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大陸政策將回到李登輝早期的路線

馬英九邀聘曾經發起抵制大陸產品的台聯前「立委」賴幸媛出任「陸委會」主委,令人們跌破滿地玻璃碎,更令部份藍軍人士驚震反彈。國民黨「立委」邱毅就指出,這項任命完全代表李登輝路線復辟。另一國民黨籍「立委」張顯耀也表示,對賴幸媛出任「陸委會」主委後的兩岸情勢不樂觀。而本來預定五月二十五日再次訪問大陸並與陳雲林見面,就今後恢復海峽兩會商談進行前期準備的江丙坤,也宣佈取消此次大陸之行。表面的原因,是必須待到海基會人事重整之後才訪問大陸,實質上卻是一下子無法適應作為海基會督導單位的「陸委會」的人事安排,而必須「睇定先」,才除圖下一步行動。

藍軍中人對由賴幸媛出任「陸委會」主委,疑慮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集中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她的深綠意識形態,與國民黨的政治理念並不一致;其二是她的作風頗為強悍固執,缺乏作為政務官所需要的協調鼎鼐能力。這兩項因素,都將使她將會成為台灣新政權發展兩岸關係的重大障礙,而不是調節器甚至是推進器。

實際上,馬英九即使是為了對國民黨高層的「大陸熱」予以「踏煞車」,也即使是為了讓支持謝長廷的五百四十多萬選民放心,而不從國民黨的舊官僚及輔選有功者中選將,也不宜借重賴幸媛。其實,同是李登輝所倚重,並忠實執行李登輝「特殊兩國論」及「戒急用忍」政策的女將,蔡英文起碼在作風上,就沒有賴幸媛那麼固執、偏拗,而是懂得平衡、靈活調適,而且也較為善待下屬。--賴幸媛在出任「立委」時,因對下屬態度欠善,就發生了「立法院」史上並無前例的全體助理集體辭職的風波。

因此,即使撇開賴幸媛的深綠政治立場與國民黨的大陸政策沒有交集不提,單就行政技術操作方面,由賴幸媛出任「陸委會」主委,也難以配合馬英九的「馬上出政績」要求。至少,賴幸媛缺乏行政經驗,對大陸事務了解不多,等於是「新手上路」。這就未必能立即進入狀況,主動積極地配合馬英九在大陸事務領域「馬上出政績」的意願和計劃。

從馬英九找賴幸媛任「陸委會」主委的大動作中,或許可使我們發覺到,馬英九的大陸政策,正在發生轉變,至少也是調整。這種轉變歸結為一句話,就是從原先的堅持「九二共識」,調整為以「一中各表」為主軸。實際上,馬英九前晚在與台聯黨主席黃昆輝商談「借將」時就表示,未來會多提「一中各表」,盡量少提「九二共識」。這個表述,與李登輝近日提出的「只有一中各表,沒有九二共識」的「新兩岸觀」趨同。

以台式的思維習慣解讀,「九二共識」的核心是在於「共識」,亦即雙方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用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而「一中各表」的關鍵,是在於台方自己對「一中」的表達,亦即「一個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是「中華民國在台灣」。也就是說,堅持台灣的「主體性」。

鑑此,馬英九已將其大陸政策的定位,由競選「總統」時的「九二共識」,拉回到「一中各表」,亦即與李登輝早期的大陸政策趨同。很明顯,這一新定位,既不同於連戰、吳伯雄、江丙坤等人在「國共論壇」中的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謀求台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關系發展,維護兩岸同胞利益的積極進取表現,也不同於李登輝後期的「特殊兩國論」、「戒急用忍」。而是回到馬英九出任「陸委會」特任副主委時,在李登輝主導之下,有份參贊的「國統綱領」及「國統會」對「一個中國」內涵的定義時的大陸事務路線。

因此,邱毅所指的馬英九找賴幸媛出任「陸委會」主委,是完全代表李登輝路線復辟,並不完全準確。因為他所指的「李登輝路線」,是李登輝以推出「特殊兩國論」為代表的大陸政策路線,與其早期尚有進取意識,但仍鎖定在「維持現狀,不統不獨」,惟又樂見兩岸交流暢順的政策有所不同。馬英九在競選過程中提出的「不統、不獨、不武」的新三不政策,即是這種大陸政策的另一種表述。

馬英九今後將少提「九二共識」,多提「一中各表」,這對發明了「九二共識」一詞的蘇起,可能會造成一定的衝擊。因此有人揣測,蘇起原來內定的「國安會」秘書長職務,可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