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翻的校牆澳門大學珠海校區開學之後

“也算來了次澳門。”2013年9月12日,廣東珠海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圍牆外,來自廣東順德的農民工廖成輝拍下了一張自拍照。身後三百米,是澳門特區仔島金碧輝煌的賭場。

自7月20日起,廖成輝特意拜訪的這片原為果林的1.0926平方公里土地,已正式由澳門特別行政區管理並實施其法律。他眼前這堵矮矮的圍牆和鐵絲網,已被媒體稱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新邊界”。

如今,從地理空間上踏足澳門最便捷的方法是在校牆上架一個梯子,然後向前爬上3步。而在新校區移交澳門尚不足一周裏,已經有7名內地人這樣嘗試了,還有好奇的珠海市民試圖走進尚留有開口的鐵絲網內遊覽。當地邊防支隊不得不掛出橫幅——“翻越澳門大學圍牆屬偷渡行為”,這被網民笑稱為“全球最難翻的校牆”。

橫琴這個南陲小島開始了“一島兩制”時代。“這只是第一步,”澳門大學法律系教授駱偉建說,“真正的融合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聽說內地公安挺嚴的”

新學期,澳門大學橫琴校區迎來了首批學生。他們離開仔島逼仄的老澳大,乘坐公交駛過賭場林立的公路,穿越約500米長的海底隧道,約2分鐘後,就進入了新校區——這裏是老校區的20倍大。

澳門大學可能是中國最小的大學,九千多師生共享不到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校園。層層疊疊的教學樓如空中樓閣般搭建在一起,校內最普遍的交通工具是電梯,實驗都得在宿舍裏進行。“一根煙繞三圈。”澳門大學電腦及電機工程系博士王雷這樣形容。

2009年6月27日,中央在橫琴島上劃予澳門大學發展新地,並授權澳門特區政府在其內實施澳門法律和行政體系。初期的施工則由珠海方面負責。

“以前吐口痰沒事,後來就不行了。”在橫琴9月12日的烈日下,湛江人林沛生一邊吃著從澳門仔島運來的30塊一份的盒飯一邊回憶著自己的工地光景。他在這裏一年了。

林沛生記得,剛到橫琴校區時一切和內地的工地並無區別,工人們隨地抽煙吐痰,隨便穿越現在的校牆吃每餐10元錢的盒飯。這捧旺了幾家快餐店,“工人們喊一聲就把東西送過去了。”老闆陳先生說。

但變化發生於2013年7月20日,從這一天起,完成基本建設的橫琴校區正式由澳門政府接管並實施澳門法律。林沛生和工友一覺醒來,包工頭就跑來再三叮囑:“要注意影響了。”

由於腳下的工地一夜間成了特區,林沛生和工友們被帶回珠海統一辦了勞工證,進入工地時的防護措施也隨之加強,樓體建築工作必須佩戴安全帽。“不僅安全標準比之前高多了”。建築工王成利說,“澳方還給了我們全新的設計圖紙。”

更讓林沛生高興的是,工資水平也一夜之間比照澳門標準發放了。180元每天的工資漲到了280元每天。休息的時候林沛生會通過海底隧道步行到對面的仔島上觀光拍照,還給家人打電話——“我在澳門打工了”。

但代價也是有的,一是再也吃不到10元的盒飯,“每餐至少要30塊”;再是擔心抽煙會被抓,好幾次煙癮來了林沛生都跑到鐵絲網外抽。

感到變化的不止是工人,澳大學生們也同樣關注著兩種制度的直接碰撞。

“搬到珠海的澳門大學還能叫澳門大學嗎?”這成為學生們普遍的質疑。師生主要擔心學術自由、學校傳統延續以及生活習慣差異等。“聽說內地公安挺嚴的。”一名澳門學生說。

為此,澳門大學從學校建設期間便多次組織師生考察團前往新校區參觀建設情況。“解開不少疑慮。”澳大學生會理事長陳嘉敏說。

移交後,邊防支隊在澳門大學圍牆外掛上了“翻越澳門大學圍牆屬偷渡行為”的條幅,還引起了澳大學生強烈的關注,有新生還特意從橫琴出關,專程繞道去看校牆外懸掛的橫幅,並拍照在QQ新生群裏和大家分享。

進入宿舍要查學生卡,中文系研二的學生馮佳航一直以為這也是邊檢,“我還是覺得我到了珠海”。

“反而是我們保守了”

珠海橫琴島與澳門仔島僅相隔一條最窄不足200米的水道。“遊個泳衣服都沒濕就到了”,當地人這樣形容兩地位置之近。

但在珠三角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橫琴這個面積足有澳門3倍的小島似乎被遺忘了,直至近年才作為珠三角地區最後一塊“黃金處女地”而被不斷提起。空間發展受限的澳門大學更是在2007年便曾提出過租借橫琴作為新校區。

2009年1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問澳門,並宣佈中央決定開發橫琴島。澳門大學得知有機會在那建新校區,隨即開了21場咨詢會,並正式向特區政府遞交建議書。

在橫琴校區之前,“一國兩制”延伸出特別行政區之外的土地上實施便已有先例。深圳灣西部通道港方口岸區,便於2006年由港方管理並實施香港法律。“但因為是全封閉管理,仍有許多被禁止的事情,如遊行示威等。”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教授仇國平說。

澳門大學法律系教授駱偉建作為法律專家參與了全部咨詢會,在咨詢會召開之初曾有人質疑遷移到珠海的澳門大學是否還能稱之為澳門大學,另外對學術自由的擔心也很普遍。

讓駱偉建關心的是一些具體的法律問題,例如由於內地與澳門法律存在差異,“如果出現有人違反了內地法律,但澳門法律中並不違法,這個人從內地跑到了橫琴校區怎麼辦?”

教授們也曾擔心搬遷到內地後,教學大綱是否要按照教育部統一規定進行更改,教科書是否也要改成內地統一標準。

澳門大學內的討論尚未完全結束,2009年6月全國人大便通過決定批准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完全實施澳門法律。之前爭論的教科書、教學大綱、逃犯等案例一下子都沒有意義了。“從結果來看反而是我們保守了。”駱偉建告訴南方週末。

但在校區建設中,澳大又得依賴於“內地優勢”。只用了3個月時間,管委會便完成了收地。“這在澳門是根本不可能的。”駱偉建說。

有望上推特?

在澳大新校區項目如火如荼地進展的同時,橫琴新區也開始了自己的發展規劃。2009年,國務院正式將橫琴島納入珠海經濟特區範圍,提出要逐步把橫琴建設成為“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

資本也對橫琴投來了青睞的目光。截至2013年上半年,橫琴新區共引進和在談世界500強企業33家,中國500強投資企業19家,總投資2263億元的56個重點落地項目加緊建設。

房價成為橫琴新區受追捧程度的最佳體現。2013年8月開盤的橫琴新區的首個住宅項目均價超過珠海市區房價近一倍,三年來橫琴地區二手房價則增長了4倍。對面的澳門人也看中了這塊曾經只有吃生蠔時才會來的“生態島”,目前橫琴新區的購房者中約40%為澳門居民。

橫琴新區包括稅收、企業註冊在內的一系列“類自貿區”政策的獲批,使得具有“橫琴概念”的股票也隨之走紅。每當橫琴新區出現新的政策利好,具有“橫琴概念”的股票便會飆紅甚至漲停。

感受到壓力的橫琴新區也開始嘗試再邁出一步。在橫琴新區的發展規劃中,未來建成“智能島”的定位中便對信息技術的開放性提出了要求。而吸引港澳以及境外企業的過程中,橫琴信息化的開放程度也成為關注的焦點。

2013年7月,橫琴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葉真在接受採訪時坦陳了資本湧入後的發展新壓力。“港澳、境外的工作人員原來是通過境外網站進行聯絡和工作,”他說,“如果這裏沒有這個互聯網的通道,就沒有這種生產、生活和工作的環境。”

目前,橫琴準備爭取工信部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支持,為橫琴打通信息特別通道。這意味著,如果獲批,橫琴島未來將有望瀏覽推特(Twitter)、臉書(facebook)等境外網站。

“暫時還沒有時間表。”葉真對媒體說,“我們希望越快越好。”而這一嘗試的基礎是國內先例。重慶“雲特區”是國內唯一特批的特別管理區,區內網絡通過專用光纖,不經防火長城直接接通國際互聯網。

“不那麼激進了”

“隔著鐵絲網把東西遞進去都不可以。”2013年7月20日交接後,橫琴島小賣店老闆陳先生像往常一樣帶著煙酒副食前往工地,結果被告知要有通行證才能進入。在陳先生這樣的牆外的居民看來,被鐵絲網團團包圍的大學難免有些奇怪。

為了減弱“封閉感”,澳門大學利用原有的溪流開挖出河道,形成“護城河”環繞在圍牆之下,又在設有鐵絲網和圍牆的地段利用植物進行修飾。

但即便是這樣,師生的疑慮也始終未能打消。2010年5月26日,澳門大學傳媒學院《有機報》上刊登了學生來稿。在文中,作者不僅對橫琴新校項目前期未向學生徵詢意見表達了不滿,也對澳門大學能否真正實現學術自由表達了擔憂。

教師方面,在2010年也曾有過一次針對遷校的抗議活動。但在後來進行的民意調查中,由於反對人數過少還是不了了之了。

不僅是澳門大學,內地學者對於橫琴校區這一獨特的“一國兩制”施行方式也有著不同見解。中山大學法律系教授郭天武便曾撰文稱,由於橫琴校區位置特殊,必然會遇到在“兩制”下合法而“一國”條件下違法的內容。

郭天武認為中央的支持並不意味橫琴與仔、路環等澳門本地區域完全相同,因此應該充分考慮橫琴校區對周邊的影響。郭天武建議澳門大學應禁止橫琴校區範圍內的遊行、示威,因為這些活動都會給周邊珠海居民帶來影響。

澳門大學的教授們也曾設想過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學生在宿舍裏張貼符合澳門法律,但違法內地法律的標語怎麼辦,有人在校園內向外拋撒傳單怎麼辦,甚至有可能各地的訪民會利用橫琴校區在周邊實行上訪。

從上海到澳門已有十餘年的駱偉建認為類似遊行示威、張貼標語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澳門學生很少受不良影響,並不關心這些”。

而隨著橫琴校區的投入使用,未來澳門大學也將進一步擴招內地生源。香港人仇國平則對澳門大學整體對時政的淡漠有些失望,“學校已經在內地了,到時候大部分學生又都是內地生,培養氛圍就更難了。”讓仇國平略感欣慰的是,新的校區將採取寄宿制,師生之間的交流時間將會大幅增加,“多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