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省魁易人不妨礙粵澳合作只有更上層樓 粵省魁易人不妨礙粵澳合作只有更上層樓

上週五召開的廣東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決定接受黃華華辭去廣東省人民政府省長職務的請求,並決定由朱小丹代理廣東省人民政府省長職務。與此同時,中共中央決定,免去朱明國的中共廣東省紀委書記職務。由此,前段時間在海內外鬧得沸沸揚揚的黃華華退休後,究竟是由朱明國還是朱小丹接任的爭議,至此一錘定音。由於朱小丹雖是外省人,但卻長期在廣東省生活、工作,實際上已是廣東人,而且據說還是黃華華屬意的接班人選,因而廣東省今後仍將維持省委書記是外省人,省長是本省人的格局。而朱明國雖是海南人,因而也可算是廣東人(當年海南屬於廣東省),也曾在廣東工作過,與廣東省有歷史淵源,但因海南已脫離廣東自行為省,故他的「未能笑到最後」,除了是不太符合上述的「約定俗成」之外,也可能與他較為欠缺地方行政管理尤其是主持經濟工作的經驗有關。

而另一方面,有媒體分析,朱小丹的背景和仕途與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有點相似。因此,當初有關將由「汪洋的人」朱明國接替黃華華的傳說,與事實完全脫節。相反,還因汪洋、朱小丹兩人的思維定勢較為相近,可能合作更為愉快,至少在明秋中共「十八大」汪洋「更上層樓」之前,更能配合汪洋的「繼續改革開放」和「騰籠換鳥」思路。

黃華華的辭職,外界有諸多猜想,其實均是多餘。因為他在上個月就年滿六十五周歲,而按照中共的組織規定,正省部級官員必須退休,不論是否任期屆滿。實際上,為了配合「十八大」「大執位」的佈局,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個省分的書記或省長,剛年滿六十五歲甚至是生日還差一、兩個月,就都按中央指示提交辭呈,黃華華已是第六例。這不值得大驚小怪。

有人仍從未有宣佈黃華華的出路就辭職,而猜測是否「有問題」?但更多的傳說,是他將循「葉選平模式」「更上層樓」,高升全國政協副主席。不過,前提是他必須是全國政協委員,但他卻是全國大人代表。不具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上月底才召開的全國政協常委會議,也沒有決定增補他為全國政協委員。倘確是有此安排,還須待在明年三月全國政協召開全體委員大會前夕召開的常委會議,確定予以邀請增補,然後經全體委員大會選舉的程序出任。或許,還有藉著他本身就是全國人大代表的便利,在明年三月的「兩會」上當選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不過,從以往慣例看,由省級幹部升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多是省委書記,如李建國等;省長則至多只是全國政協副主席。甚至是貴州省長林樹森,還只是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專委會的副主任,只相當於副省部級的政治待遇,還低於其原來的省長級別。

黃華華退休後,網上輿論充滿了讚頌之聲。數萬網友在網易、鳳凰網等新聞評論版塊發表評論,其中絕大多數的評論都是感謝黃華華在八年多的任期裏為廣東、為廣東人民做出的貢獻,及讚美黃華華的務實、能幹、清廉、平易近人的高尚品格。從網易頁面顯示的評論者位址來看,不僅有來自廣東地級市的網友,而且還有北京、天津、江西、廣西、遼寧、福建、浙江等各省市的網友也參與了評論。這在平時發言頗為苛刻的網友來說,是極為難得的,黃華華為什麼能得到如此之多網友自發讚頌?因為在黃華華履職的第一個五年,廣東經濟總量年增長超過百分之十四,生產總值在二零零七年首次突破三萬億元人民幣,經濟總量繼超過亞洲「四小龍」中的新加坡、香港後首超臺灣。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廣東省面對著史無前例的衝擊與挑戰,黃華華在省委支持下,部署「三促進一保持」重大戰略,解決失業帶來的就業問題,幫助企業通過轉型升級渡過難關,當年廣東的GDP增長了百分之九點五,實現就業一百七十多萬,財政總收入完成九千零五十二億元,超額百分之六。進入新時期後,黃華華在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上,再次開始了大膽的先行先試。網路問政、政務公開、政務服務、探索「積分入戶」、「積分入學」、從生產一線外來工中選拔招錄公務員等等諸多創新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關注。

作為港澳居民,所關注的是粵港澳合作。為此,澳門特區政府發言人譚俊榮指出,無論日後由誰人擔任廣東省省長,都不會對粵澳合作關係帶來影響,未來兩地的交流合作只會有增無減,更上一層樓。譚俊榮又高度讚揚黃華華在任期間,為推動粵澳合作作出重大貢獻,並對他致以衷心謝意。

實際上,黃華華近年對粵港澳合作,予以全力推動。而且,還在農歷元宵節期間,親到港澳拜年,更為密切了粵港澳關係。不過,也有不同看法,如香港電台就引述學者的分析說,黃華華任內的粵港合作並無很大的成績,相信他的接任人亦都一樣,不會因為要與香港合作,而犧牲廣東的利益。

為何香港人士的看法較為消極?看來,這與黃華華剛出任廣東省長時,粵港合作不太暢順,甚至傳說因為廣東省的經濟總量已超越香港特區,及廣東省本身已經「毛長翼大」,不再將香港商人投資看在眼內,因而留下了陰影有關。

但自從內地分別與港澳簽署了「CEPA」協議,及國務院頒發《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尤其是汪洋調來廣東任省委書記才幾天,就強調必須搞好粵港澳合作,並由省委、省政府推出一系列相關文件後,黃華華是積極推動粵港澳合作的,並充分發揮主導權,先後推動擬制並達成《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和《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並向中央爭取到在深圳前海和珠海橫琴獲得類似「自由貿易區」的優惠政策。這就顯示,這是中央授意所為。實際上,當時就有傳說,汪洋到廣東履新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就向他面授錦囊,一是推動思想解放活動,二是堅持科學發展觀,三是粵港澳合作。因此,才有汪洋履任後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推動「繼續解放思想」,珠三角「騰籠換鳥」,及掀起粵港澳合作新高潮。

粵港澳合作既然是中央的既定方針政策,那麼,無論黃華華的接任者是誰,都將會繼續執行,不得有一絲毫的偏差。其實,從過往的新聞資料看,朱小丹是力推粵港澳合作的,他在任廣東省委統戰部長時,就曾以省政協副主席的身份,與港澳委員座談,暢談推動粵港澳合作。而在此時,就正是香港盛傳粵港合作並不暢順之時。

何況,朱小丹在任廣州市委書記時,就有「民生書記」的美譽。而民生,正是粵港澳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而在去年五月舉行的廣東省港澳工作會議上,朱小丹也總結了廣東在推動粵港澳合作的探索實踐中形成的主要做法:一是服從大局,先行先試;二是認準方向,堅持不懈;三是平等協商,相互尊重;四是互利互惠,合作共贏;五是先易後難,逐步推進。從合作需求強烈而又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入手,不斷凝聚共識,爭取各方支持,克服困難,不斷拓展粵港澳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這是頗為實事求是和積極進取的結論。

相信,繼中共「十六大」、「十七大」的報告強調內地與港澳的合作之後,「十八大」報告也將進一步闡述。再加上國家「十二五」規劃也強調了內地尤其是廣東與港澳的合作,這是作為執政黨和國家的政策,朱小丹是必定會全力以赴的。