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澳門6月11日電】 6月11日中國文化遺產日,中國文化部港澳臺辦主任董俊新在澳門出席一項活動時宣佈,澳門申報的3個項目被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別是“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南音說唱”及“魚行醉龍節”。
道教音樂是道教法事儀式中運用的音樂,也是民族傳統音樂的組成部份。澳門完整地保留了昔日嶺南正一派及全真派科儀音樂,道曲合計逾500首,曲目數量之多名冠前列。
而南音是廣府話說唱的方言民樂,流傳于珠江三角洲,它行腔婉轉、悠揚。唱調分為正線南音、乙反南音、流水南音和連環南音等。
“魚行醉龍節”則是澳門鮮魚行獨有的一項民間傳統節慶活動,在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舉行。主要活動內容有吃龍船頭長壽飯、舞醉龍醒獅巡遊等。
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表示,對澳門3項目被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感到高興,並感謝國家長期對澳門文化工作的支援和市民用心保存傳統文化習俗。張裕表示,特區政府會按照實際情況履行責任,實事求是與民間共同合作,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育及宣傳。
喜訊傳來,參與傳承這三項文化的團體負責人都感到鼓舞。澳門道教協會會長吳炳鋕稱,未來將聯合其他地區,共同推廣道樂文化。澳門“南音說唱”傳承人區均祥希望有更多熱心人擁護澳門的文化。而“魚行醉龍節”的鮮魚行總會代表馮桂生則期望政府能給予更多關注。
連同早前的“粵劇”和“涼茶”及“木雕——澳門神像雕刻”,至今澳門共有6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粵劇亦已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