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英九接受專訪看其選戰策略舖排

台灣《萍果日報》昨日以兩個版面刊登了對馬英九的專訪。這是馬英九在其競選辦公室「台灣加油讚」成立之後的第一個大型專訪,而馬英九和其幕僚人員之所以未有選擇長期以來支持國民黨及他本人,因而被視為「藍媒」或「統媒」的《中國時報》和《聯合報》,而是選擇《萍果日報》,顯然是看中了《果日報》的主要讀者群,是青壯年及所謂「中間選民」的特性。這個選擇,是十分正確的。因為馬英九在這個專訪中所闡明的觀點,其實就是《中國時報》和《聯合報》讀者群本身的意識形態,馬英九再向他們說一遍,功效不是沒有,但最多也是事倍功半而已。相反,《萍果日報》的老闆黎智英被認為既「反獨」又「反中反共」,因而被視為立場較為超脫,再加上《萍果日報》的版面設計為活潑,圖文並茂,印刷精緻,專攻帶有腥色的社會新聞,深受青壯年歡迎,而這個人群大多是中間選民。因此,馬英九選擇《萍果日報》作其首個專訪,倘在主題和詞彙運用上也能迎合青壯年讀者的閱讀習慣,就將大收開拓新票源的事半功倍之效。

值得注意的是,馬英九在這個專訪中,一反其過去溫良恭儉讓的溫吞風格,而是猛烈地向蔡英文開炮,既狠批其在兩岸關係上的模糊、閃爍、迴避、反復、空洞,又猛批其「非核家園」政策不知所云。不但是資料準備充足,對蔡英文的思想脈絡研究深透,而且說理用詞簡單易懂,顯得頗有說服力,相信將使平時較少關心政治的那部分青壯年,對馬英九的政見會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馬英九的這個專訪,在坊間引起不同見解。有人認為,馬英九作為爭取連任的現任者,本應在文宣策略上採取守勢,只要一味宣揚自己的政見就好,避免攻擊對手,以免讓受眾對因沒有掌握執政權的「弱者」產生同情感。而馬英九卻是在距離投票還有半年多時間就急不迫待地出來,向其對手進行攻擊,這多少也折射了馬英九確實感受到了蔡英文對他的威脅,而不得不改採攻勢策略。

而對馬英九這一動作持正面態度的人則認為,馬英九早就應該「硬」起來。而馬英九的被視為「太軟」,這不但是反映在他的行政執行了確實欠佳,因而予人「無能」的感覺,而且也因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政治潔癖,不願對包括敵手在內的任何人假以辭色,因而又被人認為是「軟弱」。前段時間錢複批評馬英九「想做全民總統」之說,雖然被部分人批評為「以黨代國」,混淆了政黨領袖與代表全體人民的「元首」的關係,但卻得到不少藍軍人馬的認同,認為此語說出了他們的心裡話。因為馬英九「討好泛綠」的作為,不但討好不了難以改變立場的泛綠選民,而且相反卻讓深藍選民失望。如今馬英九終於看到了自己所面臨的「兩頭不討好」的危機,開始改弦易轍,「硬」了起來,這有利於鞏固泛藍基本盤,紮穩選戰的第一個馬步。否則,連自己陣營的基本選民都「含淚不投票」了,即時是能夠開拓和爭取到一些中間選票,也將是得不償失,因小失大。

其實,前一種觀點,未必沒有道理,蔡英文在短短三年就能崛起,並把本已沉到穀底的民進黨迅速拉抬起來,確是對爭取連任的馬英九形成了重大的威脅。實際上,回想二零零零年、二零零四年及二零零八年三次「總統」大選,在距離投票日還有半年之時,無論是「連蕭配」、「連宋配」,還是「馬蕭配」,其民意支持度都比其民進黨對手陳水扁或謝長廷高出二十多個百分點。但經過「很會選舉」的民進黨戰將的操盤,卻總能慢慢地將支持度的距離拉近,陳水扁還反超前贏得舉。而在今次,在距離投票還有半年多,蔡英文與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卻只有三到五個百分點的差距,是歷年來差距最小的一次。而且還是在誤差範圍之內,亦即是倘若撇除了誤差率,說不好蔡英文的民意支持度還高於馬英九。如果是重現二零零零年及二零零四年兩次選戰的民意支持度的交叉發展走勢規律,在投票日蔡英文能夠贏得大選,並非難事。因此,這正是當前民進黨人對選情較為樂觀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此威脅,馬英九顯然是感受到了。如果再「溫良恭諫讓」下去,馬英九的選情氣勢就將根本無法提升起來,只能是處於一路挨打的地步。在此情況下,馬英九必須拋棄貌似正確、實質大謬的「文明選風」,趕快「硬」起來,改採淩厲攻勢,才能遏制蔡英文的勢頭。

而且,馬英九的個人特質與蔡英文十分相似,因而蔡英文有「女版馬英九」之稱。這就使到兩人處於同一起跑線上,根本無法凸顯馬英九作為現任者的優勢。而且,使得蔡英文得到女性和年青人支持的優勢更為突出了起來。其實,馬英九過去是頗得女性及年青人支持的,其「小馬哥」的外號就說明瞭這一點。但在歲月不饒人之下,「小馬哥」已變成了「壯年馬哥」,逐步流失新一代女性和青年的支持。而與此相反,由於蔡英文是女性,又比馬英九年輕幾歲,而獲取了新一代女性及年青人的支持,其爭取「首投族」的策略,都由此而來。因而可以說,當年馬英九的原始優勢,在面對蔡英文的特殊境域之下,反而成了劣勢。這也正是馬英九在這個專訪中,不贊同「女版馬英九」之說的重要原因——暴露了自己的弱點也。也正因為如此,馬英九才要擺脫自己「溫良恭儉讓」的形象,卻除自己的「娘娘相」,展現自己的「有能」和強硬淩厲。

馬英九顯然也看到了自己過去曾大收旺場的「小馬哥」優勢,已經流失,反而是被蔡英文所接收,因而要作出補救。在金溥聰的精心經營之下,馬英九辦公室「台灣加油讚」啟用了大批名不經傳的年輕人擔任重砲手。這除了是要爭取年輕選票之外,也有不按牌理出牌,以下駟對上駟,搞亂戰局的意味。這些年輕人因為都是新人,沒有包袱,有利於向上仰攻,亦有無限發揮空間,也迎合了台灣選民喜新厭舊,看膩資深政治人物的心理,讓年輕人慢慢再回流到國民黨陣營,並可在由新人站第一線的掩護下,讓輔選老將隱身幕後,把全力放在組織戰,免於對手的無盡糾纏。

另外,馬英九也注意到自己的雙重身份--既是現任「總統」,也是下任「總統」參選人,因而有意將這兩種身份區隔開來,將其「總統」競選總部的成立日期押後到十一月。這樣,在競選總部成立之前,馬英九將是以「總統」身份進行活動,對蔡英文形成居高臨下的態勢;而盡量避免使用「總統」參選人身份,以免將自己的身格「造小」。這是頗有心思的。

(發自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