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各界也應以人溺己溺精神援助台灣救災 澳門各界也應以人溺己溺精神援助台灣救災

五十年未遇的颱風襲擊南台灣,造成當地居民重大生命財產損失。不少澳門居民在電視屏幕前和報端上看到災情的慘重,心情也十分沉重。實際上,包括澳門人在內的兩岸同胞,都是骨肉同胞,所謂「人溺己溺,人饑己饑」,身同感受,台灣同胞所受到的災劫,也痛在澳門居民的心上。為此,日來一些澳門團體已踴躍捐輸,截至上周五,紅十字會已累計收到善款超過一千四百二十萬元,協助台灣救災。而台灣媒體也十分重視、珍惜來自澳門的賬災行動,以較大篇幅報導了紅十字會等團隊的這次捐款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參加紅十字會捐款的幾個社團,大部份是被視為「紅底」的社團,如中華總商會、工聯總會、婦聯等。這些社團,在四十年前的「一二‧三事件」中,既鬥澳葡,又鬥台蔣,逼令前澳督簽署「投降書」,其中包括了把當時在澳門活動的國民黨團體和骨幹人物驅逐出澳門,及禁止在澳門「搞偽慶」、「掛偽旗」的內容。自此,澳門就成了「半個解放區」,雖然爭取到澳門此後幾十年的和諧穩定,但無可諱言,也令台灣當局對澳門充滿戒心,甚至在北京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時,台灣的一些學術研究機構還拿「一二‧三事件」和澳門的「半個淪陷區」政治實況來說事,質疑「澳門式的一國兩制」對國共和談及兩岸和平統一的示範作用。當然,後來隨著形勢的發展,澳台關係的良好發展,澳門回歸的優良示範作用,尤其是「胡連會」建立了「國共平台」,曾經有過上述質疑的學者,都紛紛轉變了觀點,甚至是認為「澳門式的一國兩制」是澳台關係良好發展的催發器。不過,上述「紅底」社團在「一二‧三事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卻始終是歷史事實。

也正因為如此,如今澳門的「紅底」社團向台灣災民捐款賬災,其所折射的意義,就不僅止是單純技術性的「賑災」那麼簡單,更含有「一笑泯恩仇」、「結束過去,展望未來」的政治涵意。實際上,自二零零五年四月底,當時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訪問大陸進行「和平之旅」,並與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進行歷史性的會晤,共同發表《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後,國民黨和共產黨這對當年如同仇寇的冤家變成了親家,聯合攜手共同反對「台獨」,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架構。這幾年來,透過每年的「國共論壇」,透過海峽兩會的三次會談,「紅黨」和「藍黨」攜手合作,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謀求台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兩岸同胞利益;促進兩岸同胞的交流與往來,共同發展中華文化,增進互信,累積共識;促進恢復兩岸談判,共謀兩岸人民福祉,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黨對黨定點溝通平台,包括開展不同層級的黨務人員互訪,進行有關改善兩岸關係議題的研討,舉行有關兩岸同胞切身利益議題的磋商……等,其熱絡程度,比歷史上的兩次「國共合作」,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此歷史大背景之下,澳門的「紅底」社團率先向台灣骨肉同胞賑災捐款,也就是與時俱進、適合時勢之舉。同理,香港的「紅底」政黨民建聯,在香港也是率先捐款賑災。這兩者都是在「國共平台」的大浪潮中,激射出的一朵小浪花。

遺憾的是,在香港,是「紅底」政黨和「藍底」社團都同時投入了賑賬災之中,如香港中山學會主席、中國國民黨港澳總支部常委陳之望,就發動所屬團體為台灣賑災舉行慈善音樂會,募款港幣五十萬元後,還將從今天起一連十天再次在全港各區街頭為台灣災民舉行募款,希望能再籌得港幣二十萬元。在澳門,盡管「紅底」社團已經「動」了起來,但「藍底」社團或曾標榜「心在台灣」的社團,直到目前仍是無聲無息。或許,這是與受災最嚴重的縣市是由民進黨執政,而這些「藍底」社團的政治理念卻與民進黨的政治理念格格不入有關?然而,救災是人道主義,是骨肉情誼,應是撇除意識形態和政治立場的。如果要說政治理念「格格不入」,「紅底」社團對民進黨更是恨之入骨。他們尚且不但超越了當年的「紅藍之爭」,而且也更能將「民進黨執政縣市」拋開一邊。相信,曾經吃過台灣米、飲過台灣水的澳門「藍底」社團成員,更應感念當年台灣同胞的養育、教化之恩,超越意識形態、政治理念,發揚人道主義和同胞情義,像陳之望那樣積極賑災。

不管怎樣,新華社的短評說得好:扶危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兩岸同胞更是血濃於水。去年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台灣各界同胞對大陸受災同胞捐款捐物,充分展現了同胞愛、手足情。此時此刻,還有成千上萬的台灣同胞身處險境困境,亟需善款與各種救災物資和幫助。大陸各界同胞理應更加積極、廣泛地行動起來,向台灣同胞奉獻愛心,伸出援手。行動起來,救助同胞!--既然大陸同胞都踴躍向受災的台灣同胞捐輸,更既然在過去的內地的各場天災中,澳門居民都曾踴躍捐輸,不甘後人,那麼,同樣是骨肉同胞的台灣同胞今次也遭受了天災,澳門的各界居民及社團,不管是「紅底」、「藍底」,也不管是建制派、「反對派」,都應發揚支援內地同胞的精神和傳統,踴躍捐款,向台灣同胞奉献自己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