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中央社昨日電:總統馬英九今天說,上任後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以九二共識為基礎,改善兩岸關係,也到受國際高度肯定,相關政策若被推翻,「對兩岸會有很大衝擊」。
馬總統出席在金門舉行的中華民國建國100年和平祈福日活動,並就兩岸關係發表談話表示,回憶11年前,台灣出現第一次政黨輪替時,當時總統陳水扁曾提出「四不一沒有」、「兩岸統合」這些主張,引起外界對兩岸和平的高度期待,但都沒有兌現。
總統說,當時扁政府不僅否認「九二共識」,而且主張「一邊一國」,推動「烽火外交」,造成兩岸對立升高,台海安全堪虞,台灣在國際上更為孤立。
總統表示,3年多前重新執政後,立即提出符合台灣利益的務實主張,就是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以「九二共識」為基礎,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至今雙方總共簽署15項協議,兩岸關係因而蓬勃發展,兩岸人民同受其利。
馬總統說,「九二共識」的內涵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對我們來說,一個中國就是憲法上的中華民國」;支持「九二共識」,就是支持中華民國,支持憲法對主權、領土與兩岸定位的規範。
總統指出,中華民國憲法在台灣歷經多次修正,增訂了憲法增修條文,但有關領土、主權與兩岸定位,從未改變,這是台灣人民不分黨派選出國大代表所共同做的決定,「就像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一樣,已經是既成事實」,不僅應該支持,更應該要遵守。
馬總統表示,「不統、不獨、不武」是現階段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不統」就是在他總統任內絕不與大陸談兩岸統一問題;「不獨」就是不搞台獨,就是反對法理台獨;「不武」就是不用武力,也就是反對在台海使用武力解決雙方爭端。
總統說,3年多來,這項「三不」政策有效維繫台海的和平與穩定,受到台灣人民的廣泛支持與國際社會的高度肯定;相反的,如果「不統、不獨、不武」與「九二共識」被推翻,「兩岸關係必然陷入不確定狀態,對兩岸都會有很大衝擊,對台灣影響尤其重大」。
馬總統指出,兩岸和平剛剛起步,互信的基礎仍然脆弱,需要雙方長時間的努力;同時和平的維繫不能一廂情願,要維持精實的國防武力與採購必要的防衛武器,這是維繫實力、促進和平的必要手段。
總統認為,3年多來經驗顯示,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以「九二共識」與「不統、不獨、不武」政策為基礎,已經有效降低兩岸的緊張,奠定兩岸長久和平基礎,這也是實現世代正義的重要內涵,「我們要為我們的下一代,打造一個和平的環境」。
總統說,在開展兩岸關係時,永遠堅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在主權與尊嚴議題上從未讓步,代表現行的務實政策,可以在不犧牲台灣尊嚴與利益的同時,維持與對岸和平繁榮的關係。
馬英九:台海和平對臺灣繁榮安定“非常關鍵”
中新社臺北8月23日電: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23日表示,他上任後以“九二共識”為基礎,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至今雙方共簽署15項協定,兩岸關係蓬勃發展,兩岸人民同受其利。
他說,《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已經是既成事實,我們不僅應該支持,更應遵守。
馬英九說,3年多來的經驗顯示,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政策,已經有效降低兩岸的緊張,奠定兩岸長久和平的基礎。
馬英九當天上午在金門主持一場和平祈福活動時發表了上述講話。他說,台海和平對臺灣的繁榮和安定,非常關鍵。並寫下“兩岸和平、世界安寧”的祝福。
民進党主席蔡英文也在今天上午發表十年政綱的兩岸篇。
馬英九在出席上述和平祈福活動時指出,如果“九二共識”的政策被推翻,兩岸關係必然陷入不確定狀態,對兩岸都有很大衝擊,對臺灣影響尤其重大。
馬英九還表示,53年後,金門已從過去的殺戮戰場變成兩岸的和平大道。現在平均每天有3600人經金門來往兩岸,金門已成為兩岸“小三通”樞紐,“是過去完全無法想像的事實”。
馬英九說,今天把當年的炮彈外殼鑄造成和平鐘,在金門舉行和平祈福敲鐘活動,期盼和平的鐘聲讓全世界都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