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航空業者著眼未來直航甘吃曲航「眼前虧」

儘管到目前為止,因為「兩岸包機曲航」必須繞道及起降港澳,且票價並不比乘搭「一機到底」班機或在港澳機場轉機便宜,只有三千多名台商登記乘搭,而在航空公司方面,也因只准「單程運載」,且須在港澳機場起降,機場使用費負擔不少,航機飛一趟基本沒有利潤甚至還會虧損,但各家航空公司仍積極參與「包機曲航」計劃,其中「長榮」、「遠航」、「複興」、「華信」、「立榮」等五家航空公司將直接參加「兩岸包機曲航」,亦即這五家航空公司的客機將在繞道港澳並起降後,飛進大陸地區上空,降落上海的浦東機場,並在該機場上落客。只有「華航」最為「怪雞」,是實行了「單純經濟主義」,因捨不得「載客去,空機返」的「經濟損失」,決定放棄難得的「飛進大陸」的機會,而是繼續執行原有的台灣──香港航班,只不過是與大陸「東方航空公司」合作,以「一票到底」方式實行聯營,亦即上海與香港之間的航程,由「東航」執行,而香港與台北〔高雄〕之間的航程,則由「華航」負責,旅客在香港機場落機後乘坐小型巴士再登機。雖然在乘客而言,是不必像「一機到底」那樣,再需辦理「轉機」手續,但已不是原機原座位,必須攜帶手提行李落、登機,因而較為麻煩,也不節省時間,機票也並不見得比「包機曲航」便宜。唯一的好處是「華航」封了「虧本門」。因此,上海台商都普遍反映,這種做法「很笨」,因為它與現行航班差不多,機票還比較貴。「華航」為了降低成本,卻犧牲了企業形象,可能將會失去倘兩岸能實現「直航」時的市場。「華航」應該先求「卡位」,先作「服務」的形象,明年若「直航」成真,才能搶到市場先機。

其實,如果單純是從「經濟效率」考量,「華航」的做法本是無可厚非。實際上,由於台灣當局的拖延及阻撓,目前其允許的「兩岸包機直航」,並非是章孝嚴設計的上海與台北〔高雄〕機場間直線「雙向對飛」,而是只能由台灣的航空公司執行,且必須停經港澳。而且還是只能夠「單程載客」,亦即「空機去,載客返」,春節後的返程,則反向執行之。這樣就使航空公司增加了幾種負擔:一、空機往返的「無效益飛航」;二、在港澳機場飛降的機場使用費;三、飛機在港澳機場起飛時的油耗〔飛機起飛時耗油量較大,往往佔整段航程的較大比例〕。雖然「單向曲航」令台灣的航空公司免除大陸的航空公司的競爭威脅,但「單程載運」及在港澳機場升降則令參與「包機曲航」的台灣航空公司無錢可賺,甚至可能會虧蝕。

然而,早就希望能在兩岸「直航」中分一杯羹的台灣各家航空公司,尤其是為了搶佔兩岸「直航」先機而早就在大陸設立辦事處的「長榮」,卻並沒有被眼前的「負經濟效益」蒙住眼睛,而是將眼光看得較遠,緊緊盯住未來兩岸「直航」營運的參與權。──如果連目前的「兩岸包機曲航」都不積極參與,倘屆時實現兩岸「直航」時,爭取參與兩岸「直航」營運就將會缺乏正當性及合理的理由。何況,即使是在眼前,能夠衝破「兩岸關係條例」關於台灣地區的民用航空器不得飛進大陸地區的桎梏,就已具有十分重大的象徵意義。最先飛進大陸地區的客機及其所屬的航空公司,可能會在兩岸關係發展史上,寫下濃重的一筆,史冊留名。這並不是「營收賬目」的金錢可以衡量的。

另外,對於在去年及今年的澳台航權及港台航權續約談判時,無法擠進澳台及港台航線經營的「遠航」、「立榮」來說,能夠藉著參與「兩岸包機曲航」經營,而得以在香港和澳門的機場降落,「爭回一口氣」,也具有某種特別的意義。儘管說,目前「遠航」已藉由「澳航」租機的形式,派出客機飛航澳台航線,其飛機已在澳門機場起降,但那還不是真正意義的「飛進港澳」。因為既然是「租機」,就是執行「澳航」的航班,而且「遠航」租出的飛機,還須噴髹「澳航」的標並,連「濕租」租給「澳航」的機師和空服員,也須穿著「澳航」的制服。而「遠航」客機在執行「兩岸包機曲航」起降澳門機場時,就是貨真價實的「遠航」飛機,其機組人員也是如假包換的「遠航人」。

實施「兩岸包機曲航」,澳門機場可能會因此受益。這是因為,由於在香港機場起降的班機十分頻密,難以騰出時間容納「曲航」飛機來「插花」;而澳門機場提供給「曲航」飛機起降的空間則較多。反正在港、澳起降的航線距離都基本一樣,故澳門機場能對「曲航」飛機提供較多的方便。而澳門機場亦可在收取機場使用費及供油等方面增加經濟效益,從而提高澳門機場的設施使用率。儘管班次不多〔據說來回只有共十二班次〕,但也不無小補。尤其是它還可使澳門機場爭取到在「率先實施一機到底」的基礎上,再爭取到「輔助兩岸包機曲航」的殊榮,為兩岸關係的健康發展再立新功。因此,澳門國際機場公司就不但不宜以「澳台航線」實施對象不包括「華航」、「華信」、「遠航」、「立榮」的客機為由,不讓這些公司的飛機在澳門機場起降,相反還應主動出擊,向計劃參與「兩岸包機曲航」的台灣航空公司「推銷」在澳門機場起降的好處,將這盤「生意」「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