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借鑑先進經驗更應跟班觀摩實習

澳門特區政府於去年二月間設立政府發言人機構後,忽悠已是一年多。在這一年多來,特區政府發言人辦公室和下面兩個層級的發言人,在摸索中學習,在實踐中鍛煉,不斷吸收經驗教訓,取得一定的成績。但與人們的期望值及與澳門周邊地區發言人的表現相比,仍有可以繼續改善的空間。

去年新春特首崔世安在宴請本澳葡、英文傳媒時重申,政府將設立發言人制度時,本欄曾經指出,由於對政府新聞發言人的素質要求較高,同時考慮到發言人制度應能擴延到各司、局級部門,需要大量人才,建議採「兩條腿走路」方式,其一是物色即時可用的現成人才,其二是培養儲備人才,與外交學院合作舉辦培訓班,或是到國務院新聞辦、外交部新聞司、國台辦新聞局觀摩學習,以培養一大批作風、質素均過硬的政府各級部門新聞發言人。

昨日,特區政府新聞發布考察團前往北京,考察內地多個部門的新聞發佈機制。昨日所考察的部門,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教育部,並與國務院港澳辦公室接觸交流。今日還將考察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及環境保護部。

國務院新聞辦的經驗確實值得學習。它不但經常就國家的內外方針政策、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中國的歷史和中國科技、教育、文化等發展情況,召開新聞發佈會,推動海外媒體客觀、準確地報導中國之外,還經常組織編寫並發表中國政府「白皮書」,闡明中國政府對重大問題的原則立場和基本政策,實質上是做中央政府的「化妝師」。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這也是澳門特區政策宣導工作目前所存在的差距之一。如果也能透過發表專項「白皮書」的工作,將特區政府的決策思路及已取得的成績公佈於眾,相信更有助於釋疑解惑,減少一些人對政府的成見。

這次特區政府新聞發布考察團的北京之行,可能還有一個遺憾,就是只著重於「交流」,而未能潛下心來跟班觀摩實習人家的成功做法。尤其是其中的外交部新聞司和國台辦新聞局,每次召開新聞發佈會前的準備工作。實際上,據《外交部發言人揭秘》一書所示,外交部每一次舉行新聞發佈會和記者招待會前,都應做好充份準備工作。發言人如事前並不知記者將會提甚麼問題,從而進行必要的準備,現場回答問題就會難於應付,處於被動局面,甚至有表態失誤的可能。特別是發言人的講話,新聞媒體將予以廣泛報導,任何一點失誤都將會造成極大的影響。正是由於這一特點,新聞發布會的準備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確定新聞發佈會的目的後,就應努力進行準備,首先必須要全面跟蹤和研究全世界的形勢,既要注意宏觀研究,又要注意對具體事件和熱點問題的微觀研究。要不斷跟蹤形勢的發展,掌握動態,做到對每天發生的國際國內重大事件心中有數,並對其背景、經過,對我國影響如何,事件的現象本質以及內在聯繫都要瞭解清楚。只有搞清了這些問題,發佈工作的準備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該書所列舉的準備工作要點是針對外交部新聞發布會的情況,這與澳門特區政府新聞發佈會的性質、對象、內容等有所不同。不過,其中的一些做法,還是值得澳門特區政府發言人室參考的。

一、準備問題。站在記者角度,設想記者可能會提出的問題,這是新聞發佈會成功的關鍵。雖然記者的思想難以捕捉,對他們在新聞發佈會上將提甚麼問題不可能有絕對的把握,但他們提甚麼問題也有一定規律可循。只要平時注意跟蹤形勢,掌握廣泛的資料,掌握記者不同風格,發佈會上的問題大多數是可以預測到的。

二、跟蹤和研究區內區外輿情,做好日常調研工作。區內區外輿論對特區政府或自己部門的工作有哪些看法?正面的有哪些?負面的有哪些?可能出現的又有哪些?哪些對我不利,需要澄清?哪些雖然對我不利,但不宜炒熱?哪些對我有利的信息被忽視掉了?這些都需要經常性的研究和分析。否則,在新聞發佈會上既不知道記者將會問甚麼問題,也不知道自己如何回答將會效果更好。而在充分調研區內區外輿情後,就可有針對性地做準備工作,加上發言人對新聞內容和背景的瞭解要比記者專業、深入,在記者會上就能表現自如。

三、準備新聞背景材料。有時,由於時間的限制,發言人在發佈會上不可能所有想講的話都講完,尤其是一些解釋性的背景材料,並不是記者最感興趣的,卻是記者需要的。因此,如有可能,最好準備一份與發佈內容密切相關的書面背景材料,使記者便於準確報導有關內容。背景材料的內容,可以是發佈會上發言人將要發佈的詳細內容加上政策闡述,也可以不是發言人直接講述的內容。但無論如何,一定要與發佈的內容有直接關係。背景材料的撰寫,同樣需要注意新聞性,簡明扼要,避免空話。

四、準備答問口徑。無論發言人對發佈的新聞內容多麼熟悉,都要根據調研資料和發佈的內容,準備答問口徑。敏感問題的口徑,常需要請示上級同意或與其他部門會簽;跨部門的問題可能不完全屬於發言人的回答範圍,但也要有準備,以防止面對記者的攝影鏡頭時措手不及。跨部門問題的答問口徑一般需要與有關部門協調確定或向上級請示。

五、準備多媒體資料。除口頭和文字、圖片資料以外,還有更多直觀的形式可以幫助傳遞發言人要表達的信息,比如電錄像片、多媒體圖表。發言人在臺上回答問題時,台下的助手可以配合演示一些多媒體圖表資料,以便更能說明問題。一些用文字較難表達的專業問題,做這方面準備的必要性更大一些。使用多媒體材料的目的是爭取更好的宣傳效果,加深記者對重要新聞的理解和印象。

六、彩排。一場發佈會,可就某一個專題發佈新聞並回答問題,也可對部門所涉及的全局工作作介紹和回答問題。但無論如何,發言人對新聞發佈的內容及其涉及的政策和法規必須十分熟悉。既要明確將要給記者講甚麼,如何講,也要明確不能給記者講甚麼,如何回避自己不願回答的問題。發言人在出席記者會前,還應考慮與助手一起做一些彩排。一些與傳媒打交道很有經驗的老手,在接受採訪前都要一再彩排,而且每一次都這樣做。

七、應該跟蹤媒體對新聞發佈會是如何報導的,各方反響如何,是否達到預期目的。通過跟蹤研究分析,進行總結,從中找出不足和問題,為下次發佈會做準備。

據跑國台辦新聞發佈會的台灣記者透露,他們就經常有在國台辦新聞發佈會召開前夕,發言人以私人朋友關係致電問,台灣記者近來所關注的熱點問題是甚麼的經驗。而且,他們在發佈會上發現,其實國台辦新聞局每次發佈會都準備了許多條答案,而未必都能用得上,但以後還可以再用。而且,在召開發佈會前,還進行沙盤操演,由局內同事扮演兩岸及外國記者,針對近日的熱點問題進行「突然襲擊」,提出一些角度較偏甚至還很刁鑽的問題,「迫」發言人急中生智回答。

因此,澳門特區政府發言人室及下面兩個層次的發言人,應當使用較多的時間,在外交部新聞司及國台辦新聞局跟班考察實習,這比光是「走馬看花」,進行口頭交流的效果要好得多。當然,如能與外交學院合作舉辦培訓班,從理論上提升,那就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