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慶祝百年校慶 胡錦濤寄語青年顯本色

【本報綜合】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週年大會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主席胡錦濤表示,中國高等學校要把提高品質作為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他又對青年學生提出三點希望,強調在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基準之上,要保持個性,彰顯本色。

胡錦濤:提高品質為教改最核心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電,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週年大會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習近平、李克強等出席慶祝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時表示,中國高等學校要把提高品質作為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

胡錦濤指出,清華百年曆史又一次表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類進步為己任,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堅持以人為本,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推進改革創新,我們的大學就能獲得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就能源源不斷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胡錦濤表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礎。不斷提高品質,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必須始終貫穿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各項工作之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品質,要做到4個“必須”:

——必須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準,堅持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必須大力增強科學研究能力,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積極提升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努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積極貢獻;

——必須大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自覺參與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自覺參與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自覺參與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為社會提供形式多樣的教育服務;

——必須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積極發揮文化育人作用,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

胡錦濤強調,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高水準大學,是我們建設人才強國和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舉措。要以重點學科建設為基礎,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以創新能力提高為突破,加大支援力度,健全長效機制,鼓勵重點建設高校成為知識創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試驗田、擴大開放的橋頭堡。

胡錦濤三點希望寄語青年學生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電, 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週年大會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給清華大學同學們和全國青年學生提出三點希望,強調在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基準之上,要保持個性,彰顯本色。

這三點希望包括:

——一要把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加強自身思想品德修養,立為國奉獻之志,立為民服務之志,以實際行動創造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的業績。

——二要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做到勤於學習、善於思考、勇於探索、敏于創新,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切實掌握建設國家、服務人民的過硬本領。

——三要把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實現思想成長、學業進步、身心健康有機結合,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負重任的棟樑之材。

胡錦濤強調,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廣大高校教師要切實肩負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充分信任、緊緊依靠廣大教師,形成更加濃厚的尊師重教社會風尚,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

從清華學堂到新世紀清華大學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電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是清政府利用美國“退還”的一部分庚子賠款創辦的一所留美預備學校。

辛亥革命爆發後,清華學堂改為清華學校。1925年清華改辦大學,成立大學部,增設研究院國學門(通稱“國學研究院”)。“四大國學導師”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曾執教於此。

1928年夏,清華學校由國民政府接管,命名為“國立清華大學”。翌年,留學生美預備部結束、國學研究院停辦,清華由一所留美預備學校轉變為一所獨立的綜合大學,開始在中國高等教育界嶄露頭角。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清華大學南遷,先在湖南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合組長沙臨時大學。不久,戰火逼近長沙,次年長沙臨時大學西遷至雲南昆明,改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並於1938年5月正式開學。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西南聯大薈萃北大、清華、南開三校精英,以教授水準高、學風校風好、民主空氣濃、進步力量強、為中國培育了大批人才而蜚聲中外。

1952年6月,中國高等院校進行大規模院係調整。經過調整,清華大學設置機械製造、動力機械、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建築、電機工程、無線電工程和石油工程(1953年調出)等8個係共22個專業及15個專修科,由一所多院制綜合大學轉變為一所多科性工業大學。

2001年至2009年,清華先後成立醫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航太航空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成為一所擁有理、工、文、法、管理、藝術和醫學等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

目前,清華大學設有建設學院、土木水利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資訊科學技術學院、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法學院、美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醫學院、航太航空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等15個學院55個係,

清華大學百年來雲集了一代代名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朱自清、聞一多、吳宓、張奚若、潘光旦、馮友蘭、吳晗、陳岱孫、葉企孫、吳有訓、周培源、熊慶來、華羅庚、劉仙洲、張之高、梁思成、馬約翰等各領域著名學者都曾先後在清華執教。

該校先後為中國培養了近17萬名各行各業的骨幹。據統計,新中國成立後清華畢業或曾在校工作過的校友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330人,工程院院士144人,“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14人,省部級以上幹部超過280人,其中曾任和現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