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幸福隨GDP年年增

世界上沒有萬能的統計指標。如果一些指標在經濟和社會管理中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需要認真反思的首先應當是片面理解或不恰當使用這些指標的我們自己。

GDP被經濟學家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見証了30多年來整個中國由貧窮到富裕、人民生活由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發展歷程。今年兩會上,這個與國家經濟增長、人民生活等直接相關的英語縮寫語詞被重新對待,對GDP的理性反思取代了盲目崇拜。委員們普遍認為,我國經濟發展不僅要有量的增長,更要有質的提升;既要GDP飄紅,也要人們幸福指數提升。

要GDP,但不能“惟GOP”

反思GDP,並不是拋棄GDP。GD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規模的綜合性指標,也是目前世界各國通用的重要宏觀經濟指標。經濟學大師薩繆爾森曾說道:“如同人造衛星探測地球上的氣候,GDP描繪出一幅經濟運行狀態的整體圖景。”對GDP的追逐帶給中國的貢獻也不可抹殺。30年多來,中國GDP年均增長9.8%,是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的3倍多。對於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這有著近乎“挾泰山以超北海”的神奇。

“世界上沒有萬能的統計指標,我們也不應苛求任何一個統計指標具有無所不包的功能,更不能以偏概全,無端地某一個指標‘定罪’。如果一些指標在經濟和社會管理中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需要認真反思的首先應當是片面理解或不恰當使用這些指標的我們自己。”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林賢鬱如是說。

當然,GDP也不是萬能指標。它雖然在反應國民經濟總量、結構和發展速度等方面具有獨有的功能,但也存在諸如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內在質量以及社會公平、民眾的幸福感狀況等局限和不足。委員們普遍認為,在“惟GDP”的指揮棒下,我國經濟重國際市場、輕國內需求,重低成本優勢、輕自主創新能力,重物質投入、輕資源環境,重財富增長、輕社會福利水平提高。這樣的發展方式不夠注重結構的優化、效益的增加、過程的可持續和成果的共享,難以實現質與量的統一、快與好的統一、物與人的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

告別GDP崇拜,各地紛紛在行動。在剛剛結束不久的地方兩會上,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山東等經濟發達地區公佈的“十二五”期間GDP增速目標悄然調低至個位數。放緩GDP增速,並不是不要發展速度,而是要集中精力打好轉方式、調結構這場硬仗,夯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進一步擴大內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重大的課題。”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統計局原局長李德水建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關鍵要靠科技進步;理順收入分配關系;擴大內需的主攻方向是農村;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整頓市場經濟秩序;完善幹部政績考核制度,增強“忠職”意識;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

全國政協常委、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王金祥表示,中國要在今後的國際競爭中佔據主動地位、就需要特別關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以及能夠引領今後產業升級發展的高技術產業發展。“國家一定會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從規劃引導、統計監測、佈局優化、重點突出等方面進行很好的協調部署,把它的發展放在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突出位置。”

全國政協委員、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則認為,民營企業應注重發展生態環保、節能減排、循環利用、資源節約的綠色經濟,盡快把勞動密集型、低端的產業向高技術化、高品牌化、高級化的產業發展。民營企業應發揮點多、面多、人多的優勢和靈活機制,積極參與第三產業的發展。

破解“成長的煩惱”,駛入科學發展軌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將更加協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將再創輝煌。

幸福不是冷硬的GDP數字

“讓人民幸福”,是兩會上出現頻率最多的詞語之一。幸福不是冷硬的GDP數字,也不是高樓大廈和項目,而是百姓心中的體會感受。委員們普遍反映,“GDP崇拜”下的經濟發展之路,是一條人的福利難以增長的“物本之路”。要轉變以單純物質增長為核心內容的傳統經濟發展方式,讓人民從發展中分享紅利、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求。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指出,幸福源於社會為每個成員提供均等的機會、良好的教育、公正的法律、優越的福利,以及個人奮鬥和自我價值的實現。他建議,大幅度提高法定最低工資標准,提高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政府要進一步調整稅收,減輕稅負,不能隨隨便便從老百姓口袋裏“掏錢”;打破政府對運輸、通信、電力等行業的行政壟斷,允許民間資本進入,形成公平的競爭環境,以縮小不同行業間的收入差距。

事實上,GDP總量的增長並不必然等同於幸福感的增長。不丹人均國民所得雖然只有1400美元,在全世界排名152名,但90%的國民卻覺得很幸福;我國經濟總量去年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位,但房奴、孩奴、車奴等熱詞的流行,足以表明國民的幸福感並沒有隨之增長多少。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孫貴寶表示,“停止對GDP的盲目追求是正確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讓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如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到位,民生工程不到位,即使GDP高增長,也很難讓百姓滿意的。”

如何讓幸福隨GDP年年增,已經成為各級政府開始思考的問題。北京要“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廣東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建設幸福廣東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慶要打造“居民幸福感最強的地區之一”……幸福感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口號,而成為實實在在的措施。

提升幸福指數,首先要保障公共安全。據統計,我國每年因安全生產事故和突發公共安全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數以千計、經濟損失相當於年新增GDP的近一半。“人沒了,還談什麼幸福?”全國政協常委、民進河南省委會原主委袁祖亮建議,政府要把保障公共安全作為首要職能,作為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要據此檢討和重新設計有關公共政策,迅速實現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從事後應對向風險管理轉變。相應地,把保障公共安全納入行政問責範圍,坐實政府的領導和保障責任。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政協副主席鄭楚光呼籲,要突出以民為本執政理念。只要做到不爭民利,不損民權,不欺民意,不傷民風,不助峻惡,聽民意,順民情,諒民苦,解民難,社會才能和諧;公平正義是文明社會的基本理念、芸芸眾生的基本渴求,要倡導和恪守社會公平和正義,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告別GDP崇拜,讓幸福隨GDP年年增,如此,才能讓幸福交響樂有內涵、有共鳴;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人們的明天更美好。

調整政績考核體系

科學發展,締造幸福中國,已經到了付諸實踐的階段。委員們普遍認為,在現實政治語境下,唯有建立科學的政府和官員績效評估體系,並由上級政府率先垂範,才有可能讓各級政府不再為GDP發愁,而是安心為中國的科學發展奠定一個比較健康的經濟結構、比較合理的產業佈局乃至一個比較有活力的制度平臺。

7%,未來五年年均經濟增長預期目標,這個數字讓委員們安慰和慶幸。畢竟,經濟發展總要受條件制約的,在實際GDP目標難以完成的情況下,“注水”難免成為一種選擇。全國政協委員劉雲升建議,要適度確定GDP指標,引導地方政府、企業把工作重點放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上來,防止各省市繼續把GDP作為第一位的任務。

完善政績考核指標體系,還必須不斷充實相關指標。九三學社中央建議,要切實以保障民生和維護經濟秩序為重點,建立符合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服務型政府考核指標等方面的約束性指標。要強化保障民生和維護經濟秩序等方面的約束性指標並納入考核體系。如將居民收入增長與GDP增長、CPI變化等指標剛性掛鉤;減少行政審批和增加政務公開的絕對指標等。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唐鐵漢認為,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成效也應作為領導幹部的政績考核內容。“十二五”期間應加強對保障和改善民生問題的監督和檢查,更加注重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並把這一內容納入考核領導幹部政績的範圍和提拔任免的重要依據,好的表彰,差的問責。

放棄“惟GDP論”是一場政府革命。經過化蝶成蛹的苦痛,中國經濟將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人們生活將更加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更有信心。

(李香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