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以黃福榮捨身成仁事跡促樹正氣立新風 宜以黃福榮捨身成仁事跡促樹正氣立新風

香港義工黃福榮在青海玉樹地震中為救援受困者不幸罹難的消息,感動了香港和內地的許多人。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中聯辦都在第一時間內抓緊善後處理,包括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表示,準備向授勳評審委員會推薦向黃福榮頒授用於嘉許見義勇為、無懼高度危險及奮不顧身的「最英勇勛章」。與此同時,民政事務署署長已聯絡其家人,看看他們是否有意安排黃福榮安葬在表揚英勇市民的「景仰園」。而香港中聯辦則組成專門的工作小組,協助黃福榮的親屬處理善後事宜,昨晚工作小組已乘飛機到青海。而在此前,中聯辦已派員到黃福榮家中慰問,并向其親屬發出唁電。唁電說,黃福榮先生作為一名普通的香港貨車司機,充滿愛心,熱心公益,矢志行善。此次協助為玉樹的孤兒院運送物資,遭遇地震後積極參與搶救孤兒院師生,為此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香港中聯辦在唁電中對黃福榮捨己救人的高尚品質表示敬意,對其不幸離世表示沉痛哀悼,亦對黃福榮親屬表示親切慰問。

四十六歲的黃福榮,原是香港一名貨車司機。他生活並不富裕,卻多年來熱心公益,足跡遍及祖國大江南北。二零零二年,他用七個月時間獨自從香港步行到北京,為中華骨髓庫籌款,還捐出自己全部的積蓄;在二零零八年汶川地震後,黃福榮到四川災區做了兩個月義工,為災民運送物資。他的那句「我是貨車司機,沒有很多的錢來捐助同胞,就來出一分力」,成為內地許多報章和網絡的大標題,也感動了很多人。今年四月,他利用假期到青海玉樹的「慈行喜願會」孤兒院做義工,於八日到達玉樹。十四日地震發生後,孤兒院受到嚴重損毀,本已跑出倒塌院舍的黃福榮,得知三名孩子和三位老師仍被困後,即折返現場協助搜救。期間餘震頻發,黃福榮在協助救出幾名師生後,在一次餘震中不幸罹難。至於其他兩名老師,則最終獲救。

黃福榮的義行感動了無數相識和不相識的人們。中國西部愛心公益網在首頁頭條推出「沉痛悼念香港愛心人——阿福」專題,黃福榮曾服務過的志願機構在蘭州黃河岸邊為他舉行追悼會,地上的蠟燭擺出一個「福」字。一位曾和黃福榮一起在四川地震災區服務的義工,在天涯社區發表了題為《黃哥,他用生命愛汶川、愛玉樹、愛大陸》的博客,一天之內訪問量逾八萬人次,回復千餘條。網友紛紛揮淚悼念黃福榮,稱他是「平凡的人,有良知的人,對社會有責任感的人,偉大的身體力行者」。有人說:「黃哥,您一路走好,您讓我們看到了香港人的關懷與善良。您放心,我們十三億中華兒女會心連心手牽手,努力克服難關的」。黃福榮捨身救人的事跡激勵著人們為抗震救災出力出資。網友表示:「福哥連生命都奉上了,我們也應該有所表示,希望有能力的都去捐款,願災區人民早日脫離苦難!」

黃福榮在內地的行善活動,是一片丹心,沒有其他不良動機。這與某些打著行善旗號,卻去進行培訓「維權」技巧知識的機構和人士不同。實際上,這些年來,港澳同胞對內地進行的慈善活動,絕大多數是單純的同胞愛,不帶任何其他目的。但近年個別慈善機構或人員的慈善活動,有「變味」甚至是「變質」之嫌。其中有的是打著「慈善」旗號,進行斂財之實,因而鬧出醜聞,甚至是鬧上公堂。這還只是一個「財」字,並無政治意涵。但也有極少數的「慈善」機構,或是有意或是無心地摻雜了某些政治目的。在「行善」的過程中,協助內地的非政府團體進行培訓維權活動,大有干涉內地政治事務之嫌。這與《香港基本法》第一百四十八條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體育、專業、醫療衛生、勞工、社會福利、社會工作等方面的民間團體和宗教組織同內地相應的團體和組織的關係,應以互不隸屬、互不干涉和互相尊重的原則為基礎」的規定,有所抵觸,甚至是違反內地的法律,「井水犯了河水」,有違「一國兩制」原則。因此,香港特區政府向黃福榮頒授「金英勇勳章」,不單止是表彰他見義勇為、奮不顧身捨己救人的義舉,而且也是表彰他自覺遵守《香港基本法》規定的守法行為。

黃福榮事跡的意義,還在於在這個物質社會中,當一些人在為物質利益汲汲以營,當一些「八十後」在並未經過艱苦努力就希望能住豪宅、開靚車之際,黃福榮的甘於清貧,只顧付出,不計較收獲,就像奶牛那樣「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與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香港社會現在呈現出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利益至上主義,另一個極端則是高度政治化,撇開發展經濟不顧,整日價所想著的就是那些「全民起義」、「變相公投」之類的歪門邪道。政治不是不能搞,民主不是不能追求,但總也得有個道道,有個規矩,不能偏離了法律框架和大多數人意愿,更不能將少數人的主張凌駕在大多數人都頭上,甚至是只有自己的主張才是「民主」,別人的意見都要批判,大搞唯我獨正確的那一套,渾然忘記了真正民主是應該平等討論,以理服人,不應以情緒性語言亂扣帽子,更是踐踏了真正民主的最高境界——即使我不同意你的主張,我也要誓死捍衛你的發言權。

因此,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中聯辦對黃福榮捨身成仁行為的善後工作,有一定的積極意義。而且還應進一步以此作典型,樹正氣、立新風,蕩滌不良風氣,為維護香港的長期穩定繁榮,營造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