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和解共生改打烏賊戰必催發西瓜效應

原本因應台灣地區政治現實及自己本人個性理念,決定將自己在「總統」選戰中的主軸鎖定為「和解共生」,以圖與陳水扁作出切割的謝長廷,在一旦獲得操控選戰的主導權之後,竟然拋棄「和解共生」主軸,改採烏賊戰術,大打泥巴戰,揪住馬英九一些似有實無的小瑕疵不放窮追猛打,重走陳水扁的老路。此一轉變,是否將會重蹈陳水扁輔選「立委」失敗的覆轍?這是大家都感到好奇和有興趣追蹤了解的問題,但相信可能連謝長廷自己也心中無數。

實際上,早在去年五月謝長廷獲得黨內「總統」初選勝利後,他就針對新一屆「總統」選戰將是「一對一」的爭奪,單憑民進黨的基本盤不足以取勝,必須爭取中間選民的支持,因而強烈反對「正常國家決議文」等「台獨」路線;也由於謝長廷無論是在理念上還是在個人選戰風格上,都並不認同陳水扁的烏賊戰術,而有意要與陳水扁作出切割。因此,謝長廷決定將自己的選戰策略定位於「和解共生」,以求在固守基本盤的基礎上,盡量將中間選民爭取過來,以獲過半得票率擊敗馬英九。

正因為如此,謝長廷及其幕僚們當初擬定的許多選戰策略,都是偏向於走中間路線的。甚至,謝長廷感到自己在兩岸經貿政策上的主張,與馬英九頗為相似,要擊敗馬英九,就必需推出比馬英九更開放的兩岸經貿政策。因此,謝總部還決定,謝長廷的兩岸關係政策主張,要比馬英九更為主動、開放、務實。

及至「立委」選舉期間,謝長廷一方面已預感到,在「單一選區兩票制」並不利於民進黨,因此民進黨將會輸掉「立委」選舉;另一方面,謝長廷也發現到,陳水扁落力為黨籍「立委」候選人輔選,並採用了烏賊戰術,拼命抹黑對手,並習慣成自然地繼續挑撥族群關係,在選後必要負起敗選責任。因此,謝長廷認為,這給了他奪取「總統」選戰主導權及正式推出「和解共生」路線,以催發「鐘擺效應」,提供了良機。一方面,他在「立委」選舉中蟄伏不出,任由陳水扁東竄西跳,以利於在「立委」選後向陳水扁「逼宮」,要求陳水扁為「立委」選舉敗選負責,必須引咎辭職;另一方面,也為自己與陳水扁劃清界線,表明自己不是陳水扁同路人,提供必要的政治基礎。

但似乎是陳水扁無須「逼宮」就自動下台,並宣佈在「總統」選舉中退居二線,使謝長廷感受到勝利來得太容易;也似乎是連對民進黨將會輸掉「立委」選舉心中有數的謝長廷,對民進黨輸得如此慘烈始料不及、目瞪口呆,被嚇壞了,而且對「鐘擺效應」遲遲未能發酵感到失望、焦躁。因此,謝長廷就只能是回過頭來死抱深綠選民,操弄起陳水扁曾使用過的烏賊戰術,撕下「和解共生」的外衣,恢復了其「奸巧」的本來面目,狂攻馬英九的「綠卡」、「政治獻金」、台商包機返鄉投票等問題,甚至在馬夫人周美青喪父之痛之際,攻擊她的「內幕炒股」問題。顯然,謝長廷已經不再相信「和解共生」,而是重走陳水扁的老路。

其實,謝長廷對馬英九主攻的幾個議題,都不是甚麼「驚天大問題」。實際上,在七、八十年代到美國讀書的許多台灣僑生,都持有美國「綠卡」。這並非是政治抉擇,而是為了讀書、求職方便,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何況,謝長廷的家人也有定居以至入籍美國的,總不能「作賊喊賊」。至於台商包機返鄉投票,也不盡然全都對「馬蕭配」有利,因為一部份台商的政治立場本來就是「挺綠」。謝長廷炒作「中國走路工」,可能會適得其反,激怒淺綠台商索性「投馬」。

因此可以說,謝長廷操弄烏賊戰術,只能是令到選民們再次想起了陳水扁曾使用過同一樣的戰術——謝長廷本要與陳水扁作出切割,但卻演變成了陳水扁的化身和代言人;使到他們很可能又會像「立委」選舉時那樣,投下對民進黨的「懲罰票」及對謝長廷的「不信任票」。屆時,謝長廷將後悔不及,埋怨自己為何不能堅持初衷,而是改採已被認為是「票房毒藥」的陳水扁極端主義路線。

因此,陳水扁路線曾讓民進黨遭到創黨以來最嚴重的政治挫敗;而謝長廷放棄「和解共生」,改走陳水扁的極端主義路線,也必會嚇壞中間選民。就這層意義上說,謝長廷所期待的「鐘擺效應」,將難以發生。相信,已經厭惡了政治口水戰的選民們,卻更為欣賞馬英九的溫良恭儉讓,因而有可能會擴大「西瓜效應」。這可能將又是一個令到謝長廷「始料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