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名嘴”在大陸媒體中的角色衍變

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入發展,從民間到官方,從文化到經濟,兩岸交流愈發常態化,甚至政治相關方面的交流也逐步浮上臺面。借助這股東風,臺灣”名嘴”尤其政論”名嘴””登陸”,早已不是個案。和過去在臺灣島內評議時政為主不同,臺灣政論”名嘴”們在大陸媒體上,更多扮演者兩岸資訊傳導員角色。透過”名嘴”這一媒介,大陸民眾對現代臺灣的瞭解,更加直觀、深入;兩岸深層次互動,也成為可能。

視象:台灣名嘴“縱貫”兩岸

2005年,中央電視台《海峽兩岸》 節目出現了第一個台灣‘名嘴”一一時 事評論員趙少康。他擔任《每週時事點評》的嘉賓主持,用犀利的言論述評 台灣一周時事,讓很多大陸的觀眾感到耳目一新。隨後,隨著連戰、宋楚瑜陸續訪問大陸,央視聯合鳳凰衛視、東森新聞等兩岸三地媒體,組合多位名嘴(白岩松、趙少康、王佳婉等人), 推出“兩岸名嘴縱評連宋行”,好評如潮。

台灣“名嘴”,在大陸官方電視台,進行常態性時政點評,這絕對前無實例,因此台灣輿論議論紛紛。而趙少康本身,在台灣政治圈、媒體圈,擁有完整的資歷,其評論獨到、分析深刻,立刻培養起一大批固定的大陸鐵杆“粉絲”。

由趙少康“開啟”的台灣名嘴登陸潮,被另一批‘名嘴”接棒,如尹乃菁、蘭萱、江岷欽、鄭又平、周荃、陳彥伯等人。這些台灣“名嘴”,頻繁出現在中央電視台的《海峽兩岸》等節目中。和趙少康不同,其他在央視露臉的“名嘴”,除了島內政治議題外,往往更加擅長兩岸經濟、文化議題。

央視起了頭,地方電視台也不甘示弱。深圳衛視、福建東南衛視、廈門衛視等,也先後推出多檔依託台灣政論名嘴打造的新聞節目。而在紙質媒體方面,2006年10月起,福建日報集團旗下的《海峽導報》,全新包裝推出

“對話台灣名嘴”專欄,每週邀請一位

炙熱的台灣名嘴,點評島內時政、洞悉台灣社會脈動。而主要在北京發行舶《鳳凰週刊》,也時不時通過台灣政論名嘴之口,講述台海風雲動態。

尤其是自2006年“紅衫軍”倒扁,以及後來陳水扁“世紀大案”等島內重炮事件開始,通過電視、報紙以及網絡媒體,大陸觀眾得以“零時差”聽台灣“名嘴”,分析案情分析、追蹤事件發展,大有原汁原味看臺灣新聞之勢。

綜合對比之下,出現在大陸媒體上的台灣“名嘴”,大多都是資深媒體人出身,黨派色彩不那麼濃厚,比較能就事論事。

作為大陸涉台節目的領頭羊,從央視《海峽兩岸》節目開啟的涉台新聞已經從”塊狀”變成“帶狀”,甚至大有遍地開花之勢。根市場反應,只要是和台灣“名嘴”沾邊的節目或欄目,受眾反應都出奇好。

轉變:台灣“名嘴”的角色成長

在信息快速傳播的時代,媒體話語權的無限擴大,輿論引導又從們日常生活發揮越來越大的影響。按照法國知名哲學家福柯的理論,知識不是純粹的,知識與權力糾結在一起,“真理是權力”,與權力系統內在勾結,權力系統“生產和支撐了它”。這一點,在媒體過度競爭、政治多元發展的台灣社會更加凸顯,有時候一個新聞事件,媒體話語權所發揮的功效無可及其。

台灣政淪名家南方朔說:“名嘴”是媒體人,但媒體理應是公正中立的第四權,它針對的乃是有權力的執政者,台灣現在的名嘴卻媒體與政治合一,以,名嘴”身分參與政治甚至主導政治,於是監督的功能衰退,執政者控制的權力更大,這是媒體與權力結合的另一種壞例子。

的確,在台灣“藍綠”對立分明,紛爭不斷的背景下,各大政黨搶占各種媒體平臺,進行“政治宣導”發揮輿論功效,也進一步加劇了台灣政治惡鬥的現狀。在此背景之下,一群有著媒體從業經驗、或者借助媒體發聲的專家、學者演變而來台灣‘名嘴”們,本著中立、客觀的基本准則,想要緩和日漸分裂的台灣社會。他們透過分析新聞事件,為普通觀眾撥雲除霧,揭開政壇面紗,捅破社會黑暗,看清事件真相。

台灣“名嘴”們的在台灣媒體上的角色,非常符合美國社會學家羅傑斯的研究,“大眾傳播分為信息流和影響流,信息流即媒介信息的傳播可以是一級的,它可以傢人們感覺的那樣直接到達受眾,而影響流的傳播則是多級的,要經過大大小小的‘意見領袖’的中介才能抵達受眾。”

其實,對華人社會來說,台灣最值得“展覽”的項目之一就是民主,而電視上的名嘴是台灣民主最成功的“衍生性商品”。台灣從1994年出現第一個談話節目一一《選舉大家談》,到2010年“五都”選戰硝煙彌漫,重大台灣時政事件,都可以見到台灣‘名嘴”們的身影。十幾年發展下來,這些評論時政的“名嘴”,透過電視、廣播,發揮的強大動員力量,更發展出一個全新的職業-一“政論名嘴”。

“名嘴”,這個台灣特殊的媒體產物,集政壇新秀、明星光環及政治“表演者”子一身,他們或是政壇人物的測溫計,肩負各類“放話”功能,或是民意代言人,傳達民眾想法。台灣受眾對“名嘴”們功過得失,評價不一,畢竟各路“名嘴”水準參差不齊。

檢視台灣媒體方面歷程,台灣名嘴基本上由幾種人構成,一是乎面媒體記者,跑新聞多年,由於信息的自然積累,往往熟知各新聞事件內幕以及脈絡,隨著台灣電視評論節目盛行,這批人自然就成了“名嘴”,如尹乃菁、楊憲宏、汪用和等;另一種是學者,學有所長,研究深刻獨到,媒體很自然就找上門,如江岷欽、姚立明、林火旺等;再一種是本身就是或曾經是政治人物,如邱毅、趙少康,陳文茜等,由於他們從政的經歷,可以深人淺出政壇風雲,他們對聽眾還有號召力,其言論具有-定程度的說服力。

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入發展,從民間到官方,從文化到經濟,企業界到新聞界,兩岸交流愈發常態化,甚至政治相關方面的交流也逐步浮上臺面。而兩岸活動熱絡,必然造就兩岸媒體交流密切交往。於是,借助這股東風,台灣‘名嘴”尤其政論“名嘴”“登陸”,早巳不是個案。和過去在台灣島內評議時政為主不同,台灣政論“名嘴”們在大陸媒體上,除了點評台灣時政,更多的是向大陸受眾講述台灣社會百態,扮演者資訊傳導員角色。

於是,透過“名嘴”這一媒介,大陸民眾對現代台灣的瞭解,更加直觀、深入;兩岸深層次互動,也成為可能,功能:獨具魅力的兩岸資訊傳導員

根據大陸資深媒體人章敬平的理論,專家、學者在媒體中出現的三種情形:其一,深度不夠,專家、學者湊,我們對某個社會現狀或者某個具有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行為事件,缺乏獨到看法的時候,於是,就采訪專家、學者,問他們怎麼看?其二,事實不夠專家、學者湊數。獲知了某個新聞由頭,但無法接近新聞當事人,對核心事實-無所知,或者知之甚少,為了避免新聞媒體競爭中“漏報”,編輯部往往會讓記者去找專家、學者說幾句。其三:新聞不夠專家、學者湊,當報道素材漸感稀缺,專家、學者本身會成為新聞媒體爆炒的新聞人物。

這樣的理論,幾乎可以照搬到如今出現在各類大陸媒體上的台灣名嘴。但在兩岸實際交流交往領域,台灣政論名嘴扮演的角色,除了以上三種情形之外,還有更重要的角色。但不可否認,在兩岸大時政的歷史空間中,盡管大陸媒體上出現的台灣“名嘴”還是少數,但誰也不可否認,“名嘴”們本身借助自身“能說會道”的優勢,在兩岸資汛傳導、增進兩岸深層瞭解方面功效作用。最明顯的例子,依託《海峽導報》而設立的台海網,因為固定有一大批名嘴“登陸”,諸多獨到的言論,在其成立後的很短時間內,立刻就成為大陸轉載率最高的涉台類新聞網站。

讓台灣名嘴“說話”,是大陸媒體前所未有的嘗試。相比早期大陸獲得台灣資訊的管道,涉台研究機構、高校研究人員等號稱智囊學者,台灣“名嘴”們更瞭解台灣社會、政治的動態進展。

與趙少康同批次最早進人大陸觀眾視野的,還有尹乃菁。按照尹乃菁的話說,她在台灣做“名嘴”,主要是用比較嘲諷、搞笑的方式來解讀政治,因為台灣政論節目太發達了,只能用,“別樣”的角度出發,才能抓住觀眾需求。這-點,台灣政治反串娛樂節目《全民大悶鍋》在島內“爆紅”,可以佐証。

而登陸的台灣“名嘴”們在大陸媒體上做節目,面對不熟悉台灣社會的受眾,很多時候他們會用白話方式,說故事模式來解讀嚴肅事件,讓大家知道到底台灣發生的了什麼事,隋。而這-點,是出現在大陸媒體上的台灣名嘴,共同的習慣。

後來常出現在深圳衛視《直播港澳臺》以及《海峽導報》中的汪用和,最初對不少大陸受眾來說,是這樣“全新面孔”。而其實在台灣,汪用和早已家喻戶曉,是非常著名的電視新聞女主播,是台灣最富有活力的“立委”周守訓的妻子。從著名主持人到針砭時弊的“名嘴”,汪用和希望自己能讓更多的大陸朋友瞭解台灣,認知一個真實的島內社會。

“兩岸人民要交流、溝通,媒體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透過媒體可以瞭解對岸,台灣經濟騰飛比較早,公民社會比較成熟,這些都值得大陸,借鑒。我們的作用就是消除兩岸之間的偏見、刻板印象。”汪用和身上,媒體人解惑授知的責任感,體現十分明顯。

未來:良性的兩岸至動之必須

雖然台灣政壇話題不斷,以LIVE (現場直播)形式請台灣名嘴上節目,已經成為大陸媒體新流行,但是對比台灣的政論節目,台灣“名嘴”功能的發揮還存在單-性的特點。台灣政論節目的形式十分活潑一一作為主持人,汪用和就曾經常打斷名嘴們的發言,因為台灣的政論節目節奏很快;而在大陸媒體上“發言”,基本上是一個人看著鏡頭,井然有序,沒有人會打斷你說話。而這,在很多台灣名嘴眼中,絕對是必須打破的定式。

而汪用和希望,未來在大陸當嘉賓時,能有越來越多的“交流感”: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名嘴的作用。

當然,在台灣高節奏的媒體環境中,受眾都很難心平氣和,而媒體上,參與者也都要變得心浮氣躁。如此背景下,反而透過大陸媒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