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版塊微調愛國愛澳力量仍佔主導優勢 政治版塊微調愛國愛澳力量仍佔主導優勢

到本報截稿時間時,第四屆立法會選舉的直選部分的點票結果,仍未有官方數字。但本報記者根據二十八個投票站點票結果的初步估算,十二個直選席位已是「名花有主」,他們是:「票后」關翠杏、「票王」陳明金、吳國昌、梁安琪、何潤生、高天賜、麥瑞權、李從正、吳在權、陳偉智、陳美儀。政治版圖有微幅調整,其中傳統愛國愛澳社團版塊失去一席,但「同心」關翠杏一躍成為「票后」,這是近年難得的佳績,可說是打了個翻身仗。「泛民主派」版塊增加了一席,但與近年特區政府施政失誤不少,客觀形勢對「泛民主派」有利,新澳門學社二組因此而有「一加一等於四」的憧憬相比,存在差距,甚至可說是「糟蹋」了「難得機遇」。博彩及工商版塊保持五席。盡管如此,由於博彩及工商版塊也是屬於愛國愛澳力量,再加上間選和委任議員均屬愛國愛澳陣營,故總體來說,愛國愛澳力量仍佔主導優勢。也就是說,雖然民主派增加了一個議席,但整體來說,其總體力量並未有大幅增加,無法象香港的「泛民」那樣脅持立法會,甚至是要以「總辭」來綁架特區政府。再加上區錦新的個人形象受損,公信力已被削弱,翻不了天。

昨日天氣晴朗,氣溫頗高,是近幾屆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天氣最佳的一日。但前往投票的選民只有十四萬八千九百多人,投票率雖有所提高,但卻無法抵銷選民基數的增長率。更值得注意的是,四年前的投票日,上午氣候惡劣,狂風大雨,可能導致不少「遊離選民」未有履行選民權利。因此,如再加上氣候因素,昨日的投票率是實質上比四年前呈現跌幅。

之所以會有此情況,可能會有多種因素構成。其中最大的因素,應是修改了「選舉法」,杜絕了參選團體以收集選民證及許諾予以「報酬」的賄選情況之後,使到部份原本是貪小便宜才去投票的遊離選民,失去了投票的興趣。而廉政公署加強對反賄選的宣傳和監督,也有力地遏止了本來並無堅定的支持對象,只是貪小便宜才去投票的現象。另外,六千五百多張廢票,也可能是選民「抵制賄選」的肢體語言。

新澳門學社鑑於去屆獲得二萬三千四百八十九票,其第三候選人陳偉智按「改良漢獨比例法」計票方式是以「除以四」計算,只獲分配五千八百七十二點二五票,與當選排名最末的容永恩的五千九百九十四票只相差一百二十二點三五票的教訓,尤其是看到了四年來特區政府出現了某些施政失誤,包括發生了「歐文龍事件」及兩次大遊行,其中一次還開了槍,而且第三任特首選舉的的過程和結果也容易操弄「鐘擺效應」,故決定分拆為「民主昌澳門」和「民主新澳門」兩組參選,並定下了「一加一等於四」的雄偉目標。本來,按照新澳門學社的配票策略,及區錦新承繼了「民主新澳門」的旗號,這個目標不難達到。但因為區錦新「組班」急躁不過細,找來一審被判決詐騙及偽造文書罪名成立的吳成芳及因醉駕而留有刑事案底的陳華強作其候選人,其個人形象大為受損,流失了大量選票,達不到四席的目的。而且,區錦新由於誠信形象已經受損,日後在問政時的公信力也已大打折扣。    

以「事後諸葛亮」眼光分析, 如果新澳門學社不分拆為兩組,「民主新澳門」就無須找來吳成芳、陳華強濫竽充數,也就不會流失部分選票,排名第三的侯選人仍有機會當選。而且,還能保持「票王」的桂冠,對特區政府形成強大的政治壓力。更重要的是,不會因為吳成芳、陳華強事件而使「民主派」在立法會中問政公信力受到削弱。因此,這次分拆,戰術雖然成功,但戰略卻是失敗的,增加議席的「面子」,抵銷不了誠信受損所造成的「裡子」受損的負面影響。而且,由於分拆,「票王」拱手讓人。恐怕又是另一種「面子」上的損失。

其實,如果新澳門學社不分拆,實質的「票王」仍是傳統愛國愛澳社團的「同心」和「群力」,兩個團體加起來的數字為三萬五千多票,比新澳門學社兩組的二萬七千四百多票要多。實際上,即使是上屆選舉,「新澳門學社」獲二萬三千四百八十九票而登上「票王」寶座時,就有人不以為然,認為如果「同心」與「群力」不分拆,仍有二萬八千五百八十一票,才是真正的「票王」。

今次選舉,組織戰與宣傳戰同樣有效。但相比起來,組建較遲,組織鬆散,只靠政綱宣傳的「公民監察」,仍打響了第一炮,比去屆的「新青年」多了二千多票,雖敗猶榮。如未來四年能在建制外發揮「公民監察力量」並加強組織,可能仍有機會上榜。由於「公民監察」、「親民愛群」的參選,扯薄了新澳門學社兩組的得票。為此,有人對「公民監察」相當不滿,將之貶為「偽民主派」。這就暴露出某些自以為「民主派」人士的真正偽民主派面目。因為民主的其中一個元素,就是容納不同意見,各方都能參與。民主並非是獨家壟斷、「汝民吾主」。尤其是違反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關於不分出生地人人都一律平等,及「 澳門基本法」關於澳門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規定,把非澳門出生者蔑稱為「新移民」,因而沒有民主參與權利,完全違反民主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