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留學熱持續升溫

中國近年來加大了外派軍事留學生的規模,每年人數呈現逐年遞增趨勢。海空軍等軍官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官僚受惠于這波軍隊信息化革命,有更多機會留學出國,學習外軍的戰略戰術和武器裝備性能。

主司中國軍官外派培訓的總參有關官員告訴本刊記者,軍隊公派留學生出訪已成為中國軍隊加快軍官隊伍教改、培養適應聯合作戰的新型指揮官的常見方式,這種新型軍事外交手段也成為外界認識中國軍力發展水平的窗口。

高技術兵種成外派主流

在俄羅斯的總參軍事學院、茹可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俄羅斯海軍無線電電子學院,美國的西點軍校、各類戰爭學院,英國的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等軍校,越來越多中國軍事留學生見識到更多開放式國際軍事培訓,而他們的同學很多來自美國、德國等世界軍事強國。

依託外部環境和國際資源培訓軍事人員,這是中國軍隊實施人才戰略工程的方向之一。2009年3月的《解放軍報》引述總參的消息稱,中國軍隊自1996年恢復中斷30年的軍事留學生派遣工作以來,共向美、英、法、德、意、俄等37個國家的100多所軍事院校派遣軍事留學生2200多人。目前,已有2000余名學成歸國,並成為軍隊作戰指揮、裝備技術和教學科研的骨幹力量。

總參官員表示,中國軍事留學生的派遣方向,逐步形成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周邊鄰國和其他特長國家為輔的派遣格局。但解放軍二炮指揮學院外軍研究室一位不願具名的專家向本刊記者透露,由於意識形態、歷史地理等原因,俄羅斯、白俄地區仍是中國軍隊派出軍事留學生的主要地區,人數占比最大。中國與北約諸國近年來雖呈軍事緩和之勢,但直接派駐常年留學仍很罕見,多數以訪問學者、參觀見學的形式交流。

該專家稱,中國外派軍事留學生已由原先的陸軍為主轉向海空軍和二炮等高技術兵種,緊缺專業的技術人員外派留學,今後將成為常態化的軍事培訓舉措。

高級指揮員中的“訪問學者”

中國軍隊在1950年代時,就有大規模引進蘇聯軍事技術的實踐經歷。蘇聯軍事專家一度對中國軍事指揮員和技術軍官進行手把手式的訓練教學,以適應列裝中國軍隊的蘇式武器裝備。1950年代後期,中蘇交惡,蘇聯軍事專家撤回國內,使得技術交流中斷。

蘇聯專家組、蘇軍高級軍事專家巴托夫少將在1960年8月臨行回國前與解放軍副總長羅瑞卿進行一次開誠佈公式會談,毫不留情地批評了中方技術軍官訓練的青澀和僵硬。巴托夫指出:“在1960年上半年出現的多起事故與空難造成了人員傷亡。導致這些事故與空難發生的原因是由於技術幹部缺乏應有的知識和不能夠正確使用設備。”

“例如空軍第三、十八殲擊師發生的事故與空難就是因為10年未能保養油罐車所致。結果造成油罐車中的金屬廢物掉入飛機油箱,堵塞了燃料供應系統,導致空難。在開啟發動機外罩時因著急,不用鑰匙而用錘子代替,使其他物品掉進噴氣管,導致事故。”

蘇聯專家撤回後的30年間,中國的國防工業在歷次運動中並沒有多少起色,儘管竭盡全力也沒能獨立建立起新一代的武器和裝備。至1990年代中期,中國向俄羅斯購進大量的C—300防空導彈、蘇—27和蘇—30戰機,“基洛”級常規潛艇及“現代”級導彈驅逐艦等一大批新型主戰裝備。

由於急需相匹配的人才,軍方重啟外派留學政策,首站便是俄羅斯。

軍方選派軍官赴俄羅斯最初是為了接受武器裝備的操作培訓,其後,大批軍官開始赴俄留學。據此前媒體報道,中國軍官赴俄留學分為高級培訓和中級培訓兩種。高級培訓主要由俄總參軍事學院承擔,每年培訓中國軍官20人左右。2000年後,學制縮短為5個月,一年兩期,每期7人。參加高級研修班的均為師職軍官,主要進修戰略和戰役層次的課程,由中方配備翻譯,學員只需掌握基本的俄語對話能力即可。

在南京陸軍指揮學院退役少將季廣智的印象中,當年能外派海外留學的人數少之又少,都是各個作戰部隊、軍事院校、科研院所的拔尖人物。“因為留學花費巨大,每個軍區最多只有1-2名。”而據前總政幹部培訓局局長韓為工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1990年代中期,首批外派9所俄羅斯軍校的中國留學生有42名。

外派留學生據稱挑選標準十分嚴格,為陸海空三軍優秀軍事指揮員、院校教員中,“政治思想好、能力素質高、發展潛力大”且團職35歲以下、師職38-40歲的高素質軍事指揮人才。

中方負責軍事留學生外派的是總政幹部培訓局和總參軍訓部的軍兵種訓練局,每年與各國外事訓練部門接洽聯絡,確定外派留學指標,向軍兵種科研院所各大單位下發選拔標準、培訓任務和教學計劃等指令。

而中國軍隊中的一些高級指揮員,因為特殊的人脈政治因緣,在更早的1980年代便得以以訪問學者身份在歐美國家多個軍校學習,經受西方軍事學術文化薰陶,為日後升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軍事專家張召忠、“紅色後代”羅援等多位大陸知名軍方人士都有留洋履歷。

職業化是良策?

在密切關注的外國觀察家眼中,憑中國軍隊現有實力,目前還無法與美軍匹敵,但至少中國軍隊快速部署的武器裝備抵消了美國的核心優勢,例如彈道導彈、可用于攻擊本地區的美軍航空母艦的超音速掠海飛行反艦導彈、發展壯大的潛艇部隊、國產的偵查衛星和通訊能力,以及最近展示的摧毀衛星和攔截導彈的能力。

不過並不是所有舶來技術都能輕易融入中國軍隊原有體系,包括航空航天領域的進口戰鬥機引擎、電子控制系統在內的一些核心軍事技術,仍需要中國軍事人員在短時間內學習掌握。不過,除了技術人才之外,就中國軍隊而言,培養大批適應未來信息化戰爭需要的掌兵佈陣的高級軍事人才,才是當務之急。

總參有關人士稱,中國軍隊外派留學生的數量近年來每年增加至300人以上。官方報道稱,在學成歸國的軍事留學生中,有1000多人被提拔使用,50多人走上軍以上領導崗位,400多人走上師以上領導崗位。

外媒直接以中國軍隊出現“留學出國熱”定義這一趨勢。但知遠防務研究所的李健對訪問學者的受訓效果持保留態度,“與北約國家的軍事訪問交流,一般都有人數、天數等嚴格限制,蜻蜓點水般地,基本學不到什麼。需提高針對性。且有的把出國訪問當成政治任務或享受待遇。”

中高級軍官外派留學等頻密的軍事外交,顯現了中國軍方高層急於同世界軍事發展趨勢接軌、實現中國聯合指揮作戰和信息化作戰人才量產的心態。但究竟能否推動中國軍力的快速提升,還有待於觀察。

而據李健分析,少量軍事留學生人才不能真正有效提升軍隊發展水平,掣肘中國軍隊人才新陳代謝良性發展的因素可能來自軍隊內部。

時下,軍隊人才流失問題仍成為中國軍隊的痼疾。大多數學者認為,軍官工資待遇低是導致軍隊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但在經過2006年和2009年兩次工資改革後,軍人待遇顯著提高,軍營中仍出現“想留的留不住,該走的不願走”的新矛盾。

“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沖著錢和官位去(地方)的,有人更多考慮的是外部軟環境的變化,當軍人衣食無憂時,更想到的是自身價值如何最大化。”曾在總裝服役15年的退役軍官李健說,跟美軍的職業化相比,在中國軍隊服役總有一種漂泊的感覺。

典型的金字塔式組織結構,使得低級軍官人才大量流失。據記者估算,一個基層團級單位,軍官從正連職到正團職每晉升一級的淘汰率都超過50%。也就是說,一個正連職軍官要晉升到正團職只有約4%的機率。而遵照軍隊現行工資福利制度,軍官只有到達正團職以上才能得到比較穩定的物質生活保障,超過90%的軍官都面臨著二次擇業的問題。

“軍隊人才的斷層和跳躍已成為制約中國軍隊發展兩個命門,地方高校委培、外派培訓觀摩等可能只是權宜之計,何時真正實現一支精幹高效的職業化軍隊,或許這才是解決問題之道。”李健說。

(鐘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