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通脹 “食物銀行”的作用應當進一步擴大

子悠

繼上月底特區政府調升最低維生指數,增幅約為13.6%,以幫助市民應對通脹,改善生活品質後。特區再出“實招”,計畫將社會工作局開辦的“食物銀行”服務(即短期食物補助計畫)以公開招標形式委託一家民間社團營運。希望供助社團的網路擴大服務範圍,加之早前政府亦公佈將“食物銀行”的入息上限調升至最低維生指數的一點五倍,當局預計改變運營方式後,“食物銀行”的申請人數將比現時增加六成,約每月增加五十六人。雖然整體數量上仍不算是太大,但是相信這些增加的申請人士將會是最為迫切的需求者,對緩解底層市民的通脹壓力作用絕對不可忽視。

“食物銀行”計畫是特區政府在2008年提出,經過多方考察、研究之後,原本計畫又明愛、街總、工聯、婦聯四個社團負責運營的計畫因應2009年7月實際推出服務時的經濟情況,調整為社會工作局獨自運營。為面對突發性入不敷支的貧困人士,提供個人或家庭的短期性食物補助服務。經過一年多的運作之後,局方總結稱,求助居民確不多,上季亦只有一百多人。認為交由民間社服機構營運,透過他們的網路可接觸到更多有需要的居民。因此決定本月內以公開招標的形式,委託一家民間社服機構承辦此項服務。對此,本澳社團普遍表示支援,認為民間社服機構擁有較廣闊的基層服務網路及多元的接觸管道,且一直以來都在協助當局發掘及轉介服務物件,把“食物銀行”交予民間社服機構營運將更具彈性。更能因應申請者的實際需求,靈活處理。相信將可説明更多有需要的人士。同時,民間社團在要求社區力量支持方面更具優勢,在動員支持的過程中,有助推動居民共同參與關愛弱勢、關懷社區,對構建和諧、互助社區有很大幫助。

可見,“食物銀行”此次將要進行的轉變不只是“官辦”到“民辦”一個簡單的運營方式的轉變,其服務範圍在有望深入和擴大的同時,倘若配合運營方式上的轉變將可發揮更大的作用,不再僅僅局限於對弱勢群體短期食物需求的支援上,亦可能成為一種官民合作抗通脹,構建新型扶貧措施的試點。

在國際上,“食物銀行”源於減少生產過剩導致的浪費,它起源於美國,後經加拿大傳入歐洲。起因是,在歐美發達國家,浪費與饑餓是個並存的現象。一方面,由於物質的極大豐富,社會上存在大量的浪費現象。如各超市中那些即將過期、但又賣不出去的食品就需要花費不少的資金進行處理和銷毀;大量剩餘農產品的加工處理同樣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歐盟國家歷史上就出現過因農產品大量過剩,無法處理,而不得不將成噸的牛奶與黃油倒入大海的情況。與此相對照的是,由於種種社會問題與分配不公,喝不上牛奶、吃不到黃油的窮人也大有人在。在這種情況下,一批熱心于慈善事業的志願者便自發組織起來,成立了所謂的“食品銀行”即食物銀行。因為在他們看來,與其將這些剩餘食品白白扔掉或是耗費資金處理掉,不如將它們收集起來,免費發放給那些忍饑挨餓的街頭窮人。這樣既減少了浪費,又幫助了窮人。可以看出,其主要的食品來源是團體及私人捐助。這與本澳現行“食物銀行”計畫政府斥資運營的模式不盡相同。雖然政府出錢模式在食品的數量和安全供應商更有保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並不如團體、個人捐助的模式發揮的節約作用大。因此,在未來的運營中可以考慮將兩種方式結合,首先鼓勵團體和個人慷慨捐助,然後根據收到的捐助情況,以政府資金補充不足,豐富食品的數量,讓需要者有更多的選擇。

同時,筆者認為,未來“食物銀行”計畫在改變運營方式後,可以推出更為針對性的服務,尤其是對貧困長者或者病患者,因為餐飲支出是他們相當大的支出。可以根據其需要提供更為營養的配餐。而且可以選擇與餐廳、食肆合作,以餐券形式讓其選擇方便的就餐地點。

不管是“官辦”還是“民辦”,“食物銀行”在運作過程中總歸是需要一定的人力資源。而這正是本澳一直所緊缺的,所以亦可以在引入義工服務的同時,鼓勵部分接受服務的人士成為工作人員,力所能及的再為其他有需要人士服務。這一方面可以起到以工代賑,鼓勵他們重拾信心的作用,又可以讓其他有需要的人士更容易接受“食物銀行”的援助。

其實,除了運營模式上的轉變之外。要想“食物銀行”更好、更多的説明到有需要的人士對抗通脹。還需要在具體操作方式上予以改進。雖然社團的服務網路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有需要人士,但是如何讓這些人士接受“食物銀行”的援助還是需要技巧的。不單是進行宣傳說明,讓他們瞭解“食物銀行”,在申請程式上簡化,方便他們申請。更需要注意的是整個過程中保護他們的尊嚴,讓他們感受到全社會的關懷而非憐憫。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整個運營模式的轉變應當加快、加緊完成,並且開展工作。不要再等到通脹壓力減輕了,需要援助市民減少了的時候才真正開展起來,那樣的話實際效用也已經大打折扣。只能是再次出現“實際申請人數少於預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