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福中要知福年青人要切忌急功近利 身在福中要知福年青人要切忌急功近利

幸福感,這是一個近年新風行的技術指標。近來許多國家、地區在衡量人民的生活時,不單只是追求人均GDP等硬指標,而是也加上了幸福感及基尼系數這些軟指標。如廣東省的《政府工作報告》,就以「幸福感」為號召,似是要與重慶市的「唱紅打黑」和「基尼係數」作一比拼。

早在二零零六年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將要正式啟動「澳門居民綜合生活素質第二期研究(二零零六)」的研究專題時,本欄就率先引進「幸福指數」這個新概念,並指出「幸福指數」已經成了國際潮流。二零零五年一月,與《科學美國人》齊名的《美國科學家》刊登了一篇文章,認為國家的強盛與否不應該只看國民生產皮額(GNP),而要同時包括教育和健康醫療指標,和國民對生活滿意度的指數。另外,英國「新經濟學基金會」公佈的一項「報告」指出,過去五十年來,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加快速,成績斐然,但按「MDP」的標準來衡量,英國的社會進步狀況卻在日益減弱。值得注意的是,「報告」認為,即使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GDP」就已不再是一個衡量進步的好指標。

「快樂指數」最早是由不丹國旺楚克發明的。不丹「人均GDP」只有八百美元,是屬於較為貧窮的國家。旺楚克登基後,反「GDP」之道而行之,提出「國民快樂指數」,認為人生需要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找到一個平衡。因此不丹沒有大力發展工業,國王下令大力保護覆蓋六成以上國土面積的森林,使得不丹的森林覆蓋率在亞洲名列前芧,人民生活在青山綠水之間。不丹經濟的主要支柱是通過水力發電,然後將電力出售給印度、以及旅遊業。不丹特立獨行的做法以及優美的自然風光吸引了不少旅遊者欲前往探個究竟,不過國王為保護環境不受侵蝕,不惜每年只發放六千個旅遊簽證,反使「不丹」遊在國際上的身價日高。國王認為吸煙不止是有害健康那麼簡單、他在全球首開紀錄,將煙草納入「毒品管理」,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全面禁煙的國家。不丹還在全國設立學校,保證兒童可以受到教育,並實施免費的醫療。旺楚克統治三十多年,雖然沒有把不丹變成一個富足的國家,但至少做到了使不丹國泰民安,不丹人生活得挺開心。

總之,「幸福指數」測量的是人們的幸福感,它是反映民眾主觀生活質量的核心指標。幸福感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內容:其一、它是人們對生活總體以主要生活領域的滿意感;其二、它是人們所體驗到的快樂感;其三、它是人們由於潛能實現而獲得的價值感。因此,幸福感是由人們所具備的客觀條件以及人們的需求價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個體對自身存在與發展狀況的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是滿意感、快樂感和價值感的有機統一。正確認識「幸福指數」與「GDP」指標之間的關係,對於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GDP」是體現經濟增長狀況和人民群眾客觀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沒有物質財富的積累和民眾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就談不上民眾的幸福感。大力發展經濟,不斷積累社會財富,是實現和諧社會的基礎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前提,也是提高群眾生活質量的必要條件。因此,我們應在重視經濟發展的同時,將「幸福指數」作為「GDP」指標的必要補充,使之成為考察社會和諧發展程度的重要依據。

澳門最近也玩起了「幸福感」的遊戲,理工學院和經濟學會最近進行了「幸福感」的調查研究,並公開了其研究成果。結果顯示,住大屋及月收入三至四萬元的受訪者幸福感最高,而年青人和本科生的幸福感都比年長者和中學程度以下的受訪者要低。澳門居民的平均幸福感為七十點三分,與香港的七十點一分相若。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看來,年長者除了生活安定,職業穩定等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心理感受,是比過去好得多了。實際上,以那些攝影愛好者展示的懷舊照片來看,那些年長者在年輕的時候,生活是十分艱困的。這可分兩部分來說,本地工人每月工資才幾百元,他們的童年大多有搓炮仗神香的經驗,與之相比,現在的生活可說是「天上人間」。另一部分是以內地移居澳門的人士,當時祖國大剛從「四人幫」的肆虐中走出來,已是經濟崩潰的邊緣。他們來到澳門後,除有較為富足的親戚可依靠者外,大多都捱得很辛苦。包括現在已在社會上出人頭地、身家豐厚者,當時大多是在黑沙灣馬場和新口岸的木屋區棲身,甚至是與豬同住。筆者在採寫《濠江青英錄》的過程中,就發現有不少現在已是人上人的政經名人,就是在這種環境中熬過來的。而在現在,不要說是那些事業有成者,就是一般市民,也大多過上較好的日子。雖然是比上不足,但與自己當年相比,卻是大為有餘。所謂「知足者常樂」,又夫伏何求?

其實,還有一個因素,令到年長者十分滿意現在的生活,那就是特區政府的以人為本福利政策。可以說,澳門特區的福利政策,是東亞地區最好的,十五年免費教育,關懷老人,還有現金分享等。不要說是內地居民羡慕得要命,就是一向不將澳門人看在眼裡的香港人,也眼紅了起來。那些曾持有過澳門證件的人,紛紛跑來澳門確認其身份,希望能分享到這個社會福利。

至於年輕人自感不幸福,就像澳門經濟學會理事長柳智毅所言,主要是他們眼高手低,對自己有較高的期望,也與他們的出路有關。實際上,不但是在澳門,就是在內地,年青人都希望在大學畢業後不久就可擁有豪宅靚車。現代大學生的確變得比過去更加愛慕虛榮。而在六七十年代的大學生雖然也會一邊讀書一邊兼職,但他們多屬是為了賺取學費及生活費;相反的,現代大學生卻是為了滿足個人的物質欲望。很顯然,整個社會風氣、觀念及態度的轉變是造成大學生有賺快錢、發大財的想法。大學還沒畢業,心裏就有了遠大的志向,一定要成為一個名利雙收的大老闆。但從學校真的畢業出來,面對現實的工作,並不像他自己想像中的那樣容易,又開始萎縮當初的初發心,最後導致待在家裏沉迷於網路,整天無所事事。這種社會浮躁的現象普遍存在。

青年人有物質追求,並不是罪過,經濟建設就是要讓大家都過上好生活,與過去那種豬屋狗竇徹底告別。適當的「憶苦思甜」是有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們得知今天的較為富足的生活來之不易,才知澳門回歸的好處。但又不能過於強調,否則就是不思進取了。

總之一句話,一步登天是不現實的,總要有一個奮鬥的過程。當然,政府也應注意照顧年青人的需求。這並非是向他們「派銀紙」,而是加強人力培訓,讓他們提高就業競爭力,及製定最低工資政策,興建適合新婚青年的經濟房屋等,使他們能有一個相對公平及有利的環境,自我奮鬥,自我拼搏,也能得到他們所要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