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胡吳會」在例常中蘊含特殊意義

按照「國共平臺」的慣例,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昨日在北京會見了率團赴大陸出席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這是胡錦濤自二零零八年五月以來,第四次會見吳伯雄。為了這次會見,胡錦濤改變原定的安排,在會見結束後增加設宴招待環節,並在宴會前再進行一次非正式的會面,兩人談及了一些較為敏感和時效性較強的議題。顯見胡錦濤對這次「胡吳會」的重視,也折射了這次「胡吳會」進行時,台灣地區頗為敏感複雜的政治態勢背景。

實際上,這次「胡吳會」是在兩岸關係發展進入承前啟後的關鍵時刻之際進行的。因為明年初亦即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舉行之前,台灣地區將要進行領導人換屆選舉;而在目前,執政的國民黨和在野的民進黨都已決定了參選人,國民黨是否能繼續執政,現時仍是未知之數,因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景將會遇到某些變數。對此,國共兩黨都應及早做好因應準備,以保證無論遇到何種情況,都能繼續沿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而這次「胡吳會」,就是國共領導人當面清晰表達立場的難得機會,而且有一些突發意外情況也需要在兩岸最高層次予以通報和釋疑。

由於所謂「兩岸關係發展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的「關鍵」所在,是在於台灣地區的領導人大選,故而矛盾的焦點也就是在國民黨方面。因此,在吳伯雄啟程前,馬英九專門會見了吳伯雄,並委託他向胡錦濤轉告自己的口信。而吳伯雄在於胡錦濤的會面中,則表達了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態度,並指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走在歷史正確的道路上,不應該受到阻礙,更不能倒退。我們要珍惜已有的成就,克服存在的困難,繼續奮勇前行。」相信這番話能夠準確地反映馬政府的既有立場,也讓北京更堅定地實施既定的方針政策。

為此,胡錦濤首先總結了既是首次「胡吳會」三年來,也是馬英九就職三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成就和經驗。他指出,「三年來,兩岸關係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總體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兩岸協商持續進行,為兩岸交往作出一系列制度化安排。兩岸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給兩岸同胞往來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兩岸達成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推進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化、制度化進程。兩岸社會各界交流廣泛展開,加強了兩岸同胞尤其是基層民眾的交往。經過雙方共同努力,兩岸同胞在經濟合作中增加了共同利益,在文化交流中增強了精神紐帶,在直接往來中增進了彼此感情。」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當然首先是得益於中共新一代最高領導層推行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一系列新政策,同時也得益於國民黨重新執政,並選擇了正確方向,承認「九二共識」,恢復兩會協商。為此,胡錦濤強調,「事實證明,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符合兩岸同胞願望,給兩岸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得到兩岸同胞廣泛支持,也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歡迎。我們應該沿著這條道路堅定不移走下去。」

接著,胡錦濤提出了四點意見。這四點意見,其實與胡錦濤自己過去提出的「胡四點」、「胡六條」大同小異。但在今天再次提出,則有著特殊的意義,除了是鼓勵認同上述論述的國民黨繼續努力之外,也是說給民進黨聽的:不要對倘若真的發生第三次「政黨輪替」後的兩岸關係抱有任何幻想,無論遇到任何變化,北京也將秉持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立場,不會為了持續發展兩岸關係而遷就民進黨,為交流而交流,為合作而合作。只有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反對「台獨」這個政治基礎,才能繼續營造兩岸交流合作、協商談判的必要環境。什麼刻意避開「九二共識」的「延續前朝政策」,什麼要繞過海峽兩會的「澳門模式」,都是不切合實際的妄想。

值得注意的是,胡錦濤要求保障台灣基層民眾能夠充分享受到兩岸關係交流合作的成果。這顯然是針對目前台灣地區出現的「無感復甦」有感而發。實際上,自兩岸恢復協商後,大陸方面一再送禮,一再讓利,致使台灣經濟恢復很快,去年經濟增長率達到百分之十點八,還高於大陸的百分之十點四,這是十多年來台灣經濟增長率首次突破兩位數字。如果不是實現兩岸直接「三通」,不是開放大陸居民赴台旅遊,不是「ECFA」先期效應發酵,肯定不能達成此台灣多年未見的榮景。馬英九三年前競選「總統」時提出的「馬上好」前景,已初步兌現。但為何台灣民眾卻感受不到呢?看來主要是由於被台灣地區內部的通貨膨脹、高樓價等抵銷掉了。台灣當局應當設法解決上述負面因素,讓台灣民眾切實地享受到兩岸交流合作的成果,並有所感受。大陸方面也將會進一步設身處地地考慮台灣同胞的實際需求,解決好與他們切身利益相關的具體問題,推出更多的利好措施,讓他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好處。

這就是北京在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中所折透的堅持「兩手抓」策略——一手抓「九二共識」,一手抓推動兩岸經貿合作的高度概括提煉。按照胡錦濤的說法,中共在面對台灣地區有可能發生的政治變局,將會在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並確認只有在「九二共識」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兩岸協商的同時,加大向台灣民眾「讓利」的力度,盡量滿足台灣民眾的各項要求,讓他們在享受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紅利」的同時也進一步思考,只有國民黨繼續執政,台灣人民才能享受到此豐碩成果。而這次「國共論壇」因應台灣民眾的要求,增加了兩岸核安全交流合作的議題,就是其中一個生動例子。在兩岸核安全合作交流等議題的效應開始發酵之際,就正是明年一月「總統」大選投票前夕,有利於能為台灣人民謀得更多福祉、爭取更多利益的馬政府繼續為台灣人民服務。

胡錦濤和吳伯雄在會面中,也就目前台灣人民所關心的事情作了交流。據吳伯雄事後轉述,他提出了增加兩岸航班貿和台灣參與國際事務等問題。後者顯然是針對世界衛生組織的所謂「密件」事件。因為在同一天,馬英九在臺北也為此舉行了記者會。馬英九這樣做,既是危機處理,也是選舉所需。因為「火頭」是由民進黨點燃的,而且「玩火」者還是最先拋出馬英九「特支費案」的管碧玲。馬英九當時受困於「特支費案」,不但是差點毀了他的清廉名節,而且更是差點誤了他參選「總統」的大事,故他對此記憶猶新,不得不作明快的處置。

而從另一側面看,倘若民進黨所指的「密件」屬實,也是折射了北京各部門、系統在處理涉台問題時未能完全統一協調。眾所周知,在對台灣涉外問題的詮釋上,國台辦由於其工作對像是面向台灣民眾,而且深知台灣民眾的想法,故而小心翼翼;而其他一些部門則由於無須顧及台灣民眾,就往往是「按章辦事」,堅持原則有餘、靈活處理不足。當然,所謂「密件」中的「中國台灣省」的提法,不排除是一個「地域概念」,如疫情通報中對傳染病流行地區的描述等,而非「出席單位」概念,這與出席會議及參與活動時所使用的「中華臺北」稱謂有著質的不同。民進黨卻刻意混淆概念,從而專攻馬英九的軟助,讓他在承認「九二共識」與堅持台灣主體之間左右為難。對此,大陸相關部門也應從中吸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