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兩岸“經濟紅利”

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日前在上海商定,兩會領導人第六次會談於2010年12月21日在臺北市正式舉行,並將簽署《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及確認投資保護協議的階段性成果內容。

自2008年6月以來,兩會領導人已順利舉行五次會談,相繼簽署十多個合作機制性文件。相關臺灣研究專家分析,“和平紅利”給兩岸關係帶來的重大轉折有目共睹,而此次會談必將為進一步促進雙向投資便利化帶來實質性的進展。大陸與臺灣雙方應堅持深化交流的原則和方向,推動完善有利於兩岸關係的經貿政策,力爭將更多“利好”落實到島內基層民眾。

經濟“暖流”帶來福祉

自今去6月《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以來,大陸與臺灣之間的一系列產業合作機制效應逐步顯現,推動兩岸經貿交流更上層樓。

來自臺灣有關方面的最新統計顯示,截至11月底,大陸企業赴台投資案宗數首次破百,達到101宗,總投資額達到1.35億美元;投資領域覆蓋了從批發零售、資訊及通訊傳播、餐飲、塑膠製品到住宿服務等13個行業和領域。

臺灣投資審議機構有關官員張克成日前在廣州表示,大陸赴台投資正式啟動以來,進展順利。事實顯示,“兩岸雙向投資,將產生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的效果”。

不僅是工商業合作蒸蒸日上,在農業、旅遊業、金融、保險業等領域的兩岸交流,也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在旅遊業方面,截至12月3日,大陸居民今年赴台游已達109.5萬人次,全年達到120萬人次目標應沒有問題。

由於兩岸關係緩和特別是ECFA的簽署,為臺灣經濟注入了強勁發展動力,大幅推動臺灣產品出口,拉動島內消費市場和消費信心的回暖。

臺灣當局財政主管部門最新統計顯示,去年1至11月,臺灣地區出口總值達2508.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6.6%;其中,臺灣對大陸及香港出口達1049.3億美元,在出口總值中所占比重為41.8%,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臺灣“中央大學”最新發佈的調查顯示,今年11月份島內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81.66點,連續6個月呈上升態勢,並創2004年3月以來新高。分析人士認為,調查結果顯示民間消費力度可望明顯增強,有助支撐明年臺灣的經濟增長。

同時,兩岸經濟往來的不斷便利化,也為大陸同胞帶來更多臺灣優質產品、先進技術、管理經驗、高端人才以及發達的商業理念。

在兩岸經濟暖流的滋潤下,臺灣島內民間投資增長超過預期,不少島內外研究機構均預測臺灣今年的經濟增長、投資環境將表現出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對臺灣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值從7月的7.7%上修至最新發佈的9.3%,並預言到2012年臺灣經濟有望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將去年臺灣經濟增長率上修至8.15%,預測今年民間投資可望增長23.69%,創下2004年以來新高。

“經濟紅利”有待“發酵”

事實證明,ECFA等一系列兩岸經濟合作機制,正在幫助臺灣經濟迅速回暖。然而,兩岸經濟的熱絡往來在島內卻似乎未得到充分回應。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副教授孫雲指出,按照常理,兩岸關係緩和、臺灣經濟回升,應能增進臺灣民眾對大陸的瞭解,拉近臺灣民心民意,對兩岸關係形成進一步的“加分”效應。但觀察近期五都選舉特別是南部二都選情,藍營積極“拼經濟”的成效,卻未能撼動臺灣不少基層民眾的本土意識,南臺灣甚至仍舊“鐵板一塊”,這或許說明,當地民眾尚未感受到兩岸開放帶來的個人“利多”。

事實上,近年來大陸出臺的各項兩岸經貿政策,始終堅持尊重臺灣民眾利益、為臺灣民眾尤其是基層民眾謀福祉的原則。為保護臺灣弱勢產業和群體,在ECFA早期收穫清單中,臺灣相關工業敏感產品、弱勢產業與農產品均未納入早期收穫清單,充分體現了大陸一心要將“好事辦好”的信心和誠意。

但必須承認,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下,臺灣弱勢產業雖未納入ECFA早期收穫清單,短期內不會受到大陸產品衝擊,可長遠來看也必將面臨來自國際市場的巨大競爭壓力,這是由臺灣部分傳統產業的自身特性所決定的。

據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調查,在全球化過程中,必然造成部分產業得利、弱勢產業受損,臺灣傳統的制鞋、紡織、成衣、箱包家電等十大產業將受到的衝擊最大。

臺灣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丁仁方教授指出,整理這十大產業受到影響的程度及主要分佈的區域,可以看出它們分佈在以臺灣中南部為主要的區域。據臺灣經濟主管部門統計,對貿易自由化具有高度敏感性的毛巾、寢具、織襪、內衣、毛衣、制鞋等六大產業,主要聚集于雲林縣、台南縣、彰化縣、台南市等地,受影響企業約1753家,受影響人數4.21萬人;對貿易自由化具有一般敏感性的成衣、泳裝、箱包、家電四大產業,主要聚集於台中市和台中縣沙鹿鎮,受影響企業約1716家,受影響人數6.33萬人。

近年來,臺灣中南部更是面臨製造業外移導致的產業群聚解構困境。就臺灣整體而言,南部地區的化學材料、石煤業、機械設備、運輸業、電子與精密器械業之企業數減少幅度最大,僅電子業企業家數在2004年~2005年間減少幅度就高達36.5%。

丁仁方認為,在製造業外移、轉型升級步伐緩慢等因素影響下,臺灣傳統弱勢產業經營狀況如果再無實質轉變,其影響必將在“三中”議題中發酵。

“三中”議題即“中南部、中低收入、中小企業”,其中最關鍵的是“中南部”議題。由於臺灣中南部基層民眾本來對於大陸、對兩岸關係緩和就心存較多疑慮,如果經濟上不見起色,其怨氣很容易被綠營操弄和策動,轉變為對兩岸經濟開放的反對立場,使國民黨透過簽訂ECFA帶來的經濟效益消弭於無形。此次“五都”選舉的過程中,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這一傾向。

然而從長遠來看,臺灣對弱勢產業實行的保護政策,將使其無法邁開自由貿易的步伐,而在國際貿易中日益陷入不利的境地。

去年9月,日本與印度簽訂自由貿易協定;10月,韓國與歐洲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臺灣在電子、信息、農漁業產業領域與韓國、印度、日本等國均具有相當程度的競爭性。隨著日本、歐盟、印度等主要貿易夥伴與有關國家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以及大陸與東盟協議陸續生效,臺灣的出口產品將面臨更大壓力。

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臺灣研究所研究員陳蘋認為,如果臺灣不開放自身市場,其結果必然是得小利而失大利。相反,如果臺灣加快邁向自由貿易的步伐,不僅將促進臺灣傳統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其儘快融入國際市場的舞臺,對臺灣經濟的未來也有著積極的意義。

惠及更多臺灣基層民眾

受訪專家指出,隨著經濟資源整合步伐的加快,兩岸經濟關係正逐步進入“互利雙贏”的良性循環局面。但ECFA帶來的實質利益,要讓島內廣大基層民眾普遍受益,還待時日。如何擴大經濟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外溢效果,是今後發展兩岸經濟關係應予以重視的問題。

其一,大陸方面需要進一步落實、完善各項“惠台”政策,注重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大陸方面必須考慮後續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島內更多的中小企業、基層民眾,特別是南部農民或居民積極參與到兩岸共同的事業中來,拓展生涯的規劃空間,創造出實實在在的“實質利益”。也就是說,讓利的成果要惠及更多的臺灣基層民眾。

其二,在經濟整合過程中實現利益最大化和傷害最小化,需兩岸共同努力。

臺灣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汪明生建議,大陸方面需要不斷完善、發展對台政策,擴大臺灣“三中”階層層面持續的雙向交流,一方面讓臺灣除台商以外將近五成(尤其是南部基層)未曾到過大陸的民眾得以更方便地親眼目睹、親身體會大陸各地在經濟發展與地方建設上的突飛猛進與具體成效;另一方面應讓更多的大陸同胞實地瞭解臺灣(尤其是中南部)各地的風土特色、民情文化及開放社會,這是近年來以及今後長遠兩岸互動發展中的重要作為。

“最近兩岸各地積極辦理各項論壇與批次採購所獲致的項目合作與開放承諾,應是極具意義的進展突破。大陸對台‘多管齊下’、更具開拓性和創新性的政策作為已是大勢已趨、呼之欲出”,汪明生說。

從中長期而言,島內競爭力較弱的如家電、鞋業、成衣、陶瓷面磚、石材等產業,將來必須面對轉型升級的壓力。有關主管部門應及早建立“弱勢產業監測機制”,適時提出因應配套措施,避免產業界不必要的恐慌,以及引起反對者的借題發揮,以此增加民眾對兩岸經濟合作機制的信任感。

其三,臺灣方面必須增強化解矛盾的能力。相關學者指出,臺灣經濟所面臨的問題,是其本身經濟結構深層次的問題,要從根本上擺脫困境,更多的應該由臺灣社會內部去解決,大陸市場只能是助力而非主力。

臺灣當局已經承諾照顧受到衝擊的產業及弱勢群體。如臺灣經濟主管部門編列新臺幣950億元預算計劃,以10年為期,輔導受到“ECFA”衝擊的產業升級轉型,其中約一半是用於保護勞工的政策。就長期而言,臺灣廠商仍需持續進行產業的創新升級,通過大陸政策市場的保障來杠杆資源、發展品牌、營運全球,才足以持續臺灣的競爭優勢,爭取臺灣長遠利益。

其四,穩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是爭取臺灣民心。兩岸的交流與合作,不應只是利益通,更關鍵的是感情通、心靈通。陳蘋指出,兩岸的交流需要從“利益共同體”向“命運共同體”轉型,應以逆向思維認真研究臺灣民眾的疑慮;確實瞭解臺灣的民之所思、民之所欲;要用一些更貼近臺灣民眾需要的、更實際的東西來拉近距離,在兩岸經濟合作創建機制化、制度化發展的進程中,探索出雙方建設共同家園的相處方式。(胡蘇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