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汶川救災看建立兩岸防災救災合作機制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的前夕,前往成都出席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特地提前來到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映秀鎮考察,盛贊災區居民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及大陸各級政府有條不紊地、非常科學地進行災區工作,並欣慰地表示,「四川整個復建工作非常龐大,其中也有台灣的愛心在裡面,我們看了非常安慰。」吳伯雄還有感而發地回憶起三年前大地震剛發生時國共兩黨之間的即時溝通:「地震發生後,我們當天傍晚前就從臺北發出慰問電報,後來胡錦濤書記說,從世界各地拍來的第一個電報,就是我們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的。」

確實,汶川大地震牽動了台灣同胞的心,激發了島內廣大人民的同胞愛和同胞情。廣大台灣同胞自發地組織起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以不同的方式向災區人民表達骨肉情,奉獻愛心。他們不分朝野,不分南北,不分藍綠,也無論官方、民間、企業、宗教、團體,都迅速行動了起來。他們用各種方式表達了對祖國大陸災情的關切、慰問,並展開各種賑災活動。在救災募捐晚會中,多位政治和演藝界明星擔任電話接聽義工,接收民眾捐款,即將就職的馬英九及其夫人周美青也參與了接聽捐贈電話。臺灣企業界更是紛紛回應,積極捐款。與此同時,在大陸經營的台商也積極行動起來,為災區抗震救災伸出了援助之手。一筆筆飽含著愛意的款項,一批批滿載希望的救災物資,給災區人民送去了台灣同胞一份份支持的力量,也表現了兩岸心心相印的骨肉親情。

汶川特大地震不僅牽動著台灣同胞的心,也讓兩岸間許多「第一次」成為可能。由前臺北市副市長歐晉德率領的紅十字救援隊,迅速跨海前往災區進行搜救工作。歐晉德說,兩岸都是中華同胞,血濃於水,同時很多台灣同胞都曾經經歷過地震災難,瞭解震災帶來的傷痛。「我來之前,有很多朋友、民眾給我打電話,讓我去瞭解一下這邊還有什麼需要幫助,當前最緊迫的就是搶救生命,接下來的是醫療救助和災後重建工作,他們願意在任何需要的時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在災區,當地人民發現戰鬥在自己身邊的是一支來自台灣的救援隊時,也頗受鼓舞,有些市民還自發地將礦泉水送到了台灣救援隊員的手中。他們紛紛表示,台灣同胞是自己的好兄弟,中國人民一家親,自己一定要堅強面對這場災難,振作精神重建美好家園。那親如一家的場面,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

同樣地,大陸同胞也全力援助被困在災區的台灣遊客,也讓島內感受到了親人的溫暖。國台辦在四川地震發生後,迅即啟動涉台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成立以陳雲林主任為組長的抗震救災應急指揮工作領導小組和抗震救災應急指揮工作小組,併發電四川等相關省區市台辦,要求迅速瞭解轄區內台灣同胞現狀,啟動應急機制,全力救援受傷、受困的台灣同胞,妥善處理各項善後工作。各省區市對台部門也極為重視對台灣旅客的援救工作。四川省台辦立即相應成立抗震救災應急協調小組,主動與各方進行聯絡,瞭解台資企業、臺灣遊客、台生就讀狀況。地震發生時,台灣彰化溪洲翔鶴旅行社一行十四被困在深山,解放軍派出軍用直升機前往接人,克服天氣惡劣的困難,將十四遊客安全接到了成都。

災害無情人有情,危難更見兄弟情。這正如時任國台辦主任的陳雲林所說,「危難之際的相濡以沫,最能見證兩岸同胞的骨肉真情」,「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廣大臺灣同胞以各種方式給予災區同胞深切關懷和無私援助,充分體現了血濃於水的同胞愛、骨肉情」,「兩岸同胞共同譜寫的手足情、同胞愛,將永載兩岸關係發展的史冊。」

其實,這樣的情景可以追溯自一九九零年的華東水災區。當時,台灣當局才宣佈開放兩岸不久,當華東水災的消息傳到台灣地區後,台灣民眾積極捐款賑災,情景感人。同胞之愛蓋過了對「北京風波」的誤解,並藉此為契機,掀起了台商投資大陸的又一波高潮。

同樣,台灣同胞遭遇災害,大陸居民也是踴躍捐輸。「九二一」地震如此,「八八水災」也是如此。大陸海協還支援簡易住房並派出技術人員前往指導搭建。其中還有一幕令人感動的場面,就是大陸一個小學生,將自己一分一角積蓄起來的幾十元錢,寄到了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當吳伯雄主席滿懷感情地展示這位小學生的來信時,人們都飽含熱淚。實際上,不在於錢的多少,而在於其所包含的深厚感情。這幾十塊錢,難以掂量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情感。

當然,體現兩岸血濃於水,只是在遭遇災害時互相扶持捐輸,還是不足夠的,還應提升到兩岸攜手合作防災救災的層次。吳伯雄在到映秀鎮考察時便指出,日本發生地震、海嘯及幅射外洩的複合式災害後,全世界都非常關心兩岸防災救災的問題。兩岸只有一水之隔,共同做好防災救災工作,已成為兩岸合作的第一要務。

其實,關於兩岸共同防災救災的問題,早在去年七月間在廣州舉行的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就已被納入大會議題,並成為該次「論壇」所達成的二十二條「共同建議」中第十二條「鼓勵兩岸積極開展應對極端氣候的防災、救災合作」。為此,「共同建議」建議,鼓勵兩岸積極開展應對極端氣候的防災、救災合作。推動建立氣象監測數據、遙感數據的交流平臺;開展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響應的交流合作;通報災害預警警報,建立定期交流與災害聯防機制;鼓勵開展兩岸災害應變及專業救災人員交流;聯合舉行應對重大環境威脅的演練;建立重大自然災害相互救援時的聯繫協調機制,簡化手續,便利兩岸專業人員及物資儘速投入救災。

因此,兩岸共同防災救災議題,不但應在「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繼續深入研討,並適宜儘早將其中一屆「兩岸論壇」的議題集中為兩岸共同防災救災。在此基礎上,可將兩岸共同防災救災的議題,列為「陳江會」的重要會談問題。

兩岸建立共同防災、救災、救難機制,可分為「情預報預警機制」、「災害救援行動機制」、「災後恢復與重建機制」等三大機制,加強資訊的實時共用,組建能夠跨越海峽兩岸的高素質救援隊伍,隨時投入救援活動;積極配合,相互提供經驗,提供必要的物質協助,可嘗試建立起常態救援物資儲備,搭建救援物資的有效運作平臺。

兩岸建立共同防災與救援機制,對兩岸關係而言,具有歷史性意義。尤其兩岸屬同文同種,救援的過程中沒有語言障礙和溝通困擾,更有助於提高救災效率。更重要的是,兩岸若能建立共同的防災與救災機制,勢必有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穩定發展,進而增進兩岸民眾的情感和相互認同。於今,兩岸既已簽署「ECFA」,也達成多項合作與交流共識。因此,建立對兩岸關係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兩岸建立共同防災、救災機制,就時機已經成熟。建立兩岸防災、救災、救難機制有利於兩岸人民福祉,有利於兩岸的和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