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陵設計建造始末

隨著近年來建築旅遊市場的日益紅火,人們開始注意起那些似明珠一樣散落在中華大地上的諸多經典建築。對於南京,人們關注的自然是那些建造於民國年間的近代建築,而開中國近代建築理念之先河的,自然要數位於南京東郊鐘山上的中山陵了。

在世界建築史上享有盛譽的南京中山陵,不僅是被中國人民尊為“國父”的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也是中華民國建都南京後最早興建的規模最大的紀念性建築。它既充分體現出濃鬱的中國傳統民族建築特色,又顯現了當時西方流行的建築理念。

那麼,中山陵到底是何人設計建造的,在設計建造中山陵過程中有著怎樣鮮為人知的往事,人們又是如何評價竣工後的中山陵呢?

初出茅廬的中標設計師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不幸在北京病逝。遵照先生生前要求歸葬南京東郊鐘山的遺願,南京國民政府決定建造中山陵。

同年5月13日,孫中山先生葬事籌備委員會通過了《徵求陵墓圖案條例》,決定向海內外懸賞徵求陵墓的設計圖案,並採用密封卷的方式進行評選。隨後,當時年僅32歲名不見經傳的青年建築師呂彥直,在潛心研究了中國古代皇陵和歐洲帝王陵墓等建制後,又根據《徵求陵墓圖案條例》的設計要求,並實地參照紫金山的地形特點,經過兩個多月夜以繼日的工作,終於精心繪製出“設計範界略呈一大鐘形”的平面圖和建築物的立面圖、剖面圖、透視圖等九張設計圖紙,以及一張祭堂的側視油畫。同時,呂彥直還撰寫了約1000字的《陵墓建築圖案設計說明》,對佈局、用料和色彩等方面提出了初步的設想。

9月19日,葬事籌備委員會聘請南洋大學校長淩鴻勳、德國著名建築師樸士、著名畫家王一亭和著名雕刻家李金髮等四位評判顧問,分別對僅標記暗號但不署姓名的中外建築師和美術家的應徵圖案進行評判,並寫出各自的意見。淩鴻勳、朴士和王一亭三人均評選標有“ ”形暗號圖案(呂彥直設計)為第一名,標“ ”形暗號圖案(範文照設計)為第二名。而李金髮則評選範文照的為第一名,呂彥直的為第二名。

最後,經過四位評判顧問協商後,最終認為呂彥直設計的方案“完全根據中國古代建築精神”,評選呂彥直獲得頭獎。同時,決定採用呂彥直的設計方案建造陵墓,並聘請他為陵墓的建築師。

中山陵設計建造經過

呂彥直在設計圖案入選後,受聘擔任中山陵墓建築師,主持繪製建築詳圖、選用建築材料、監工及工程驗收等事務。呂彥直立即著手編制初步概算,總數約為50萬兩白銀,後來限於經費的原因,經葬事籌備委員會討論決定,中山陵工程分兩個部分進行建造。

作為建築師的呂彥直心裏明白,要完成這樣一項巨大的工程,非有一流的營造廠承建則不能如願。於是,在工程公開招標的過程中,雖然有多家營造廠參與競標,但呂彥直卻都不是很滿意,因為他希望中標的那家營造廠並沒有參加競標。這就是曾建造過上海電話大廈、外白渡橋和南京南洋勸業會等經典工程的姚新記營造廠。對於這家營造廠,呂彥直不僅十分瞭解其營造實力,而且也曾有過多次愉快的合作。

既然如此,呂彥直一面延長招標期限,一面以他個人的名義寫信邀請姚新記營造廠前來投標。果然,姚新記營造廠不負呂彥直所望,在隨後由七家營造廠參與投標中以48.3萬兩白銀的造價名列第二,後經磋商終於以44.3萬兩白銀的造價承攬了中山陵的建造工程。

不料,在建造中山陵的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導致工程一度進展緩慢。為了加快工程施工的進度,呂彥直不得不奔波於滬寧之間,最後竟於1926年9月因辛勞過度,病倒在了上海的寓所裏。隨後,有關工程事務都委託給助手黃檀甫全權處理,但是關於工程技術上的有關事務,呂彥直仍然要親自裁決。1927年3月,北伐軍攻佔南京後,葬事籌備委員會由上海遷至南京,並增選蔣介石等七人為委員。隨後,呂彥直也來到南京出席葬事籌備委員會議,並敦促中山陵的第二部工程迅速上馬。兩部工程同時進行,雖然進展十分順利,但那時的南京已是嚴寒時節,為了使工程能夠按時竣工,雖然大雪盈尺仍照常施工。而作為中山陵的總建築師,呂彥直竟拖著虛弱的病體,不分日夜地在工地上巡視督促。

然而,就在中山陵工程將要付諸驗收交工前,一代建築大師呂彥直不幸於1929年初病逝。

1930年6月11日,國民政府為了表彰這位傑出的建築大師,特向全國發佈了第472號褒獎令,全文如下:

總理葬事籌備處建築師呂彥直,學事優良,勇於任事,此次籌建總理陵墓,設計詳圖,昕夕勤勞,適屆工程甫竣之時,遽爾病逝,眷念勞勩,惋惜殊深,應予褒揚,並給營葬費二千元,以示優遇。此令。

1931年,中山陵管理委員會為呂彥直立了一通紀念碑。在這通石碑的上半部,是建築大師呂彥直的半身像,這是由孫中山大理石臥像的作者、捷克著名雕刻家高祺製作的;在石碑的下半部,是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先生手書的碑文,碑文曰:“總理陵墓建築師呂彥直,監理陵工,積勞病故。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於(民國)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1930)議決立石紀念。”據說,這通石碑原來安放在中山陵祭堂西南角的休息室內,但在抗日戰爭中卻不知去向,至今下落不明。不過,巍巍中山陵昭示著這位建築大師的不朽功績。

中西合璧的獨到意匠

那麼,呂彥直設計督造的中山陵到底有著怎樣的非凡價值和驚世特點呢?

由呂彥直設計的中山陵,既繼承了傳統又有創造性的突破。在設計中,呂彥直結合紫金山山坡的地形地貌,沿一條中軸線巧妙地佈置各個單體建築,包括牌坊、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並用大片綠地和寬大的石臺階,把這些體量並不算大的單體建築,組合成為一組莊嚴肅穆而又雄偉穩重的整體建築群。同時,呂彥直還一反傳統的帝王陵墓的建築慣例,沒有設置石象生和神道,其主體建築祭堂雖採用了傳統的造型,但卻把平面設計成方形,突出了四個角墩,而屋頂則採用藍色的琉璃瓦,牆體採用花崗石,結構採用鋼筋混凝土和鋼架,簷下又採用石料製成的中國古建築中特殊的構件——斗拱。在室內的裝修上,祭堂的護壁及柱子都採用黑色的花崗石,襯托著孫中山先生那白色的大理石雕像,顯得十分肅穆而莊重。

對於呂彥直的這一設計,後來有專家總結認為共有四個特點:一是結構完整,聚散巧妙。設計中結合鐘山的形勢,把孤立而尺度不大的牌坊、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貫穿於一條中軸線上,用大片的綠地和寬廣的石階,聯成一個大尺度的整體,顯得莊嚴而雄偉。二是中西一體,珠聯璧合。墓壙置於祭堂之後,合乎中國傳統觀念,祭堂採用中國宮殿式建築為基調,吸收西洋建築之長處,墓室則完全採用西洋建築做法,兩者結合可謂天衣無縫,同時運用牌坊、陵門、碑亭等中國古代陵墓的傳統形制,再飾以華表、石獅、銅鼎等部件,使整個建築群既富有中華民族特色,而又別具一格。三是氣勢磅礴,視角見奇。陵墓建築在山坡上,用392級石階相連,石階中綴以八個平臺,坡度逐漸加大,視角不斷變換,例如由博愛坊望祭堂仰角為9°,而從碑亭望祭堂仰角則為19°,瞻仰者緣石階拾級而上,莊嚴肅穆之感,景仰崇敬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而到達大平臺,再回首俯視,卻不見石階,僅見平臺連成一片,如同平地一般,令人嘖嘖稱奇。四是簡樸莊重,寓意深遠。建築古雅純正,結構樸實堅固,色彩莊重,整個建築佈局呈一大鐘形,“尤有‘木鐸警世’之想”(淩鴻勳語),“適成一大鐘形,尤為有趣之結構”(李金髮語),“形勢及氣魄極似中山先生之氣概及精神”(王一亭語)。

(竇忠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