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研析香港最新情勢及港台關係發展前景 台北研析香港最新情勢及港台關係發展前景

今年七月,既是香港回歸八周年,又是曾蔭權甫就任香港特首,台灣「陸委會」及其外圍組織「中華港澳之友協會」,對此兩事件都十分關切,並進行了相應的活動。

其中,「陸委會」在向「行政院會」提交的「大陸工作簡報」中,有專文研析香港移交八周年的情勢。這份由施逸銘研究員主稿的文稿認為,香港回歸八周年的主要情勢是:中共全面掌控香港政局;經濟指標表現見改善,惟民主改革沉潛;曾蔭權繼任特首,陸港關係與香港民主進程之處理艱巨;密集「人大釋法」,損害香港法治;中共介入香港事務,國際關注「一國兩制」能否維持;台港民間往來熱絡,官方關係進展緩慢。

《香港移交八周年情勢分析》一文認為,在過去一年,因受到「七一」大遊行事件影響,中共較前明顯介入香港事務,亦令過去一年香港情勢不同於前。

中共調整對港策略,改組對港工作部門組織與人事,並以「人大釋法」框定政改範圍及時程,雖然國際社會及香港法政學界批評釋法理據薄弱,擔憂釋法密集成常規,損害港人對基本法的信心,但是如同中共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所表示:「如期選出特首是唯一大道理,其他道理都要讓路,中共仍強行釋法,中共並介入立法會選舉、特首補選。除整合親中陣營,攏絡分化民主派,選舉中亦不斷有港人申訴遭到中國大陸或親中陣營以取消在中國大陸工作權、經營權來威脅支持特定候選人。中共並藉機透露屬意曾蔭權繼任特首,讓有意競選者知難而退。

中共同時持續推動經濟挺港措施。在受益於全球經濟改善,北京與港府部份措施成效漸顯,以及二00三年的比較基數較低,香港各項經濟指標表現均見改善,稍減港人不滿情緒,港人復對於民望高的曾蔭權持有期望,致民主改革轉較前沉潛。

曾蔭權此時繼任特首,有較好的施政條件,惟因非普選而是由八百位選舉委員會委員代六百八十萬港人推選特首,除遭輿論批評選舉制度不民主外,國際社會與香港各界亦關注曾蔭權如何在努力去除「港英遺臣」刻板印象,以及爭取香港利益、捍衛「兩制」使命之間,取得平衡,以妥善處理陸、港關係及香港政改問題。

香港移交以來,台、港經貿及人員往來持續熱絡,港人亦由來台參訪而分享我民主成長經驗,惟我與港府的溝通互動仍待加強,未來政府將加強台、港雙方互動了解,以及強化對在港國人的服務。

為關懷港人民主自由人權之保障,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每年均就香港過去一年之情勢提出報告,根據陸委會的觀察,自香港移交以來,已發生一百六十三件報載爭議事件,陸委會呼籲中共當局應信守「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承諾,保障香港的自由人權及法治,讓香港在兩岸關係上可以扮演更重要中介角色,亦期望新任特首展佈新猷,加強台、港互動交流,促進兩岸三地良好關係。

而中華港澳之友協會於七月十四日舉辦的主旨為「曾蔭權就任後台港關係的挑戰與前瞻」研討會則認為,北京行軟硬兩手策略,或會令港台關係獲得改善;港府善意回應,始能發揮兩岸中介角色。「陸委會」副主委游盈隆更表示,台、港關係是曾蔭權成就事功的重要環節,他呼籲港府以務實、對等、互惠態度,回應台灣的善意,才能有助香港的中介角色。

與會的幾位香港學者認為,台、港關係是兩岸關係的表徵,「一個中國」既是兩岸關係的底線,也是台、港關係的底線,很難因為曾蔭權繼任特首而改變。由民調結果來看,曾蔭權處理台港關係的空間並未較董建華多,未來要有所突破,主要動力應該會是來自兩地民間社會的良性互動交流。不過,隨著近期中共中央對台政策的調整,台、港關係或有較大的改善空間,而北京為減少台灣對統一疑慮,不排除會對香港民主發展採取較為開放政策。過去幾個月,北京在台港政策上,靈活彈性運用「期望管理」的技巧,讓政策被輿論接受的程度提高不少。因此,未來曾特首仍會在既有基礎上處理台、港關係作為。

游盈隆作總結發言時則認為曾蔭權上任後的挑戰,主要在於如何妥善處理陸、港關係,調解價值衝突,一方面追求大多數香港人追求的民主自由、繁榮穩定,另一方面又要讓北京當局滿意。他指出,香港有良好的法治基礎,也具備實施全面民主政治的條件,台灣當局愿意透過台灣民主經驗的分享,深化香港的民主化,協助維持香港中介地位與自由開放的特性,近而促進中國大陸的民主化。因此,曾特首必須選擇是要成為有遠見、有風骨的政治家,或只愿揣摩上意、唯唯諾諾、毫無主見的政客。

游盈隆也指出,只有顯現善意,才能有良性互動,才能有建設性的影響產生。香港如果真正有意在兩岸關係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就必須讓台灣感受到善意回應,重視台灣提出來的多年的舊問題,彈性詮釋「錢七條」,務實、對等、互惠地處理台、港關係,讓台、港關係良性進展,香港才有可能在兩岸關係中發揮更積極、有建設性的角色與功能,也更有利於香港的前途。當前台、港關係是「民間往來熱絡,官方關係發展緩慢」,官方關係發展緩慢原因,主要為香港官方自我設限,揣摩中共心意,「寧緊勿鬆」的心態下,使得至今未設立駐台辦事機構,台灣政治人物訪港不易。台灣期望港府以對等、務實態度,回應台灣的善意,儘速來台設立辦事機構,以利解決突發事件,提升對兩地民眾的服務,增進相互了解;不要延宕台灣官員赴港簽証,以及積極簽發台灣駐港工作人員工作証。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