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為什麼愛夜市 夜夜都是“世博會”

台灣的地方文化非常多元,剛從精品店逛出來的女孩轉身就進廟裏拜拜,乃是台灣社會司空見慣之事,尤其是都市人,一個人往往體現出多種樣貌,所謂幹人萬面,若要找個尋找最多、最真、最原始“台灣臉”的地方,當然要去夜市。

有“城”無“市”不成其為”城市”,自古以來,夜市就是城市繁華的象徵,唐代王建便這樣描述過揚州夜市: ”夜市幹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兩宗市坊分開、宵禁取消後,夜市之盛更是一時無兩,也造就了中國最初的“小資”,尤其是南宗的臨安城,夜市接早市,通宵達旦,日日如此,且小吃已經成為夜市最重要的特色;千年而下,夜市依然興旺,雖然與“滿樓紅袖招”的風情不太一樣,但其情調依然是跟滋味並駕齊驅的兩大招牌。其中,台灣夜市風頭之勁,是其他省市和地區難以企及的,甚至,單從小吃來看,今日的台灣夜市仍與宋代都市夜市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夜市安頓夜生活

台灣的夜生活很豐富,晚上12點算是夜生活的開始,而這個時間,恰好是肚子餓想吃夜宵的時間,夜市當仁不讓地成了最佳消夜場所。

台灣夜市可追溯到清朝末年的廟會與市集,大都因地緣之便而成型,最早出現在舊市中心,如臺北大稻埕。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台灣夜市就成了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最初是小吃攤聚集地。因為當時台灣製造業快速發展,上晚班的人多,下了夜班吃一碗小吃,吃得出幸福的感覺。久而久之,夜市也就成了一種不可或缺的生活,而且由於這個源起,台灣夜市一開始就每晚都開,而非趕集式的定期夜市。有大把營業時間做保証,夜市自然也就更加容易形成特有的夜市文化。譬如說,華西街觀光夜市舊稱“蕃薯市”,最大的特色是以蛇肉、鱉肉等特殊肉類為小吃原料。因為清代時這裏離碼頭很近,娼寮、酒樓聚集,所以帶動了所謂“以毒壯陽”的蛇店、鱉店,這也是華西街觀光夜市擁有“蛇街”美名的由來。

台灣夜市分三種:一種是商圈夜市,多由商圈延長營業時間而來,商家多有店面,也有攤販在路邊營業,都會區找空地開夜市不易,所以多為商圈夜市,如逢甲夜市;第二種是觀光夜市,是經當局設計規劃的夜市,配以當地特色來吸引遊客,如臺北饒河街夜市、台中中華路夜市;第三種是流動夜市,多在市區空地或市郊營業,只在特定日期營業,商家全為攤販,傍晚時到達場地,午夜過後全部撤除,這種夜市在鄉間比較常見,商家可以跟趕集一樣在各鄉鎮間遊走。台灣夜市的營業時間不統一,但多為傍晚開放,淩晨二四點關閉,也有通宵不打烊者。

由北到南,從東到西,台灣每個縣市都有紅火的夜市,只要是交通便利的地方或學校附近,幾乎都會形成知名夜市。夜市主要供應各式小吃和珍奇貨品(如衣服、書包、鞋子、工藝品、文化創意產品),還有供玩樂的小遊戲。其實可以說,夜市見証了台灣經濟的起飛,是台灣奇跡的一個碩果。

夜市是吃出來的

台灣夜市的最大特徵是什麼?地大、人多。人多了,最大的問題就是吃飽肚子,在台灣,夜市基本是靠小吃撐起來的。

何謂小吃?小吃介於“飯”與 “菜”之間,可以飽食,卻不至花費太多,特別適合快節奏的都市人享用。所以當大肆鋪張做一餐顯得不值的時候,夜市小吃自然走進了都市人的晚餐系列。恰好,對於小吃攤販而言,經營“少而精”的小吃遠比研究”大而全”的宴席來得容易,供需雙方一拍即合,加上台灣有豐富的海產和水果,天生就是一個美食天堂,於是,都市越發達,小吃越繁盛。在台灣,從來不用擔心肚子餓,半夜三四點出門,也能很快買到好吃的。

除了供需皆便利之外,小吃有很多的附加價值:小吃名稱簡單不做作,透著一股子讓人愉快的率真,蚵仔煎、花枝羹,簡單的名稱,食材、做法一目了然,即使是棺材板、青蛙下蛋這種比較委婉的名稱,其實也委婉得夠鄉野;小吃的味道鮮明、直奔主題,像是臭豆腐,只是現場油炸原料,配之以泡菜和醬,不像餐廳中食材繁複,臭豆腐都講究個優雅之氣;小吃的地方特徵更明顯,夜市小吃常以地方特色招徠顧客,彰化肉圓、台南沙卡裏巴的棺材板等乾脆就冠上了地名,夜市也就成了遊子的情感寄託。

夜市小吃的魅力不僅與小吃本身有關。逛夜市意味著有一個特殊的時間和空間,讓人們遠離規矩和步調,放肆地做一回自己,在這裏,你能看到人們的另一張臉:趿拉著拖鞋就出街亂逛,左手關東煮、右手鹵昧、嘴裏煮玉米,滿足地回來,是典型的夜市範兒,人們並不會覺得失禮,因為夜市是個永不掉價兒的地方。

一個夜市一晚常有上萬乃至多達十萬的人流量,堪稱摩肩接踵,而差不多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小吃都可以在夜市吃到,譬如在師大夜市可以吃到韓國菜、意大利菜和希臘菜,甚至能買到比利時啤酒--人多、小吃多這兩個特點讓人忍不住把夜市看做“小吃世博會”,而且是每夜開一個。人擠人,不見得會舒服,但人們卻樂此不彼,也許夜市文化正是廟會文化的延續,害怕寂寞、喜歡看熱鬧與參與熱鬧的國人性格在這裏一覽無餘。所以,即使有些臟亂,反而顯得更生活,而越是排長龍的地方,人們越愛擠過去,有時跟味道無關,圖的是個情調。因為夜市小吃分量很足,一個人吃比較虧,所以逛夜市一定得約上兒個人,每樣小吃都分著嘗點才有昧,而那些在矮桌矮凳之間共享小吃的台灣人,宛如牛夜裏跑出來吃大排檔的廈門人,這個時候,氣氛最重要。

在上萬人同時大祭五臟廟盛況刺激下,大部分人會把養生專家“過了八點不能進食”的忠告拋之腦後,即使正在減肥的女同胞也會在群體極化效應作用下降低“犯罪感”,難以抗拒誘惑地開吃。像是張清芳就曾被拍到與老公一起在兩小時內連掃八攤,堪稱老饕界的巾幗英雄。而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宣傳期明星本應在“吃”上百般禁忌,卻大都是夜市的忠實粉絲,他們總不會是去看別人吃東西以促進“精神減肥”的吧。

一站式的玩樂場

來夜市的人,一般沒什麼特定目的,關鍵在於一個”逛”字,也許本來沒打算買什麼,只是“來打醬油的”,結果卻吃了一肚皮、拎了一大袋,飽足而歸,不怪誰,實在怪台灣夜市太誘人了。

夜市是一個集吃喝玩樂為一體的一站式消費場所,有多種多樣的美食吸引著人們的味蕾,也有各種各樣的好玩意兒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和耳朵。台灣夜市興起於擔當夜宵角色的小吃,而有了人潮之後,各武各樣的小販也就慢慢聚攏過來,規模愈來愈大,變成什麼都有的超級夜市。而要在這裏立足,首先一定要便宜,一份5元(新台幣,下同)的鹵昧、一支10元的太熱狗、一個2元的鍋貼,會讓並不很餓的逛街客也忍不住心動。

夜市平價是歷史傳統。土世紀70年代中期,台灣遇到石油危機,訂單被退,工廠倒閉,夜市就成為切貨(以超低價購買大量商品,但絕不能退貨,如有瑕疵品只能自行處理)及低價商品傾銷地。這個傳統延續至今,今天的夜市仍是外貿瑕疵品銷售中心、島內小製造廠產品銷售中心,東西一直很便宜。即使後來,精品名牌也進了夜市,還是要強調平價,才能在夜市生存下來。當然,平價只是相對店面而言,跟平時街上的流動攤販相比,夜市談不上什麼價格優勢,畢竟夜市裏攤販固定,成本要比”遊擊隊”高。

既然夜市東西相對便宜,夜市也就難免失序,諸如出現盜版、仿冒品之類。面對盜版碟,作為當事人,不小心逛到此地的明星,著實不知該為有人盜自己版慶幸還是生氣。

當然,在夜市混是不能沒有特色的,夜市也是一個創意中心。像是台灣師範大學學生會把藝術的想像融合時尚的設計,做--些小東西,來帶動流行風,近水樓台的師大夜市當然成了學生流行創意發源地,這裏形形色色的小飾品與當季流行服飾,那些獨特的創意、款式,讓人愛不釋手。

因為台灣加工業十分發達,台灣夜市上的衣裳、鞋帽、鐘表、箱包、玩具、飲品以及日用百貨,絕大多數是本地產品,價廉物美,卻又緊跟流行時尚,很受工薪階層和遊客的歡迎。而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物品,在夜市也多半可以尋得,在這裏甚至可以買到古董。除了買東西之外,各種遊戲也是夜市的必備項目,如射箭、打槍、套瓷器、撈金魚、撈水球、打彈子、打氣球、投籃機、小電玩、投棒球、露天卡拉0K。凡此種種,恰如台灣本±音樂教父施文彬所唱, “時代咧流行什麼,若來這攏會看見。”

於是,先玩遊戲,玩累了吃東西,吃完了逛街淘寶,走累了還可以享受台灣道地的腳底按摩馬殺雞,然後回家,成為最合乎“統籌方法”的黃金路線。台灣夜市的台灣味兒正宗而濃厚,也就成了外來訪客最值得一賞的地方,夜市順理成章成為台灣拼經濟、拼觀光的”拳頭產品”。事實的確如此,無論台灣遊的行程怎麼趕,大陸團都會帶遊客進夜市,大陸遊客出手豪闊,常為攤販津津樂道。

古裝戲中常演到,江湖藝人攜帶十八般武器走南闖北、走街串巷地在街頭賣藝,常遇見收保護費的地頭蛇,由此演繹出一段段或感人或雷人的故事。於今,街頭賣藝這個古老的職業仍在台灣延續著,不同的是,現在藝人的“武器”大都改成了樂器和歌喉, “西單女孩”的故事每天都在台灣上演,而他們的背後寫著的似乎並不是無奈。在台灣,街頭賣藝是一千很夯的副業,從夜市到西門町,從捷運站到中山紀念館,隨處可見街頭藝人,他們有的變魔術,有的耍雜技,有的演啞劇,有的給人畫像,不過,最普遍的還是抱著吉他在街頭賣唱。

所以,如果在夜市中看到一兩組忘我演唱的年輕人,幹萬不要太驚詫,他們都是持証上崗的合格藝人,未來說不定有一天,你會在上電視的流行新星中看到他們的身影。

當然,在這裏,看到著名酌政客在拜票,看到認識的明星變老饕,看到熟悉的節目在錄制,看到疑似娛記的傢夥在尋找目標,都不需要太驚奇,因為,這也屬於台灣夜市舉世無雙的生態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