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琪偉:兩岸流千萬人次目標指日可待

【新華社重慶7月17日電】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會長邵琪偉17日表示,截至6月底,今年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累計超過242.4萬人次,台灣居民赴大陸旅遊穩步發展,海峽兩岸雙向交流第一個1000萬人次的目標指日可待。

邵琪偉在此間開幕的第三屆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圓桌會議上說,三年來,兩岸旅遊業界攜手合作,推動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按照循序漸進、積極穩妥原則,大陸先後分三批次開放了大陸31個省(區、市)赴臺團體旅遊市場。今年6月28日正式啟動試點開放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旅遊。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不僅帶動了島內飯店、餐飲、交通等旅遊關聯行業的發展,增加了島內就業,改善了民生,促進了台灣經濟增長,還增進了兩岸民眾相互了解和感情融合,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邵琪偉強調,台灣赴大陸游客在2010年首次突破500萬人次大關,依照前三年的發展趨勢,兩岸雙向旅遊交流的總人數仍將保持持續較快增長格局,雙向交流第一個1000萬人次的目標指日可待。與此同時,兩岸在規範市場秩序、提升旅遊品質、共同防範和處置突發事件方面,已經建立了機制,增強了互信,積累了經驗。

邵琪偉認為,兩岸旅遊合作第一階段任務基本完成,應及時推動旅遊產業化合作。兩岸旅遊產業化合作重點領域可放在推動旅遊業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上。兩岸旅遊主管部門可將產業化合作納入工作目標和規劃,分別或共同編制旅遊產業化合作投資項目庫,在市場準入、項目審批、金融貸款、稅收優惠等方面予以支持。

近萬名冀臺同胞將於下月公祭“中華三祖”

【新華社石家莊7月17日電】記者從河北省台灣事務辦公室獲悉,近萬名冀臺同胞將於下月在河北省涿鹿縣公祭“中華三祖”,這將是河北省目前規模最大的一次公祭黃帝、炎帝、蚩尤“中華三祖”的活動。

據介紹,該活動是8月將在張家口市舉辦的第四屆海峽兩岸“三祖文化”交流周暨第十屆冀臺經濟合作洽談會的一部分。屆時,台灣工商界、旅遊界、“三祖”文化學術界、創意產業界、臺胞臺屬和張家口市企業界、學生代表等近萬人,將參加共祭“中華三祖”大典儀式、參觀中華合符壇以及拜謁中華三祖堂等活動。

涿鹿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5000多年前,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在這裡征戰、耕作、融合,開創了中華文明史,史稱“千古文明開涿鹿”。目前,涿鹿仍保存有黃帝泉、黃帝城、蚩尤寨等遺跡遺址23處。

據介紹,近年來,張家口市每年都舉辦“三祖”祭典,並邀請台灣各界人士共襄盛舉,涿鹿已成為海內外中華兒女尋根祭祖的聖地。

陸商務部副部長率央企來台

【中央社台北17日電】大陸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將於明天率領44家大陸重量級企業來台,除將分別在台北與高雄辦理採購洽談會外,也將拜會中鋼、台船及中租迪和等台灣企業。

這是大陸中央級採購團中斷2年後,再度由商務部副部長率領海貿會來台,由於蔣耀平剛接台港澳司業務不久,可望成為今年8月後舉辦的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大陸方面首席代表,在兩岸投保協議談判接近尾聲階段,蔣耀平此次來台備受矚目。

蔣耀平將於明天下午率領中國中鋼集團、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電信集團、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威海、北京王府井、中國石油、中國兵工物資與紡織大廠溢達集團等大陸重量級企業訪台。

台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表示,大陸這幾年採購團來台的採購金額,大多在人民幣20億至30億元間,這次隨蔣耀平來台企業都是大陸央企級大企業,貿協推估,這次海貿會對台採購金額會在19日公開對外宣布,採購金額應該不會太低。

福建期待與台灣“黃金十年”藍圖對接

【中新社福州7月17日電】在兩岸交流合作中扮演先行先試角色的福建,將與台灣“黃金十年”藍圖對接,在區域合作、產業佈局、項目建設、雙向投資貿易等方面開展更多合作。

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17日在中共福建省委八屆十一次會議上表示,福建將抓緊時機,找準切入點,加快建設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

孫春蘭透露,為加強“十二五”規劃與台灣“黃金十年”藍圖對接,福建在兩岸經貿合作方面將有“三個突破”:在落實FCFA協議上有新突破,擴大早收清單成果,爭取更多服務貿易項目列入後續協議,推動福州、廈門成為“大陸對台貿易中心”;在加快台灣農民創業園發展上有新突破,落實好加快台灣農民創業園建設的政策措施,進一步發揮特長、優化技術、創新產品、拓展市場,全面深化閩臺農業合作;在建設兩岸金融服務中心上有新突破,推動實施各項金融改革和創新,加快閩臺合作的產業投資基金、證券公司、股權交易市場等項目建設,探索建立區域金融發展合作機制。

孫春蘭說,福建將保持閩臺交流交往領先優勢,打造一批吸引力更強、功能更完備的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為兩岸民眾謀取更多的實惠。她稱,福建將大力發展與台灣的海上客運和“小三通”業務,穩步實施廈門居民赴台灣本島“個人遊”和福建居民赴台灣離島“個人遊”,做大做強對臺郵政和物流,促進兩岸更多人流、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往來,實現互利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