辦奧、共用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的理念,突出科技、智慧、綠色、節儉特色,務求為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同時,北京冬奧會提出了「一起向未來」的口號,寓意深遠,既是對未來美好的祝願和憧憬,也是中國將為奧林匹克運動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向國際奧委會第一百三十九次全會開幕式發表視頻致辭時強調,「從二○○八年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到二○二二年的『一起向未來』,中國積極參與奧林匹克運動,堅持不懈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是奧林匹克理想的堅定追求者、行動派。」北京作為奧運歷史上首座「雙奧」城市,藉著舉辦北京冬奧會,向世界展示我國綜合國力和大國形象,同時推動中國冰雪體育產業的發展,大大激發了包括澳門同胞在內的全國人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熱情,對弘揚奧林匹克精神作出了重要的帶動作用。
  可以說,是次冬奧會向世界展示中國擔當、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意義非凡、鼓舞人心。對此,本澳社會各界紛紛表態衷心祝願冬季奧運舉辦成功。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工聯總會會長何雪卿表示,在面對疫情帶來的巨大挑戰,北京冬奧會如期舉辦,踐行中國之諾,彰顯國家「言必信、行必果」的決心,必將進一步增強全國人民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北京冬奧會的舉辦,也展現國家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充分體現大國擔當。澳區全國人大代表、街總會長吳小麗稱,冬奧會的如期舉辦,高度體現我國冰雪運動能力和設施皆達到國際水準。通過這屆冬奧會,必將提高我國冰雪運動的能力,也得到進一步的普及。同時有效增強澳門居民對冰雪運動的認知。
  事實上,澳門特區政府在數年前已經和冬奧運組委會有很多聯繫和溝通,希望澳門可多參與其中,雖然澳門不是國際奧委會成員,仍未可派運動員參賽,但希望可以在比賽以外的周邊事情多參與,令到澳門與冬奧運同行。例如澳門居民以興奮劑檢查官、體能教練、志願者等方式,積極支援和參與北京冬奧會;得益於中央政府的支持和關心,加上特區政府推動,澳門居民安坐家中就可通過電視全程享受冬奧盛會;特區政府在開幕式前一百天,在議事亭前地設置了冬奧會倒計時器,以及體育局及中國澳門單車總會在開幕前一天舉辦了「迎冬奧‧新春單車行大運」,讓澳門居民與全國人民一道喜迎冬奧會的到來。這是澳門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又一個生動例子。當然觀看或關注賽事無疑能讓居民對冰雪運動有初步瞭解,但實際參與運動項目,才是培養大眾體育運動興趣的重要手段。故當局應主動研究推動普及居民對冰雪運動的關注和興趣,創造更多有利條件支持居民參與冰雪運動,為澳門體育事業發展培育多元人才,啟發多元潛能,激發居民對體育事業和産業的熱情。
  根據「十四五」規劃時期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目標,至二零二五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過五萬億元人民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所幸近年來特區政府不斷加強對體育的關注,不止曾舉辦如東亞運動會、葡語系國家運動會和亞洲室內運動會等大型體育盛會,還舉辦了武術、跆拳道、羽毛球、排球、壁球、兵乓球等國際性單項體育賽事,體育公共服務水準不斷提升,全民健身蓬勃發展,競技體育成績顯著,為澳門的體育產業打好堅實的基礎。行政長官賀一誠曾表示,特區政府將發展文化和體育產業作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抓手,推動「旅遊+體育」。故澳門應以「體育+文化+旅遊+盛事+休閒」為方向,依託自身的「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發展定位,著力打造獨特的體育旅遊城市品牌。
  有本澳學者認為,澳門位於南方,較少接觸冬奧相關運動項目,也缺乏條件鍛鍊冬奧項目運動。雖可燃起澳門觀眾收看冬奧的興趣,惟對澳門「體育+旅遊」的實際促進效果有限。不過,粵港澳聯合承辦二○二五年第十五屆全運會,將有機會真正帶動一波澳門「體育+旅遊」的旅遊熱潮。這是粵港澳首次聯合承辦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機遇難得,規模盛大。以主辦或協辦運動賽事結合主題旅遊,來拉動澳門城市經濟發展,並提高城市形象,是許多城市關注的發展方向。建議澳門可增加更多有特色、有影響力、具差異化的國際級區域性體育賽事,提高以體育賽事或活動為主的運動旅遊營收,推廣「運動賽事結合主題旅遊」的品牌經濟模式。通過旅客參加或觀賞體育活動,延長客留。
  特色的運動賽事,最好是其他城市較難舉辦,但本澳可輕鬆進行的活動,如電競、賽車、馬拉松等,項目貴精不貴多,先擴大現有賽事影響力,再考慮開發其他新項目為宜。如今各類非博彩的藝文和娛樂活動舉辦密度非常高,體育賽事或活動,重點是要追求質的提高,非量的增加。至於要進一步促進體育賽事專業化和國際化,並提升賽事影響力,關鍵在於差異化、有特色及需要時間持續。私人項目亦有機會做大,但需要資本、時間以及多方人士用心的持續投入。全球知名的一級方程式賽車、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美國職業籃球都是私人項目,有潛力的體育賽事不一定全由政府主導,政府要統籌處理的事務太多,建議適當項目應交由市場自行決定,當局主要負責政策開放和重大原則的監管便可。此外,《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方案》第八條明確指出發展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當中列出多個可供業界發展的領域,包括休閒度假、會議展覽、體育賽事觀光等旅遊產業。澳門加深合區的一程多站式「體育+旅遊」,可豐富整體旅遊內涵,增強旅遊體驗,深合區可為澳門「體育+旅遊」提供幫助。
  有旅遊業界人士則表示,「旅遊+體育」是新元素,隨著冬奧、2025年澳門有份承辦第15屆全國運動會,相信未來會有機會引入更多國際性、受歡迎的體育賽事、事務來澳。乒乓球、高爾夫球、馬拉松都是很受旅客歡迎的體育項目,可藉這些東風,在「旅遊+體育」方面大有作為。值得強調的是「參與」這方面的元素,讓吸引力放到最大。如舉辦嘉年華活動,便可把高爾夫球等高水準體育活動延伸至社區。又如過去曾在景點舉辦壁球、三人籃球等賽事,這些經驗值得深入研究再推行。澳門政府近年提出「旅遊+」跨界發展,已有不少體育活動加入旅遊元素,如馬拉松、大賽車等。2025年全運會定可勾起更多「旅遊+」專案發展的可能。再結合社會各界提前宣傳賽事,以及民間的體育活動配合下,相信可延長旅客及運動員留澳時間,加大對整體經濟的貢獻。
  所謂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特區政府應繼續爭取更多國際體育盛事落戶本澳,延續北京冬奧會的熱情,並藉著二零二五年的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全運會的契機,緊抓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東風,進一步加強本地體育事業化、產業化,加快「一中心」建設,促進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