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核能發展路在何方 中國促進核能安全發展

【新華社報道】應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之邀,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天野之彌、法國總理菲永等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以及代表19日齊聚烏首都基輔,出席“安全與創新利用核能”峰會。

日本3月發生大地震和海嘯,導致該國的福島核電站發生嚴重洩漏事故。在此背景下,核能發展的前景成為牽動全世界神經的重要問題,這也是此次峰會的中心議題。

特殊時間 特殊地點

這次會議是為紀念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25週年召開的。

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根據有關資料記載,事故造成30人當場死亡,逾8噸強輻射物洩漏。此次核洩漏事故使核電站周圍6萬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萬人受到核輻射侵害,造成人類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大一次災難。

事故發生後,蘇聯政府用混凝土等材料將4號反應堆密封,以防止放射性物質進一步外泄。這個保護結構被稱為“石棺”。隨著時間推移,這個當年計劃壽命僅10年的“石棺”外表出現裂縫。因此,烏克蘭計劃在“石棺”外再加裝一個鋼結構外殼。據估計,這個造價達9.9億歐元(約合14.24億美元)的新外殼可保證放射性物質在一個世紀內不外泄。

從時間和地點上看,烏克蘭舉辦此次峰會顯然還有另一層含義。在當天舉行的國際捐助會議上,烏總統亞努科維奇說,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已承諾為修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機組新外殼工程捐款5.5億歐元(約合7.92億美元),但這一工程的資金缺口仍很大。

核電前景 安全優先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和福島核電站事故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引起一些人對發展核能的憂慮,有人甚至認為應該徹底放棄核能。對此,出席此次峰會的國家和國際組織代表認為,從能源需求、保護環境、科技發展等諸多因素出發,完全放棄核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亞努科維奇在峰會上表示,人類應該掌握如何更加安全地使用核能,而非完全放棄核能。他認為,徹底放棄開發核電意味著人為地減緩科技發展進程,這種想法是毫無根據和脫離實際的。

亞努科維奇透露說,根據烏方和俄羅斯簽訂的政府間協定,在2016年至2017年間,烏克蘭境內還將有兩台核電機組投入運行。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天野之彌在峰會上發言時說,福島核電站事故“非常嚴重”,它使公眾對核電的未來信心受挫。然而,他認為,對待核能應“從長計議”,因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今天,在排放溫室氣體方面相對清潔的核能對於很多國家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

法國的核能發電量佔該國總發電量的比重接近80%,居全球首位。法國總理菲永認為,完全放棄核電是“烏托邦”式的想法。他建議與歐盟相鄰的國家加入歐盟共同的核電安全標準。

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則認為,從福島核電站事故暴露出的問題看,應該為建設核電站制定更嚴格的標準和使用更先進的技術。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峰會上強調,需要確保核電站建設和使用資訊的完全透明與共用。他同時表示,有關國家在修建核電站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地震、海嘯、火災和洪水等不利因素的影響。

國際合作 共謀發展

歷史經驗表明,不論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還是福島核電站發生的事故都會給周邊國家和地區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加強在核能開發領域的國際合作也成為此次峰會與會者的一項共識。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代表、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在峰會上發言時說,當前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核安全問題,與會各國共謀核能發展,共商促進核安全,十分及時,十分必要。

張德江就國際社會通力合作、促進核能安全發展提出四點主張:一是健全制度,提高能力;二是依靠科技,提供保障;三是加強合作,共促安全;四是認真履約,防範風險。

張德江強調,和平利用核能,提高清潔能源比重,是中國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在核能開發利用過程中,中國政府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洩漏事故發生後,中國政府本著對社會和人民負責的態度迅速反應,立即採取相應措施。今後,中國政府將繼續採取更加有效的安全措施,嚴格履行自身承擔的國際義務,與各國和國際組織密切配合,共同促進核能的安全發展。

俄羅斯副總理謝欽認為,在目前情況下,國際社會統一行動共同保障核安全的問題尤為重要。具體而言,使用核能的國家必須嚴格承擔義務,國際原子能機構需要完善標準體系,有關方面則應該在核電站建設選址、核事故資訊通報和應急反應等方面制定並執行嚴格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