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層次矛盾尚未完全解決又將出現新問題 深層次矛盾尚未完全解決又將出現新問題

特首何厚鏵進京趕試「中期考」,獲得高分「成績單」,載譽歸來。實際上,繼前日他獲國家主席胡錦濤高度肯定和贊賞之後,昨日又得到溫家寶總理充分肯定和勉勵,並帶回了中央將繼續全力支持澳門各方面的發展,將會逐步擴大開放更多省市「個人遊」,令內地訪澳旅客有所增加,從而支持澳門旅遊服務業發展的好消息。

這次何厚鏵與曾蔭權聯袂進京述職,有一個小小的變動,就是胡主席一改過去是在人民大會堂接見澳門、香港特首的做法,改為在中南海進行。如果不是出於技術的原因〔如通常是國家領導人會見客人的福建廳維修等〕的話,必有某些政治涵義。但這其中有甚麼涵意,不得而知。可能是為了凸顯親切感,一如胡錦濤曾分別在中南海瀛台以家宴款待連戰、宋楚瑜那樣;也許是要凸顯中央對兩位特首工作高度及完全的支持,尤其是在香港特區剛發生立法會否決得到多數民意支持的政改方案,及澳門特區也曾刮起一股「抹黑」陰風之際。

實際上,胡錦濤在會見曾蔭權時,以較多的時間談及到政改方案的問題,並指出,正如任何國家和地區的民主發展都要經歷一個漸進的歷史過程一樣,香港的民主發展也必須穩步、紮實、有序地推進。胡錦濤關於香港政改的談話,在香港引起強烈反響,而新華社則將通常反映各界人士心聲的香港各種立場的報章社論,摘要歸納轉發,在「廣為傳播」的同時,也反饋回中央,形成了一個從中央到地方、從地方到中央的循環過程。看來,這一態勢對反對派人士有一定的觸動和啟發,據說已有反對派人士致函胡錦濤,要求晉見並交換意見。

胡錦濤、溫家寶在會見何厚鏵時,並未談及到政改問題。一方面,是依據「澳門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所訂定的「時間表」,現在談論「政改」,時間尚早;二方面,在澳門地區,推動政改的要求尚未形成主流民意。更重要的是,按「澳門基本法」對澳門特區政治制度的設計,在基本法未有進行修改之前,根本不存在「雙普選」的法律依據。──「澳門基本法」第六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立法會多數議員由選舉產生」。既然「由選舉產生」議員的數量是「多數」,就顯示另有「少數」議員並不是「由選舉產生」,亦即保留經行政長官委任而產生的議員。另外,即使是「由選舉產生」的議員部份,基本法也並未規定必須是由全民普選產生,這就顯示澳門特區仍將保留委任議員。因此,澳門的政制改革,可以是增加「由選舉產生」的議員的名額,並進而增加由直接選舉產生的議員名額。但要求「全面普選」亦即取消委任議員和間接選舉議員,其實是抵觸「澳門基本法」第六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的。那些口口聲聲講民主、講法治的人士和團體,他們在提出「雙普選」訴求時,其實卻正是「法盲」的所為。

胡錦濤、溫家寶分別在會見何厚鏵時,對何厚鏵及特區政府的工作,都是贊譽有加。但值得注意的是,胡錦濤也明確地指出「澳門正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號召特區政府團結帶領澳門社會各界,抓住機遇,開拓進取,進而客氣、委婉地要求特區政府要積極應對特區發展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把澳門的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澳門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的提法,顯然是提醒特首何厚鏵,雖然過去澳門特區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這已成了「過去式」。盡管我們有理由來慶賀,但不能自我陶醉、滿足。因為歷史向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沉緬於已有的成績之上,就將會固步自封,落後於形勢,也被別人迎頭趕上。今年中一度曾出現了「香港強、澳門弱」的情勢,就敲響了警鐘。

那麼,「新的歷史起點」的位標內涵,是何所指?有人說是經濟轉型,也有人說是醞釀中的政制改革,甚至還有人認為是即將要面臨的第三任特首選舉,及由此而帶來的新任特首如何面對日趨複雜、多元的社會政治發展形勢。各有各的道理,但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向特區政府及全體「澳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年前,胡錦濤曾在澳門指出了「長期以來形成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和矛盾仍然存在」。現在,胡錦濤又進而提出要「積極面對特區發展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也就是說,原有的「深層次問題和矛盾」,尚未來得及完全解決,又將會出現「新情況,新問題」。至於「新情況,新問題」是什麼,各種不同利益訴求的人們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但人力資源供應緊張與結構性失業仍然存在之間的矛盾;鋪租和樓價急速增升,導致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和市民感嘆「居大不易」,與房地產業也需要發展之間的矛盾;居民議政參政意識提高,強烈要求參與社會政治活動尤其是建制內的參政活動,與政治和社團制度相對滯後,塞礙新人出頭之間的矛盾;整體經濟向好,政府庫房收入大增,與貧富懸殊日趨嚴重,仍有部份居民生活在最低維持生活水平線之下之間的矛盾;……,都未能得到妥善解決。既然胡錦濤站在全局及中央的高度,再次提醒澳門特區,我們又豈能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