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正勝去留將成台當局政治路線走向標桿

今年二月謝長廷走馬上任「行政院長」時,不少「閣員」都擔心,他也會象以往的歷任「行政院長」那樣,「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是「火燒內閣」,對前任「閣揆」任命的「內閣」成員實行「大撤換」,換上自己的親信。當時,謝長廷為了安定「閣心」,宣稱不會實行「大撤換」,但仍將會有六個月的「過渡期」,亦即半年後將會根據各位「閣員」的適任情況,進行局部調整。

如今,隨著六個月「過渡期」即將屆滿,台灣政壇上陸續傳出人事異動的「名單」。其中最繪影繪色的,是一家報章大肆報導,「勞委會」主委陳菊將調任「內政部長」,而現任「內政部長」蘇嘉全則將轉任「交通部長」,現任「交通部長」林陵三則退休,爭議性甚高的「教育部長」杜正勝也須「執包袱」回家。另外,政壇中也傳言,謂近來在兩岸關係議題上經常有「凸槌」表現,發表談話與陳水扁、謝長廷「不對盤」的「陸委會」主委吳釗變,可能也將會被「異動」掉。

由於種種傳言風聲甚盛,故謝長廷與上述官員之間的互動關係,就成為人員觀察印証這些傳言的重要指標。前日上午謝長廷出席「和地球好──種樹愛家園、救地球」公益活動時,與杜正勝「面左左」的情況,就立即被媒體大炒特炒,認定為杜正勝「前途不妙」。為此,台聯黨和「獨」派團體四社二會〔北社、南社、東社、櫻社、台灣教授協會、台灣教師協會〕立即分別發表聲明,在透露杜正勝已口頭請辭的同時,力挺杜正勝,警告謝長廷不要炒掉杜正勝。

謝長廷在「內閣」調整中是否會炒掉杜正勝,不但將會是謝長廷本人今後政治生涯走向的方向標,而且也是考驗陳水扁抗壓能力的重要指標。如果謝長廷和陳水扁都能頂住「獨」派的壓力,堅持要撤換杜正勝,那就將會顯示,謝長廷在黨內「四大天王」的「總統」候選人初選競爭中,島內「和解共生」、兩岸和平談判的政治主軸,已經確立,而陳水扁則是已下定決心掃除「獨」派的反彈和干擾,在餘下的任期內集中精力處理「登陸」以至實現「胡扁會」,以求實現兩岸關係重大突破,為自己尋求和建立歷史定位。

實際上,如何處理杜正勝的問題,將關係到謝長廷未來的政治生涯動向。一方面,鑑於民進黨去年底在「立委」選舉中受挫的教訓,陳水扁有意放棄傾「獨」偏激路線,重走「新中間路線」,因而在物色「行政院長」人選時,棄用經常「衝過頭」的蘇貞昌,而是改找行事比較沉穩,而且一直強調堅守「憲法一中」的謝長廷,並與謝長廷達成默契,授權謝長廷停止「台灣正名」活動,而謝長廷也據此而提出了「內閣和解共生」的口號,強調「內閣」內不應有「割喉型」的閣員,太衝動或與在野黨關係不好的閣員並不適任。按此標準,本身是「獨」派出身,在「國立故宮博物館長」及「教育部長」任內強調本土意識,提出「台灣中心論」,主導刪改教科書,因而引發在野勢力及台灣民眾強烈抨擊的杜正勝,即應是屬於「不適任」的閣員,應在「內閣」調整時優先撤換。

但另一方面,「獨」派力量卻又十分著緊杜正勝的去留,並將此視為民進黨「政府」是否放棄「台獨神主牌」的標桿,因而全力支持杜正勝留任,向謝長廷以至陳水扁施加政治壓力。而杜正勝也把自己的能否留任,寄托在「獨」派的力挺之上,因而全身投靠「獨」派政治力量。其中最為令人側目的是,上周六「李登輝學校」舉辦校慶活動時,因近日扁李關係生變,「內閣」成員們都為了避嫌,而選擇避席,唯有杜正勝一人到場致賀。翌日,杜正勝又攙扶著李登輝出席紀念八田與一的音樂會。這些小動作,使他儼然成了李登輝「台灣共和國」的「內閣」成員。當然,也是他要藉此來向謝長廷展示自己的政治「實力」,警告謝長廷在調整「內閣」時不要輕舉妄動。

在此情況下,如果謝長廷是只求自己的「行政院長」位置坐得安穩,就須尋求與「獨」派的「和解共生」,向「獨」派勢力低頭屈服,留任杜正勝。但如果謝長廷是按照自己的生涯規劃,以島內「和解共生」、兩岸和平談判的主軸來主導自己在民進黨內「總統」候選人初選,及二00八年「總統」選戰策略的話,那就必須炒掉杜正勝。這既是向島內中間選民以至泛藍選民輸誠,也是間接向對岸表態。

從種種跡象看,謝長廷選擇後一種態度的可能性,將會很高。倘若陳水扁也有堅定走「新中間路線」,及尋求實現「胡扁會」的打算的話,也必將會支持謝長廷的決定。因此,杜正勝的去留,就將會具有民進黨當局未來對兩岸關係發展走向表態的作用。

吳釗燮去留的內涵意義,與杜正勝也有某些近似之處。近來吳釗燮以「國際關係」的邏輯思維來主導兩岸關係事務,甚至某些談話內容有悖於陳水扁、謝長廷的意圖,似也成了謝長廷「和解共生」的障礙,將不利於謝長廷未來的生涯規劃,更不利於陳水扁的「登陸」計劃。除非,是在謝長廷調整「內閣」之前,他能與謝長廷以至陳水扁的島內以至兩岸之間「和解共生」路線保持口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