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聚焦汶川三年祭 三年立川蘊蓄中國成長力量

【中新社昨日報道】 “5.12”汶川地震三周年紀念日之際,北川老縣城舉行公祭活動。由於拜祭民眾達十萬之眾,從當日上午7時起,當地交通警察對前往老縣城的所有車輛進行交通管制。

12日,四川地震災區舉行各種主題紀念活動,為災區民眾緬懷逝者尋找情感出口,同時也激勵他們更積極地面對人生、擁抱全新生活。

在青川縣,歷時18個月的青川地震遺址公園重點建設項目“青川地震博物館”選擇於當天正式開館,美麗家園廳、災難體驗廳等8個展廳讓參觀者親身體驗地震發生的瞬間,普及抗震救災知識。

在震中汶川縣,包括映秀地震三周年追思大會在內的10大主題紀念活動貫穿全天。上午,在水磨鎮和諧廣場上,當地村民早早齊聚於此,村村同唱感恩歌,以此表達對口援建者的感激,抒發對新生活的憧憬。

當天,中國各地亦聚焦汶川三年祭,除了祭奠那些在地震中不幸罹難的同胞外,也寄託了對災區民眾的問候與鼓勵。

在千里之外的古城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汶川園”隆重開園,羌族釋比老人敲響古老的羊皮鼓,以清純甘甜的青稞酒迎接八方賓客。

據悉,汶川縣還為當天的開園儀式備下了一場具有濃郁禹羌文化底蘊和內涵的文藝演出《愛在汶川》,作為西安世園會唯一一家縣級單位,“汶川園”將向中外遊客展示禹羌文化、農林畜牧產品及災後重建成果圖片和實物。

在安徽理工大學,皖、川兩省的大學生聚集一起,俯身點燃白色蠟燭拼成一個愛心的形狀,祈福貼紙上寫下一句句祝福的話語,送去年輕群體遙遠的問候。

在浙江北侖邊檢站,邊檢艇與北侖港在港、在航船舶同時降半旗,一時間笛聲低鳴,以此緬懷汶川地震遇難同胞。邊檢站工作人員還製作數百隻紙鶴為四川民眾祈福,點起蠟燭進行追思。

中國各大媒體當天也推出汶川地震三周年特別報導。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以《汶川重生 巴蜀崛起:奇跡與速度背後的中國力量》為題,全方位呈現震區三年重建取得的不俗成果。《人民日報》則刊登中共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所寫文章《煉盡黃沙自是金——“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記》。四川地方媒體《華西都市報》當天亦擴版,推出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大型珍藏特刊,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對比四川震區災前、災後變化,呈現重建帶來的震撼。

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全天進行直播,通過災區民眾親身感受的講述,聚焦災區戰後重建的“奇跡”。當晚,取材於抗震救災題材的電視劇《汶川故事》將登陸中國電視螢屏,從普通小人物的命運切入,群像式反映災區民眾重建家園的真實狀態。而一台名為《美好新家園》的專題晚會12日晚也將與中國觀眾見面,除了絢爛的歌舞外,晚會還將運用專題短片和現場訪談的手段,充分展現汶川大地震三年災後重建成果。

在中國門戶網站新浪、騰訊的微博首頁上,當天都不約而同地開設地震三周年紀念專題。截至下午16時,僅新浪微博就有超過10萬中國網友登錄,以“汶川,你好嗎?”為主題,不少網友表達對震區重建的肯定,“同樣是堅強的崛起,每一個人都在祝福重生的汶川”。

三年立川 蘊蓄中國成長力量

三年前,山河破碎。三年後,生機蓬勃。再獲新生的川震災區在重建中破解了諸多世界性難題,令外媒驚歎“中國力量”創造出“中國奇跡”。這一千零九十五個日夜的抗震救災、恢復重建,不僅令災區煥然新生,也為轉型期的中國帶來深遠影響,其間的探索和實踐更廣泛地輻射到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深刻融入到整個中國新時期轉型發展的血液當中,為中國蘊蓄了成長力量。

國家力量。川震的舉國式救援和重建體現了中國基本政治制度在應對災難面前的集中優勢,三年間如何將這種優勢轉化為常態制度和體系的探索不僅為玉樹、舟曲的救災提供借鑒,更將這種制度優勢引申到醫療保險、社會福利、教育、稅收、金融、財政、中央地方關係等各個層面,使這種制度優勢發揮更大的作用。

科學行動。川震後的恢復重建,是在科學發展觀被確立為中國發展核心戰略思想後第一次具有全國性意義的災後大規模重建。科學規劃和科學重建的協調統一,秉承以人為本的核心,以及災區重建過程中對自我造血能力的著力塑造,亦恰好契合以發展民生經濟為核心的經濟結構調整,既以之為主旨,又為全國其他地區的實踐提供借鑒。

公開透明。川震中,中國政府學會了與謠言賽跑,政府資訊公開條例以之為契機得到深度踐行。三年來,國防部、中組部等“神秘部委”相繼設立新聞發言人,中共黨委發言人制度逐漸覆蓋到地市一級,領導人與線民公開交流,代表委員利用微博參政議政,外交部開通微博,國務院新聞辦上線IPAD程式,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成立,政府在成功案例和挫折失敗的交織中體認資訊及時公開透明方能掌握傳播主動性的重要。

監督與反腐。從川震救助款項物資的賬目公開,到中央各部委“三公”經費的明細公佈,從查處災區重建中的貪瀆,到反腐白皮書的首度發佈,在民眾日益增強的對政府行政的自覺監督中,中共著重增強自律,這既有民意推動的作用,也有源自化解社會轉型期日益凸顯的社會矛盾的緊迫感。

慈善變革。中國民眾的慈善熱情在川震後集中噴發,並由此帶來慈善事業深層次改革的動力。對明星“詐捐門”的追問,對首善陳遊標的質疑,“史上最嚴苛捐助”的成功施行等等,在推動著中國慈善事業向規範化、制度化、國際化靠近。

公民社會。從川震中公民意識的覺醒到世博會公民素質的淬煉,平等、正義、博愛、互助、民主參與等等原本抽象的原則和概念,不斷深入人心並呈現為具體的行為,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民眾在良性互動中逐漸明晰各自的責任和權利,共同推動公民空間的擴展。同時,政府對志願者等社會民間力量逐步地寬容、引導和規管,也成為中國社會建設與社會管理新的著力點,“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從檔走向現實。

——國際合作。川震救援和重建,為中國政府在國際社會再塑對國民負責的開放大國形象,而在救援和重建中引入國際力量的參與,既是自信、透明、開放的表現,也是中國與國際社會互動的重要特徵。同時,“結對子”等諸多災區經驗目前已在日本震後重建中被借鑒,慈善互助讓中日兩國民眾加深情感交流,既體現負責任大國形象,也展示中國國民素質。

多難興邦。三年來,整個中國都在向災難汲取力量並將其融入國家的轉型發展,影響未來。誠然,短短的三年時間尚不足以完全定論,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但有理由相信,未來災區將與中國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