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媒體政策有利保護新聞自由言論多元化 資助媒體政策有利保護新聞自由言論多元化

在長沙舉行的第二屆全球華文媒體論壇,在應邀出席的一百多名海外華文媒體人及其所代表的媒體中,普遍存在如下的幾個特點:一、除了少數歷史悠久的媒體是當地傳媒集團或財團創辦,以及香港、台灣的媒體前往該處開辦的「在地版」之外,多數媒體是由在改革開放後從祖國內地移居各國的「新移民」所創辦。二、由於這些「新移民」資金有限,故而這些媒體的規模都相對較小,而且大多是地方性發行甚至是贈閱的報紙,未具全國性的影響力。但在所在的華人社區以至全地區性的社會政治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作用。三、正因為這些媒體的創辦者及經營者缺乏資金,故經營十分艱辛。不少代表在作大會發言時,都撇開前先已經向大會提供、並已被大會收進《送你一條中國結──第二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論文集》的論文,而是另行介紹自己艱辛辦報的經驗,並讓與會者分享他們成功的喜悅。四、盡管他們辦報頗為艱辛,但仍努力拼搏,默默耕耘,無悔無怨,遇到不公平對待及競爭時仍不屈不撓,勇往直前。

海外代表們的這些特點及遭遇,引起筆者的強烈共鳴。這是因為,筆者也幾乎都具有上述「要素」:一、在澳門八家中文日報的主事人中,筆者是唯一的「非本地出生地」〔前澳督韋奇立一次在與媒體負責人聚會時,就曾刻意地要求「在澳門出生者請舉手」〕,亦即與那些海外媒體的創辦者和經營者們一樣,都是在內地改革開放後離開原居地的「新移民」。二、由於資金有限,致使我們的《新華澳報》只能是小型報紙,無法突破發展瓶頸。三、也正因為是「新移民辦報」及「書生辦報」,不善經營,也不懂得鑽營,故經營得十分艱辛,巳將歷年積蓄花光耗盡。因此,經常發不出員工薪水〔自己更是多月不聞「薪味」〕,愧對一群忠心耿耿、辛勤工作、任勞任怨的員工。為了節省開支,筆者本人更是一人幹幾個人的工作,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一段時間連掃地雜務都要身兼。與本地區那些向報社中幾根「頂樑柱」給予年薪過百萬待遇的大報相比,真是羞愧得無地自容。四、不知是否《新華澳報》是本地區唯一由「非本地出生者」創辦及經營的原因所致?我們無法融入當地傳媒主流,成了一隻離群寡飛的「孤鳥」。五、但我們並沒有被艱辛及來自各方〔包括以特區政權機關的名義〕的不公平對待所嚇倒,仍是孤身走我路,克服重重困難,繼續拼搏。

其實,由於十年前的「地產泡沫」爆破,導致澳門經濟持續低迷,媒體廣告收入驟減,故經營困難的又何止是我們《新華澳報》?!除了是極個別大報外,其他的即使是由「本地出生者」經營的大小媒體,也是困難重重。記得回歸前某年,在一個有現任特首何厚鏵出席的本澳媒體人座談會上,就有同業經營者哭訴「午夜夢迴」,亦即夜間睡覺時也被經營困難所困擾、「半夜驚醒幾多回」的苦況,由此而發出了「唔知為乜?」──「不知道為的是什麼?」的自問。

為的是什麼?為的是,──在回歸前,為了擁護中國政府對澳門恢複行使主權,促進過渡期事務順利進行而鼓而呼;在回歸後,為了擁護「一國兩制」方針和「澳門基本法」,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促進澳門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正是大家都自覺地肩承起這一光榮的社會責任感,才能夠在「糧斷彈絕」之下,苦苦死撐,迎來了天亮──澳門回歸,並奔向澳門美好的明天。因此,某些對這些艱苦經營者所施以「想出風頭,名利雙收」的評價,是不經之談。

我們萬分感謝特首何厚鏵,兌現了在競選特首時向中文媒體所作出的承諾,以「協助提高競爭力」的方式,給予適當的津貼。這筆款項雖然對經營情況較佳的媒體來說只是錦上添花,但對正在苦苦掙紮中的媒體而言,卻是雪中送炭。使到各家曾經經營十分困難、瀕於倒閉的媒體,得以渡過難關,繼續生存,更重要的是得以繼續發揮「第四權」的作用,既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又努力擔當監察及督促的角色。

我們也衷心感謝「全球華文媒體論壇」的主辦者──中國新聞社,長期以來以極為優惠的價格提供供應新聞稿件的服務,使我們得以減輕開支負擔。而中新社主辦的「全球華文媒體論壇」,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球華文媒體主事人共聚一堂,增進了解,交流經驗的機會。在聽取了海外同業的經驗介紹之後,更加增強了我們繼續辦好自己的報紙的信心和決心。

在第二屆全球華文媒體論壇研討的過程中,一些同樣在艱辛經營中的海外華文媒體的主事人,對筆者向大會提供的論文《澳門中文報業在兩岸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中提及到的澳門特區政府對澳門中葡文媒體進行適當津貼的政策,甚感興趣。為此,在輪到筆者作大會發言時,筆者也仿效部份海外同業,撇開論文,另行介紹了特區政府關於「協助提高競爭力」政策的來龍去脈及其具體內容,以及今年二月底在台北市舉行的「兩岸四地文化交流研討會」對這一贊助政策曾發生過的一場辯論。在這場辯論中,提出反面看法的與會人士認為,這一資助政策可能會使外界產生「政府收買媒體」的印象,可能會影響媒體的中立客觀立場。而持正面觀點的論者則認為,由於特區政府在資助媒體之後,並沒有干預媒體的言論〔即使是批評政府的言論〕,故而談不上「收買媒體」及「影響中立」。相反的是,由於這一資助政策使到經營困難的媒體得以繼續生存,也就避免了「媒體一言堂」,有利於輿論多元化。因此,不但是沒有因「特區成立後各家媒體紛紛倒閉」而令到特首「面上無光」,而且更有利於彰顯「一國兩制」及「基本法」所規定的「新聞自由」政策。

就以我們《新華澳報》而言,有了特區政府的資助之後,就可在解決報社經營困難問題的同時,可以支應前往台灣地區採訪的經費,得以了解台灣政情發展的第一手資料,使有關兩岸關係及台灣政情的報導及評論更為快捷、深入、客觀、持平,為國家統一大業作出自己應有的努力。因此可以說,特區政府資助媒體的政策,是在澳門這種特殊的媒體生態之下的特殊便利政策,是「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在傳媒領域中的具體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